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盗墓笔记》都是坑,《鬼吹灯》中有什么漏洞吗?

 北梦木兮r5jdls 2022-10-10 发布于天津

在盗墓小说中,《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的名声最大。《盗墓笔记》最为人诟病的是挖坑不填,里面有着各种bug,可谓大坑套小坑,小坑套老坑,坑中还有水,水中还有钉。《鬼吹灯》的故事就要优秀很多了,各种伏笔都交待了,一切都自圆其说。

那么,《鬼吹灯》里面有没有bug呢?可以肯定地说,《鬼吹灯》是有bug的。应该这么说,没有一本小说是没有bug的,网络小说不说,武侠宗师金庸先生的作品中也是有很多bug的,四大名著也是有bug的。

《鬼吹灯》中的bug

1、胡八一的插队时间

在《精绝古城》之卷中,胡八一十八岁时前去岗岗营子插队。不过,胡八一的插队时间并不长,只有多半年的时间,在1969年春节探亲之时他就去当了兵。从这里来看的话,老胡插队的时候是在1968年春夏左右,当兵是在1969年。

到了《黄皮子坟》中,时间就有错误了。在这里说的是,1969年秋天的时候老胡响应号召去插队的。也就是时间往后错了一年,这是一个时间的bug。

在这里究竟是1968年,还是1969年?很明显是1968年是合理的。第一是老胡1968年插队,1969年当兵,他当了十年兵,到1979年越 战因为违反纪律而退伍,这样时间是合理的。第二是老胡和胖子离开草原的那年冬天,百眼窟发生了残酷的“白灾”,丁思甜身死,要知道天下霸唱所有的小说都是有联系的,《摸金玦》之中的白灾事件就是1968年。

2、鱼香肉丝的价格

老胡退伍后,得了三千多块钱的复员费。当时,老胡去饭馆吃了一顿饭,一盘鱼香肉丝竟然要六块钱的高价,服务员给他推荐油焖大虾,他是死活不要,被一阵嘟囔。

六块钱贵吗?现在一份鱼香肉丝最便宜不得12元,但是在这里是1979年,确实是贵的。80年代之时,全聚德的招牌烤鸭是八块到十块,木须肉0.95元,辣子鸡2.6元,香辣鸡丁3.35元,软炸大虾4.8元,红烧海参5.2元。也就是说老胡吃不起的大虾也不到5块钱,六块钱的鱼香肉丝更是高了。

其实,这里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在网上一直流传《鬼吹灯》不是天下霸唱写的,而这个错误的细节恰恰证明了是天下霸唱写的。因为六块钱的鱼香肉丝的价格,是天下霸唱童年之时的价格,他不知道80年代的物价,就用了自己所知的物价。这就好比《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不管走到哪里,都吃青菜豆腐,因为吴承恩也没去过印度,只能让唐僧吃自己熟悉的江淮一带的美食。

3、摸金符的数量

摸金符是摸金校尉的资格证,只有佩戴正宗的摸金符才算摸金校尉。

正宗摸金符是后汉时期的古物。只不过摸金符到底是九枚还是十枚,是一个bug。《巫峡棺山》中有说过,明朝永乐年间毁去了七枚摸金符,世上只剩下了三枚,也就是共有十枚摸金符。同样是《巫峡棺山》之中,也说过观山太保设诡计毁了六枚摸金符,只剩三枚摸金符下落不明,也就是世上共有九枚摸金符。还是《巫峡棺山》之中说过,发丘摸金是一脉,发丘天官持有发丘印,摸金校尉有摸金古符,共有九符一印,这里也是九枚摸金符。

这里应该是笔误,摸金符有九枚两次,应该共有九枚,一印统九符。

4、摸金校尉的数量

摸金校尉只有佩戴正宗摸金符才算摸金校尉,那么世上最多只有九位摸金校尉了。到了明朝之后,世上只余三枚摸金符,也就是最多只有三人了。

在《龙岭迷窟》之中,鹧鸪哨前去寻访摸金校尉了尘大师。在当时有表述过,当时天下大乱,发丘、卸岭早在多少朝代之前就不存在了,做摸金校尉的人也不多了,全国都不超过十位

这时真的有那么多摸金校尉吗?清末之时张三爷一人带三枚摸金符,又分传了尘、金算盘、铁磨头。当鹧鸪哨去寻找了尘大师时,他已经挂符不再摸金了,而铁磨头也早已身死,那么只有金算盘一个摸金校尉了。事实上呢,金算盘也早就死在了龙岭迷窟。不过这件事并没有人知道,了尘临死前还曾让鹧鸪哨去找金算盘学分金定穴之术。

