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京临阵换将,“狠角色”苏洛维金能扭转战局吗?

 James5291 2022-10-10 发布于北京

2017年12月28日,时任俄罗斯空天军司令的谢尔盖·苏洛维金上将获普京总统亲自颁发“俄罗斯联邦英雄”勋章。

2017年12月28日,时任俄罗斯空天军司令的谢尔盖·苏洛维金上将获普京总统亲自颁发“俄罗斯联邦英雄”勋章。

直新闻俄罗斯国防部周六宣布,现任空天军司令谢尔盖·苏洛维金大将将出任俄军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这也是俄军近期一系列人事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您怎么看待俄军再次临阵换帅?

特约评论员 吴蔚:中国有句古话: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这句话描述的其实是战前临时撤换高级军事将领,将对军心产生动摇,因此兵书里往往不推荐主公这么干。但这句话没能描述的另一种情况却是,战事久拖不决以致军心动摇,那么阵前换帅往往能起到提振士气、扭转局面的效果。

人类现代军事史有这样两句经典名言,第一句是“战争是检验军事将领成色的试金石”;第二句话则是斯大林在二战时说的,当时的苏军面对德军凶猛的进攻节节败退,有人提议撤换前线将领,斯大林却说:“先生们,我手里只有这些将军了,我能做的就是与他们好好合作,共渡难关。”听完这两句话,我想大家能够更精准全面地看待俄军的一系列人事调整,它当然包含了“以成败论英雄”与“维系军内最大公约数”这两个重大因素。

苏洛维金大将的披挂上阵无疑是具有标志性的。据说,普京是在70岁生日那天拨通了苏洛维金的电话,亲自告知了这则人事任命。这项任命一经公布,在俄军内获得了广泛支持。就连卡德罗夫与斯特列科夫这些“刺儿头”也都罕见地表达了赞许之情。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西方媒体的一片口诛笔伐。美国华盛顿邮报周六发布了一篇文章,题为《克里姆林宫将战争失败归咎于军事指挥官》,两位俄裔撰稿人在这篇文章里急于论述“俄军已经事实上战败,一系列换将举措只不过是克里姆林宫的遮羞布”。路透社的文章则更加赤裸裸一些,指名道姓地将苏洛维金称为所谓“臭名昭著的屠夫”。西方媒体不愿承认的一点是,俄军在东乌的表现其实完全符合军事逻辑。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个人认为,就算是让艾森豪威尔与蒙哥马利亲自去率领这十几万俄军,恐怕也很难在举国动员的五十多万乌军面前讨到什么便宜。

那么现年55岁的苏洛维金大将成色如何呢?不妨看看他的传奇履历。他从鄂木斯克高等军事指挥学校毕业之后走向的第一个战场是阿富汗战争。1991年俄罗斯爆发“八月政变”,苏洛维金是俄军精锐“塔曼师”的一名营长。他奉命率部开入莫斯科市区维持秩序,事后还因此上了军事法庭。被监禁七个月后,针对他的指控被推翻,叶利钦总统甚至还不计前嫌地提拔他为少校。随后几年,他先后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深造,2004年,他作为第42近卫摩步师师长率部进入车臣作战。2008年他出任陆军司令员。后来他还奉普京之命领导组建了俄罗斯军事警察部队,重组了俄军军事检察部门。2017年,他作为俄军驻叙利亚部队最高长官成功扭转了叙利亚的战局,获得了普京亲自颁发的“俄罗斯联邦英雄”奖章。同年年底,他接替邦达列夫上将出任俄罗斯空天军总司令。

那么苏洛维金在此次俄乌冲突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在他的指挥下,俄军南方集团军群从克里米亚半岛北上,西取赫尔松、东讨梅利托波尔、别尔江斯克,与顿涅茨克方面军会师马里乌波尔,彻底打通了亚速海走廊。可以说,这也是俄军此次特别军事行动中进展最快、战果最好的一路。

现在,作为普京格外器重的年轻大将,苏洛维金从德沃尔尼科夫手中接过了指挥棒。我想,亲历俄乌冲突战局演变的他一定明白当下最关键的任务无疑就是:守住战线,熬过这个冬天。

爆炸巨大的破坏力摧毁了公路一侧桥面,并引燃了铁路桥上“恰好”途径的货运列车。

爆炸巨大的破坏力摧毁了公路一侧桥面,并引燃了铁路桥上“恰好”途径的货运列车。

直新闻周六凌晨遇袭的克里米亚大桥经过紧急维护已于次日恢复通车。俄罗斯总统普京也签署行政命令,要求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牵头加强大桥的安保措施。你对这次炸桥事件有何观察,哪些细节值得关注呢?

特约评论员 吴蔚:克里米亚大桥横跨刻赤海峡,总长度19公里,分为铁路、公路两座桥梁。它的落成通车让克里米亚与俄罗斯本土的塔曼半岛相连接,不再是所谓的“俄罗斯飞地”。要知道,在今年这场俄军所谓的“特别军事行动”打通亚速海走廊之前,克里米亚大桥确实拥有不可替代性,它的战略价值是非凡的。如果大家还有印象,大桥在2018年通车的时候,普京总统亲自驾驶一辆卡车由此驶入克里米亚,这个项目的开工建设是他亲自拍板决定的。

既然这条战略通道如此重要,俄罗斯自然会倾注许多资源保护起来。我当年还专门跑去查看了一下卫星照片,我在大桥的两岸先后发现了防空导弹阵地、反舰导弹阵地、反登陆预设阵地等等,确实如俄罗斯当局宣传的那样“里三层外三层”。但这座看似固若金汤的战略生命线还是掉了链子,一声巨响过后,公路桥面出现三段断裂,铁路桥上一列驶往克里米亚的货运列车燃起熊熊大火。

大家不免要问,发生什么了?

