分享

78岁老人坦言:请过保姆去过养老院,才明白晚年最好的归宿在哪里

 茂林之家 2022-10-10 发布于湖南

人一生下来就有一个固定的尽头——死亡,因此衰老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经历。

有的人的老年生活过得非常精彩,孩子常来探望自己,子孙满堂各个活得有出息,自己在家中享受着天伦之乐。

但有的老人却面临着子女嫌弃,缺少社会保障的凄惨生活。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逐渐成了社会的热点话题,到底是“将老人接到子女家中生活”还是“将老人送到养老院生活”成了人们始终争论的问题。

人到中年的子女一方面要面对工作上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面对供养家的问题。

如果父母到孩子家生活就会在无形中给他们增添另一份负担,因此一部分人会劝说自己的父母到养老院生活,但养老院的生活又不如老人在家生活自在。

一位78岁的老人就曾向外界坦言过,自己既去过养老院也在家中请过保姆,到最后才真正明白自己晚年最好的归宿在哪里。

这位老人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老年生活呢?他所说的最好的归宿到底又是哪里呢?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下吧!

01 朱汉的前半生

在安徽省蚌埠市的小村庄中,一户农民迎来了自家最小的儿子,他就是今天要讲述的主人公——朱汉。

那时候村子里没有一户富裕人家,但大家在互帮互助下把日子过了下去,因为家中缺少粮食朱汉的母亲很早就断了奶,朱汉就是吃着“百家”奶长大的孩子。

在成长过程中,饿肚子对于朱汉来说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他也因为饥饿常常半夜起身找水来喝,用水充饥。

在村子里读小学时,班上的老师是一位下乡的知青,老师向他们描绘了一番外面的世界,朱汉也就此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

与那些初中毕业便辍学回家务农的同学不一样,朱汉在父母的支持下进入了村镇的高中学习。

高中三年的学习,让朱汉产生了外出打工的想法,他不想再在土地上,一代又一代“脸朝黄土背朝天”。

他要改变家族的历史!因此,在高中那几年朱汉通过帮同学跑腿、在村子做小生意渐渐地积累了一小笔“财富”。

高考那年因为特殊原因,朱汉并没有参加到高考,但他并没有因此灰心,他向父母承诺道:“我要进城打工,你们放心不用担心我,我一定会在外面干出一番事业来的!”

但一生都待在土地上的父母非常担心朱汉的选择,因此将朱汉要进城打工的消息告诉了邻里好友。

他们都笑着宽慰朱家父母说:“你看小朱高中做的那些生意,你也能看出来他是一个精明的人,进城打工对他来说是一条好路。”

进城之后的朱汉跟随着同乡的亲戚进到了一家砂石场上班,每天的任务就是铲沙子每天赚将近三块钱,一个月下来就是八十元。

在那个年代,一个月赚80元已经不算少了,后来砂石场倒闭,朱汉又在城市的人力劳务市场找到了另一个工作。

这份工作让他认识了那个跟他携手余生的人,两人生下孩子以后,朱汉便带着自己手上的积蓄回到了家乡县城,在县城买了一套专属于自己的房子。

朱汉也借着在城市务工学来的本领,在县城租下了一家铺子,开始做起了自己的生意。

他的前半生都在勤勤恳恳地为着家人付出,看着儿子一点一点地长大,让他感到非常的感动。

没有参加高考是朱汉心中最大的遗憾,因此他非常上心于孩子的学习。

朱汉对儿子说过最多的话便是:“好好读书,给你老子脸上争光!”

朱汉的儿子也算争气,考上了城里的高中,大学毕业之后便在城里找到了工作,几年过去便在城里扎下了根。

02 老人眼中的养老院

2004年,朱汉退休。他和妻子商量着一起上城看望孙子,儿子除了带着两个人逛了逛还带两位老人去医院做了身体检查。

经过全面的身体检查,朱汉的身体还算健朗,但妻子的身体状况却不容乐观,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两位老人就像被泼了冷水一般。

朱汉正计划着卖掉县城的铺子回到乡下,落叶归根,但妻子的治疗一刻都不能耽误。

为了不耽误儿子工作,朱汉常对打电话来的儿子说:“不要紧的,你先忙你工作吧,你妈这里还有我。”

经过半年的治疗,妻子最终还是比他先走了一步,在妻子的后事准备中,儿子一家人都叫他不要回去了就留在城里住。

但几十年至深的感情,人就这样走了,这让朱大爷感到非常的悲伤,县城有二人一起生活的痕迹但城市没有。

因此朱汉拒绝了儿子的提议,执意要一人回到县城生活。

当地社区为了关心像朱汉这样的独居老人,每周都会派遣几名志愿者上门陪伴这些老人。

老伴一走,他一天的生活除了看电视也就只有外出散步,身边没有一个可以陪伴说话的人让朱大爷感到非常孤独。

因此朱大爷趁着志愿者上门的时间,向他们打听了县城的养老院情况,因为他常在地方台看到本县养老院的广告。

如果养老院有宽敞的庭院供老人闲聊下棋,有舒适的居住环境那么他愿意进养老院生活。

志愿者与他闲聊道:“您是我见到的头一个主动想了解养老院的老人,我认识的很多老人之所以选择独居就是不愿意进养老院。”

