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渐行渐远的乡愁……

 鸢尾花的图书馆 2022-10-10 发布于河北


我所从事的职业是油漆工,二十年前是刷新房的门窗。后来人们都放弃了木质门窗改用铝合金的了,我就从刷漆改变成喷漆,给旧大门喷漆。但凡是喷大门的人家不是儿子结婚就是女儿出嫁,没有这事是不喷大门的。


五六年前有人结婚,把村里的房子好好装修,把大门喷漆。那时候还不要求买车买楼。如果谁家在城里有楼,或者有辆车,这算是家庭条件好的,好找对象。

只短短几年光景,不仅彩礼钱从两万元涨到了十万,而且结婚后都住城里。城里有楼,出行有车,这成了必须有的条件,而且楼和车是全款。如果是期房,照样很难找上对象。

如今结婚的年轻人都住城里了,但婚礼还是要在村里举办。因为在村里办婚礼热闹,尽管很多乡亲们都在城里做买卖或打工,有的人在城里呆了十几年了,却还是乐意让子女回村里办喜事。在他们思想里,根在农村,农村的家才是真正的家,虽然一年三百六十多天里回村的时间有限,但浓浓的乡情像一根无形的线,一头在城里,一头在乡下。

平时的村里没有多少生机,如果不是春节和有人家办红白事,村里人很少,而且都是上了年纪人和留守儿童。

如今的年轻人,对农村没有留恋。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根本就不会种地,也不屑种地。尽管他们在城里挣钱不多,有的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不会想回农村的。

对乡情留恋和不舍的是三四十岁以上的人,再过20年,当如今的年轻人们在城里熬到人到中年以后,当他们的子女结婚时,肯定不会再回农村里办喜事了。到那个时候,乡愁就真的不复存在了。



忽然就很怀念小时候的日子,那时候天是蓝的,人和人交往是真诚的。每天早上,站在村头,能看到每家每户的做饭的烟筒里冒出袅袅炊烟,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鸡犬声相闻。虽然那时候日子很苦,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肉,可那肉真香,就连熬油剩的油渣都是香的。

如今,日子越来越富裕,可吃什么都不香。那曾经饭菜的香味也随着曾经的袅袅炊烟消失了,只留在了我们这代人发黄的记忆里。

平日里做饭不是用电饭锅就是用液化气,没有了柴草烧的饭香。每当村里有人家有了红白事,住在城里的乡亲们就回村帮忙照应。有事了都是用最大号的铁锅做饭,烧柴火,众人都说大锅饭香。那神态,与其说是在吃饭不如说是在品味过去的日子,在一顿饭里回味从前的美好。

只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搬到到城里或者镇上,村里人很少了,都成了空心村。等哪天村里没人了,乡情也就没有了,乡愁,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消失,成为我们的一种回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