毫不意外的,乌克兰当局的情报部门施施然出来“认领”了这起爆炸案。这也让此前传得神乎其神的“导弹袭击论”、“空袭论”不攻自破。其实算一笔军事账也能看出,乌军很难够得着这座身处纵深的大桥。一来乌军缺乏射程足够的战术导弹,他们的“圆点”导弹既够不着、精度也差点意思;二来乌军的空军部队现在也缺乏足够的技术力量去实施这种“绕后奇袭”,他们要真想试一试大概率会被俄军常驻塞瓦斯托波尔的S300防空导弹部队拦住。所以,综合多方资讯,我倾向于认为这是一起由人员驾驶满载爆炸品卡车执行的自杀式袭击。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这可能只是俄罗斯方面的一次“安全生产事故”,但有些巧合让这个推测难以成立。首先,这起爆炸案发生的时间恰好在普京总统70大寿的次日凌晨,我留意到有疑似北约网军在互联网平台发布文宣产品,宣称这是所谓“给弗拉基米尔的生日礼物”;其次,这辆货车的起爆时机非常刻意,恰好有一列货车从旁边的铁路桥上驶过。请注意,我留到这是一列液体、固体混合编组的货车,前面几节运载的是液化石油气,后面几节是标准的矿石类车厢。袭击者显然是希望借由爆炸巨大的冲击波与高温引燃前面这几节车厢,事实上他做到了。

这会是巧合吗?或许是吧。但当一切巧合集中出现的时候,巧合便不是巧合,是人为设计的筹谋。我合理推测,乌克兰情报部门掌握了这列火车途径大桥的准确时间,设计了一个数学上经典的“相遇问题”,想借用一次爆炸摧毁公路与铁路两座桥梁,彻底斩断这条俄罗斯的战略通道。

俄罗斯很快恢复公路桥的部分通行功能,据俄媒报道铁路桥也已经恢复通车。

俄罗斯很快恢复公路桥的部分通行功能,据俄媒报道铁路桥也已经恢复通车。

直新闻尽管袭击未能造成最大破坏,但还是让俄罗斯方面惊出了一身冷汗。您认为克里米亚大桥遇袭折射了俄乌双方怎样的博弈,俄乌冲突会因此全面升级吗?

特约评论员 吴蔚:克里米亚大桥今天已经恢复通车了,但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叫部分通车。外侧车道的三段桥面已经彻底损毁,只能使用内侧车道勉强通车,行车效率自然有所下降。铁路桥虽然看似并无大碍,但考虑到钢结构桥体曾经过火,我想列车通行时恐怕得降速行使。考虑到克里米亚大桥是一座钢结构混凝土大桥,在设计的时候大量使用了模块化技术,每一个桥段都由预制件构成,所以不排除俄罗斯方面在某地预留了一些预制件,想要修复起来倒也不困难。事实上我认为,要想全面恢复这座大桥的功能,一次全面检修是很有必要的。

但无论如何,克里米亚大桥的遇袭还是给莫斯科敲响了警钟。残酷的现实再一次提醒普京,俄乌冲突绝不是用所谓“特别军事行动”就能描述的“茶杯里的风暴”,这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战争,它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前线与后方的界线会变得模糊,理论上讲,没有什么地方是真正安全的。

当俄罗斯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攻击包括乌克兰首都基辅在内的一系列“后方”时,乌克兰方面何尝不想有所回击呢?事实上乌军也做过类似尝试,比如说使用“圆点”战术弹道导弹攻击俄罗斯的边境城市别尔哥罗德、顿河畔罗斯托夫,用无人机攻击塞瓦斯托波尔,派遣情报人员破坏俄罗斯国内的桥梁设施、油库、发电站。但乌军的这些打击手段始终无法向俄罗斯的纵深方向发展,这源于俄乌双方在战略武器方面的严重不对称。这也是为什么当北约放出话要向乌克兰提供射程更远的战术弹道导弹时,莫斯科方面的反应会那么大。所谓战略武器,是因为它真的能够造成战略方面的压力,影响战略全局。

乌克兰方面袭击克里米亚大桥确实是一次标志性的“战略性打击”,先不论它使用的工具是否真的属于战略武器,但它造成的结果确实造成战略影响,俄罗斯必然会作出相应的战略回应。它与北溪管线遇袭的前后脚发生,再一次提醒全世界,俄乌冲突绝不仅仅是一场冲突而已,它的烈度在持续升级,它的张力在持续外溢,它裹挟的力量正越发不可控。我也奉劝国际社会不要妄图使用“冲突”这种词汇去选择性无视这场战争的危害性,只有正视这场正在发生的战争,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凝聚起反战共识,让“降级机制”、“终战方案”成为台面上的可选项。

作者丨吴蔚,直新闻高级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刘立平,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