“就是就是,隔壁那个黄阿姨,她的儿子常常打电话劝说她去养老院生活。”

朱大爷笑着说:“她儿子我知道,她一个人把儿子带大,儿子担心她年老没办法正常生活。”

志愿者娴熟地找到朱大爷家的温水壶,往朱大爷的杯子里倒了些许水,顺嘴说着:“我听黄阿姨说的话,感觉像是她儿子一直在强迫她去似的,朱大爷您要去看的话,那我们就送您去吧。”

一个星期之后,志愿者们如期来到了朱大爷家,站在小区门口的朱大爷手上正端着冒热气的茶水。

此时的朱大爷对养老院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头一个星期他已经给儿子说了自己打算去养老院体验一个星期的打算。

儿子非常支持朱大爷的选择,因为他的工作已经进入上升期,目前把老人接到身边来住已经不太现实。

儿子回到老家之后便主动联系到了当地养老院,并且交了钱,看了看老爸之后便立马赶回到了城市。

但养老院的生活却与朱大爷想象的有着极为强烈的反差,不小的养老院整体看起来虽然不脏,但周边却总是充斥着一股浓烈的“老人味”。

没有清理干净的大小便和呕吐物的味道充斥在养老院中,就在不远处有好几个护工在照顾着那些坐在轮椅上行动不便的老人。

护工们就像机器人一般,机械地照料着老人们的衣食住行,她们几乎很少与那些上了年龄的老人交流。

在养老院的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朱大爷来到了属于自己房间,像学校宿舍一样养老院的房间也是有好几个老人一起居住生活。

仅仅三十平方米的空间却居住着四个人,这个“寝室”甚至都没有他自己的房间大。

宿舍的窗户是开着的,但窗户外面修着如铁笼一般的栅栏,寝室的电视也看得出来很多年没有维修过了,因此信号总是断断续续的。

当朱大爷收拾好自己床铺之后,笑着跟周围人打招呼,但他们似乎就像没有看见朱大爷存在似的,一打听才知道有一个老人耳朵听不见。

压抑的氛围让朱大爷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他随即便打算去养老院的活动中心转转,已经过了午睡的时间,活动中心的人还是很少,只有零星的几个人在一旁的沙发上睡着。

大部分老人的精神状态看起来非常地低迷,这让原本期待着能够结交到几个“知心棋友”的朱大爷感到非常地失落。

养老院的餐食对于朱大爷来说也是非常的倒胃口,为了保证老人们每一口都能吃到必需的蔬菜,养老院的食堂往往采取大锅烩的方式。

花菜、菠菜、南瓜等易煮熟的食物被捣成了烂泥,朱大爷向记者表示说:“我当时看到这些饭菜的时候,就觉得还是我自己一个人在家做的饭菜好吃。”

没有食欲的朱大爷便回到寝室,从包里拿出了自己准备的一些小零食,后来与儿子看再见面的时候朱大爷看起来消瘦了许多。

他的儿子生气地找到了养老院的负责人,质问说:“我爸来这里是为了感受幸福的老年生活,但事实上你们养老院又是什么情况呢?他来的时候面色红润,可现在看起来就像病了一样。”

生活一段时间后,朱大爷还是没有办法忍受养老院的环境,最终回到了县城自己的家里。

朱大爷的儿子担心他,便又再一次询问朱大爷道:“您年龄上来了,我还是不太放心,要不你还是搬到城里来住吧。”

“你工作忙,我是知道的,我现在好胳膊好腿还能自己照顾自己!”

拗不过父亲的儿子最终向父亲妥协了一步,他计划着给爸爸找一个保姆负责打扫家中卫生和洗衣做饭。

03 奇怪的保姆

朱大爷又重新回到了独居的状态,每天睡到六七点钟便会醒来,洗漱完吃完早饭朱大爷就会出去溜达。早上九点便会回家,准时坐在沙发上收看电视节目。

在听了儿子找保姆的建议之后,朱大爷仔细考虑了一番最终还是同意了儿子的建议,毕竟有一个保姆在他还可以找一个人聊聊天。

儿子便带着父亲在县里的家政市场找到了一位看起来朴实、性格看起来比较稳重的人。

在中介的协商下双方签订下了劳务合同,保姆一个月的工资4000元,她需要做的工作就只有照顾好老人的起居饮食。

与那种按照固定时间上班的保姆不同,这一位保姆是长期住在朱大爷家的。

起初,朱大爷并不习惯自家来了一个陌生人同他一起居住生活,但他在心中安慰自己说时间久了就不会那么别扭了。

保姆提着自己的一大袋生活用品,住进了朱大爷安排的房间,口袋一放下她立马便拿起扫帚开始打扫起了整个屋子。

朱大爷非常满意她的工作态度,时不时便问她一些家长里短的事,可是由于保姆性子沉默所以她几乎很少回朱大爷的话。

半年之后,朱大爷发现这位保姆的工作做得越来越马虎,她不会再主动地打扫屋子的地面,每天做的饭菜花样也逐渐减少,朱大爷给她的买菜的钱她都能省则省,然后把剩下的钱藏进自己的包里。