其实,这里不算大bug。当时金算盘和了尘大师都被人认为是摸金校尉,两人也没超过十个。了尘大师也说过学得摸金校尉的手段,顶多算半个摸金校尉,只有戴了摸金符才算正宗的摸金校尉。此时还真有不带摸金符摸金的人,他就是金算盘的徒弟打神鞭杨方。

杨方出自于《傩神:崔老道和打神鞭杨方》。当年金算盘行走于黄河两岸之时,收留杨方为徒,把全身本领都传给了他。不过由于金算盘死在了龙岭迷窟,杨方就没得到摸金符。再者,金算盘虽然武艺不行,杨方却是可以媲美鹧鸪哨的高手,不带摸金符只凭手中打神鞭四处倒斗。后来,杨方还收了瞎老义为徒。

5、卸岭力士的毁灭时间

卸岭力士就是绿林群盗,最早起于汉末解散的赤眉军。平时卸岭力士就是啸聚山林,有大斗的时候,魁首传下甲牌,聚起群盗一起倒斗。

在《龙岭迷窟》中说了,卸岭力士早已不知在多少朝代之前就不存在了。事实上呢,《怒晴湘西》中,在民国还有最后一任卸岭魁首陈玉楼,因为他去云南倒斗瞎了一双眼睛,卸岭才彻底瓦解了。

同样的,这里也不算大bug。明朝观山太保为明朝修建皇陵之时,出计抑制四大门派,防止他们倒斗,对付卸岭力士的计策就是派大队官员加以剿灭,彻底斩草除根。虽然卸岭屡剿不止,但是确实起到了效果,卸岭力士大衰。

直到清末之时,卸岭力士还是衰退的局面。在《怒晴湘西》中也描述过这种局面,卸岭在前几代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后来陈玉楼出现,重新收集了卸岭的手段并加以改进,又发了不少古冢,才算是中兴了卸岭力士。可以这么理解,明朝之后,陈玉楼之前的常胜山已经不倒斗了,只是绿林群盗。

6、搬山道人出现的时间

搬山道人就是扎格拉玛族的后人,因为身中鬼洞诅咒,世代都在寻找雮尘珠。

在《龙岭迷窟》之中,描述了搬山道人正式成立的时间。当年雮尘珠流落到中原,被商王武丁所得,并铸青铜鼎刻铭文纪念。扎格拉玛族为了破解诅咒世代都在想办法,但直到宋朝之时才在黄河下游的淤泥中发现了青铜鼎,他们发现了上面记载的雮尘珠,通过占卜得知使用雮尘珠祭祀鬼洞就可以破除诅咒。扎格拉玛族的人认为雮尘珠最可能在王室的地宫之中,自此他们开始了倒斗寻找雮尘珠,并成为四大门派之一的搬山道人。

那么,搬山道人就是宋朝得知雮尘珠下落,正式形成的。只是,搬山道人形成得这么晚吗,这么晚才知道雮尘珠的下落吗?在《怒晴湘西》中,鹧鸪哨说过早在汉代,搬山道人就已为寻找雮尘珠穷尽了心智。这一句话就让搬山道人的形成时间早了两千年,而且他们在两千年前就已经知道了雮尘珠可以破解鬼洞诅咒。

搬山道人到底是如何知道雮尘珠的?这个时间可能会更早,当初扎格拉玛族发现鬼洞之时,部落的大祭司得知东方有一枚玉石眼球可以看清鬼洞真相,就让人仿制了一枚。在这里已经有出现过雮尘珠了,后世他们中了诅咒去了东方,可能已经开始寻找真正的雮尘珠了。

这就是《鬼吹灯》中的一些小bug。此外,还有个小问题。雮尘珠究竟有多大?根据书中来看的话,不像太小,但献王含在嘴里又不会太大。

其实,总的来说,《鬼吹灯》的故事是很圆满的,基本没有大bug。至少不会像《盗墓笔记》那样找bug一大堆,坑坑连着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