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恋爱或是性爱,我们的灵魂永远渴望被爱

 粥莞 2022-10-10 发布于陕西

从上世纪初革命带来的一把火,到上世纪末作家笔下反映的社会生活,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作家作品都在揭露,批判,也反映两性间最私密也最普遍的问题——性爱。


鲁迅的婚姻也只是“陪着做了一世牺牲,完结四千年的旧账”。

郁达夫的大胆性描写也带着强烈的厌女情绪。

张爱玲才情了得也遇人不淑…

“池莉的《看麦娘》中表示对男性主宰世界的理性的怀疑。爱情这一曾经被许多女性视为生命中最宝贵的情感,一旦失去现代生活话语所赋予的玫瑰色的光环,就只剩下赤裸裸的欲望的猥琐。”


作家谈及的“曾经视为最宝贵的情感”,我才发觉并不是我们这个年代爱情才如此廉价和污浊,是年岁的增加与阅历磨灭了对爱的期许。

每个年代都有人相信并经历爱情。

只是爱总会给错人,错到让曾经相信爱情的人怀疑并觉得厌恶这种情感。

现代化的加速让恋爱低龄化,个人乃至社会都在加速爱情的产生和消亡。

甚至很多人还未明白爱情究竟为何物就已经放弃追寻。

“那种能够让世间男女生死以之的情感,在她的世界里已完全祛魅:婚姻爱情这个东西,你越是认真越是失败。女性对男性的要求已经降低到只要能够把你逗笑就可以了。”

偷情在这个时代已经变成了一种纯粹按照程序设计好的游戏,一种释放压力的活动,或者仅仅是一种情感闹剧,它有合理的情节和约定俗成的轨道。”

正如鲁敏《白围脖》里忆宁在与崔波偷情的那个中午所感受到的:

在那个小旅馆的205房间里,暧昧的气氛,做作的激情,玫瑰花,什么都有,但唯独没有爱,甚至有时候爱还会是一种障碍。


忆宁也说:“完了。这是人类的共同退化,大家都不会爱了,只会做爱。”


作家的作品总会带着作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思想倾向,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讲述两性的感情立场时总会将自己置于“受害者”这边。

他们互相不理解对方,却互相爱着/爱过。

两性的相爱既成在于二者差异,也散在二者差异。


矛盾说:
“灵肉一致的性爱被称作恋爱”“恋爱是人间最庄严的事,决不能掺涉一毫游戏的态度,如果把恋爱成功视作自己方面的胜利,那就是把恋人当做胜利品,是污蔑对方人格的行为,那就失了恋爱的真谛。”


◆ 恋爱要从一束花和正式的告白开始
◆ 明明是为爱,却被性牵扯
◆ X伴侣无关爱情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