朱大爷虽然老了,但是不傻,因此他没和儿子商量便辞退了那位保姆。

“你不用干了,每个月4000块的工资管够了吧?但你看看你一天都做的是什么工作!”

听到朱大爷呵斥的保姆连忙恳求到朱大爷不要将她赶走,她绞尽脑汁编出了一个极其悲惨的故事,企图想让朱大爷心软继续把她留下来。

但朱大爷并没有这么做,她最终打包好自己的行李离开了朱大爷的家。

儿子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便打算帮朱大爷继续找保姆,朱大爷并不同意。

碰巧有一天朱大爷遇上了以前邻居家的女儿曼曼,跟她闲聊几句之后才知道,她已经失业了最近在为生计犯愁。

朱大爷和他们一家的关系非常要好,因此朱大爷问她道:“你来我家当保姆,我一月给你开4000工资,你愿意不?”

曼曼感到十分惊喜,立马答应了这项差事,与住家保姆不同,她只在固定的时间到朱大爷家工作。

看着曼曼每天带着笑脸走进家里的时候,朱大爷感到非常的高兴,他已经很久没这样和别人聊天了。

曼曼虽然不是专业的保姆,但打扫煮饭这些事情还是做得非常好,加上朱大爷从小看着她长大,因此对曼曼并没有设防。

能说会道的曼曼每天都能把朱大爷逗得大笑起来,“孤独”二字似乎彻底离开了朱大爷的生活。

几个月过去,曼曼开始对朱大爷的养老金动起了歪心思,她觉得她跟朱大爷的关系已经宛如亲生父女那般,因此她开始尝试着买菜不拿发票给朱大爷,将剩下的钱都揣进了自己的裤包里。

朱大爷起初并没有怀疑她,但后来发现曼曼每次找回来的钱都比之前少,他就随口问道:“我看这零钱感觉那家菜市场好像并不便宜啊,怎么回事呀曼曼,你是不是被那里的老板骗了。”

曼曼略显慌张地解释了几句,朱大爷便摆了摆手表示理解,但还是打算去一探究竟。

他悄悄跟着她之后才发现了曼曼说的一切都是谎话。

“我知道她家里有难处,我们两家又认识那么久,拿几百块也没什么大事,哎。”

曼曼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便哭着向朱大爷解释道:“家里实在需要钱,大爷求求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心软的朱大爷还是给了曼曼一次机会,但才刚刚过了几周,他又发现了曼曼的脏手伸向了自己的养老金。

1000块钱的不翼而飞,朱大爷将事情告诉了儿子,报警之后儿子生气地对他说:“不能因为是熟人就包庇她,她偷得可是你的养老金啊。”

经过这一段时间,朱大爷认识到了自己晚年最好的归宿还是儿子家,自己便主动提议收拾好自己的行囊便跟着儿子一起到了城里。

04 天伦之乐

为什么朱大爷会主动提出跟着儿子一起回到城里生活呢?我们不妨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养老院的生活让朱大爷认识到了,养老院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一般,缺少自由的感觉让他感到非常的不适。

二、请的两位保姆工作效果都非常不尽如人意,因为不是血脉至亲的家人因此双方始终缺少交流,让原本就觉得孤独的朱大爷感到更加的孤独。

三、儿子一家都生活在城市里,他可以帮儿子儿媳送孙子读书,还能有人陪伴着说话,所以才说最好的归宿是家。

在儿子家的朱大爷生活得非常开心,热爱干净卫生的他常常帮助儿媳一起打扫卫生,一家人很快就适应了爷爷的到来。

城市里玩得也多,他常常早起出去遛弯,因此还结交了许多会下象棋的棋友。

每天晚上吃饭时,一家人就围坐在餐桌前,好不热闹。

老人是最需要我们陪伴的群体,那是我们的本分,俗话说“我养你小,你养我老”,身为他人子女的我们更是要懂得陪伴父母的这个道理。

如何让老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信源

1. 东岳论丛《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

2. 贵州电视台《“毒保姆”事件屡有发生,“涉老”家政困局:服务费难退 保姆随时撂挑子》

3. 深度采访《78岁朱老先生谈老年人归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