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汽车】狙击特斯拉,又多了一个“国家队”的身影

 快看车市 2022-10-10 发布于天津
“围攻特斯拉”,也许正成为,当下,乃至未来几年各大新能源车企的共识。
数据显示,特斯拉9月交付量超8.3万辆。其中,交付国内的新车数量达到了52153辆,国内月销量同比环比涨幅均超过300%。
面对这样的成绩表现,特斯拉身后的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们,个个都牟足了干劲。特别是前一段时间,国内电动车市场尤为热闹——小鹏G9、Ariya艾睿雅、零跑C01、理想L7/L8等车型的扎堆上市,令人大呼过瘾的同时,却也产生了新的思考:究竟谁能引领各大车企阻击特斯拉?
相比之下,我认为最直接与特斯拉交锋的当属:飞凡R7。除了因为采用与特斯拉Model Y相似的造型设计、价格之外,隐藏于飞凡R7内在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补能体系等, 更是让飞凡R7与Model Y之间,有了一战之力。

“我们最初从策略层面就定义好,它(飞凡R7)的核心竞争对手就是特斯拉Model Y,第一我们(飞凡与特斯拉)都来自于上海,另外,我们产品对标必须要瞄准头部精品,然后用差异化去打它。”飞凡汽车用户发展中心总经理刘晨在发布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1

有一说一,飞凡R7其实并不像其它新势力们自带话题,而且也算是造车大军中的“晚到者”。所以,既然是冲着Model Y,那么只能自带诚意了。
与特斯拉“削减成本”的座舱极简风不同,飞凡R7在座舱方面采用了恰到好处的“非繁”设计。
NAPPA 真皮一体化包覆、RISING MAX 的43英寸宽幅真彩三联屏、全球首发量产的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四屏联动之下,给予用户真正有效的视觉呈现。值得一提的是,这块43英寸宽幅真彩三联屏,还是目前中国品牌中尺寸最大的车载三联屏之一。也正因为如此,飞凡才喊出了智能座舱界“屏霸”的口号。
此外,飞凡R7还搭载了自研的RISING OS智舱交互系统,配备了当下单片算力业界最高、车圈最强大脑——高通骁龙8155芯片,通过“零思考”的直觉式交互设计,让车机操作更直观,操作界面可见即可点,语音助手可见即可说。

除了精雕细琢的智能座舱之外,飞凡R7的全融合智驾系统是飞凡汽车的宣传重点之一,也被认为是该车最大的亮点。

智能驾驶是特斯拉的强项,但国内消费者花费 6.4万元所购买到的“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功能却比较单一,只能获得交通和停车标志控制和自动驾驶导航等功能,而诸如识别信号灯、城市街道自动辅助驾驶等功能目前仍是“期货”,用户并不能享受到上述功能。
基于此,飞凡汽车在硬件、算力、算法的疯狂内卷。
飞凡R7搭载的RISING PILOT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拥有33个顶级高阶感知硬件,包括中国首发量产的Premium4D成像雷达,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及全球首发量产的LUMINAR 1550nm高规激光雷达。

而在算法层面,飞凡首创的Full Fusion全融合算法,通过与国内道路的适配,可以实现更符合国内路况的智驾策略。不仅能够对视觉、毫米波、激光雷达等独立的感知数据,进行后融合运算决策;还可以综合激光/毫米波+图像的前融合结果,进行全要素、全观测周期的融合对比,官方自信能够达到99.9999%的可靠度。

再加上英伟达Orin X芯片提供的高算力,飞凡R7不仅能够“看得清”,还能对感知数据“用得准”“算得好”。就这样,感知、融合、预测、决策、执行等一整套智驾逻辑,为飞凡R7的可持续进化、安全、完备的智驾体验,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全融合的算法,飞凡R7可在毫秒级内,完成感知、计算、决策、执行等一整套应急反应,远快于人类极限反应时间,为智能驾驶提供有利支撑。


飞凡汽车CE0吴冰表示,“飞凡智驾500人团队,经过了2年多时间,攻克了很多技术难关,通过全融合的算法,将顶级硬件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而且还有持续地成长和进化的可能。我们希望通过RISING PILOT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的发布,改变智能驾驶的游戏规则,真正让上汽的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产品力上,更懂中国消费者的飞凡R7展示出了非凡的实力,也因此刘晨称,R7为一台“六边形战士”。

2

2021年,特斯拉以销售936200台的成绩,再次夺得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第一,今年大概率要冲上150万台的销量。
眼看特斯拉一骑绝尘,年轻的中国品牌造车新势力还在频频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方式成为热搜常客。终于,由脱胎自上汽集团的飞凡汽车出手,扳回一城。
飞凡汽车CEO吴冰表示:“上汽飞凡里,上汽两个字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上汽的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再依托共创模式,可以快速地将技术转化成应用。上汽其实有太多前瞻的技术,需要飞凡这样的产品去承载和应用。”

据上汽公布的数据,“十三五”期间,企业在自主研发方面总投入接近600亿元。目前,上汽已建成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五大中心”,实现了技术底座的战略布局。

在持续多年的大手笔研发投入下,上汽在前瞻技术领域、产业链布局、生产制造经验积累以及供应商管理等方面积累非常深厚,这让飞凡R7从一诞生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是造车新势力企业难以比拟的。

背靠上汽,飞凡汽车却并不会被上汽“束缚”,飞凡汽车通过独立运作的模式,以更加扁平化、围绕用户建立的组织架构,可以第一时间倾听用户声音。公司10个部门,均直接向CEO吴冰汇报,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用户体验委员会与共创中心、工程中心快速反馈和迭代。

这么来看,飞凡汽车虽说脱胎于传统车企,但却还拥有新势力造车的冲劲与创新,而这赋予了其与特斯拉正面硬刚的底气和自信。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飞凡R7的补能网络。

为解决充电不够便利的难题,飞凡通过合作、自建充电桩,以及开辟专属充电服务区等多种模式,为用户带来更精准、全面、动态、实时的充电桩查询和导航规划服务。
截至目前,飞凡已在全国范围内布局114座品牌充电站,1000+座权益充电站,第三方充电桩数量已达到53万+。除了快充,飞凡还提供上门取车、充电车现场加电等一键加电服务,同时也支持换电。

此外,飞凡汽车还携手上海捷能智电租赁服务有限公司,全力推进“中石化、中石油”全国超过5万站点向兼具充/换电功能的综合能源服务站转型。据规划,2022年内将投建近40座综合服务能源站,预计2023年投建300家,2025年规模将近3000家。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强调,飞凡R7全系标配换电架构,以车电分离为商业模式,支持用户自由选择整车购买模式或电池租赁模式,直接减轻购车压力。
写在最后:
虽然电动车的销量快速增长是不争的事实,但目前电动汽车在整体汽车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仍然很小。所以,特斯拉也好,蔚小理也罢,在电动化竞争的下半场,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此时肩负着引领上汽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重任的飞凡R7强势入场,从产品形象,到智能化,再到补能体系,都带给我们十足的惊喜。

所以,请相信,从飞凡到非凡,只是时间的问题。


记者 | 安泽     编辑 | 十三叔

微信名:e汽车
新鲜资讯,内幕深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