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故事:讳莫如深

 国学岛主 2022-10-10

成语释义

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近义词:秘而不宣、守口如瓶、不可告人

反义词:直言不讳、和盘托出、毋庸讳言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鲁庄公非常宠爱妃子孟任,孟任生下一个儿子叫公子般,庄公一心想让公子般继承皇位。但公子般不是嫡长子,不能继位,加之鲁国当时的规矩是,无长子继承,王位就可以传位君主的弟弟。于是庄公找来弟弟姬叔牙并试探他,叔牙和庆父沆瀣一气说道:“由庆父来继承君位,您有什么可担心的?”

庄公听了叔牙的话,心里失望,又请来另一位兄弟季友,正直的季友知道叔牙、庆父狼狈为奸, 表示会尽全力支持公子斑继任。庄公听了,这才放心。

庄公去世后,季友设计毒死了叔牙,辅佐公子般登位代行国事。这种作法引起庆父不服,于是派人将公子般杀害,季友得知消息,知道是庆父一定不会放过自己,就逃到陈国去避难。

庄公的妻子哀姜一直未生子,与庆父私通。见公子斑已死,怂恿庆父继位。但庆父考虑到庄公的庶子公子申和公子启都在,自己继位还不是时候。由于公子申年长,很难控制他,公子启年仅八岁,所以最后立公子启为国君。即鲁闵公。

不到两年,庆父又杀了闵公,准备自己当国君。人们见他杀了两个国君,太残暴,纷纷起来反对。逃到陈国的季友乘机号召鲁国人民杀死庆父,庆父吓得逃往齐国。季友回国后,立庄公另一个儿子公子申为国君,即鲁僖公。后来,庆父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得自杀。

孔子在《春秋》记载这段历史时,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庄公死的那年,公子斑死去,庆父到齐国去,但并没有明记其事,事实上庆父是逃往莒国的。

后来,阐释《春秋》的《谷梁传》在评论这件事说:“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意思是孔子认为这段历史是鲁国的重大丑闻,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需要避讳的了。这充分表达出孔子用沉重悲痛的心看待这场国家悲剧。所以孔子没有将这段历史写进《春秋》,人们说他是“讳莫如深”,比喻将事情隐瞒得非常严密,不为外人所知,而不专指国家大事。

造句举例

对于厂里的漏毒气那事件,厂方一直讳莫如深,不愿接受采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