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些人,今生注定要遇到……

 鸢尾花的图书馆 2022-10-10 发布于河北

10月18日,农历913。对于由心于传统的我来说,这一天,正式迈入了不惑之年的门槛。

也正是在这一天,怀着忐忑的心情,自驾5个多小时,从衡水来到张家口报到。忐忑,源于对未来的未知,其实,更多的是对自己冗沉的复杂判断。在服务区,用一碗方便面安慰了心中的不安。用老母亲的一条生日祝福的微信,定格了对明天的颜色。

 我憧憬着——明天,明天的自己,以及明天遇到的那些人。

               一

都说“男人四十一朵花”,这样的标准适用于绝大多数实现了财务自由和时间自由的“高质量男性”。显然,这个标准离我很远。

这段时间,大学宿舍群里常常互相祝贺:“'男人四十渣中渣’,欢迎来到'渣中渣’的年代。”此“渣”,寓意“豆腐渣”——身体机能下降、精力大不如前;社会交际圈缩小,朋友开始精简化;家中琐事缠身,倒也落得幸福自在……

“豆腐渣”也罢,倒是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些贡献,比如说当饲料、当肥料。只要我们不去建筑工地搬砖,不和建筑商纠缠,估计还是能有余热发挥的。历史始终是强人历史,到了40岁没上过福布斯、档案也到不了组织部门手里,估计青史留名是没啥希望了。好在赶上好时代,百度留名可能还行。

成功这件事情,我从来没想过,因为成功是有偶然性的。记得上高中二年级的时候,作为特级教师的数学老师曾经就使用排列组合的原理,跟我们讲过中一注“双色球”希望是多么的渺茫。且不说这样那样的希望,即使那几个数字来回挪动位置,便不亚于现在的我对于“量子纠缠”的理解程度。即使在那样著名的衡水中学学习,依然改变不了我对这些数字的恐惧和排斥。也感谢衡水中学三年的时光,最起码让我深刻理解到,成功在某一个层面上说,是需要天赋,但更也是要需要辛勤付出的。

      80后我们这一代人,他们说生的计划,我深以为然,既然计划,就要珍惜。所以一般打完电话,我都不愿意说:“没什么事我先挂了啊”,觉得不吉利。我们这一代人,信奉的是“follow your heart”,后来他们把这圭臬翻译成“怂”。我们这一代人,生于淳朴时代,长于变革时代,活在高速发展时代。70年代比我们有目标,他们肯为生计下很苦的功夫。90年代比我们有自我,他们肯为活的舒服做任何决定。我们这一代一开始是准备为了有自我,准备随意做任何决定的,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你还得为生计下更多的苦功夫。我记得,每当说起我们这些1997年入学的衡水中学学生时候,老师们总会用这样一个词形容——踏实。

               二

人生总是要经历一些事情的,这样才能成长,不是吗?高中、大学,给与我的,除了知识,还有一帮好同学,友谊一直延续到现在。工作的境遇,带给我的,除了业务能力,还有一帮志同道合的同业者,各类见证历史、见证国家发展的亲历机会,当然还有成为“文工字匠”的一丝淡定。

人是个社会性群体动物,不能与社会割裂。我依然希望自己能够在社会上长得更好,但绝不会因此而“拔苗助长”。

我对“老铁”这个词,从来都保持距离。多用于网络的这个词语,从来缺少一些温暖的成分。两个人隔着屏幕,用这样关系生拉硬扯到如此亲近的距离上,总感觉有些尴尬。甚至你都不知道那边所谓“老铁”的他或者是她,长得什么样子、什么学校毕业、支持哪只足球队、吃不吃香菜……因为另一个“老铁”,看关心着他自己的视频点击率和如何再卖给你一件产品。

我更推崇的关系,是“同学”“战友”“队友”“发小”之类。因为它们经历过时间的沉淀,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当然还有行动。比如,常常与高中同学们聚聚,觥筹交错间回忆往事。和大学同学们来个群体视频,隔着屏幕嬉笑怒骂的感觉也挺好。看着黑胖子拿着印有《大河之北》的报纸,用现在流行沉浸式的语言说:“我们部门出的,这是第二季了。”我们会不约而同地说:“嗯,其他同事们负责写稿子,你负责'2’就行了。”中年人的戏谑,背后更多的是不必多言、心意相通的赞赏。

时间是个好东西,能让我们去记住一些东西和人,来丰富我们的记忆。但是人的记忆,有这样一点非常不好,那就是无论多美好的场景,在记忆里总是会褪色,总是难以逃脱时间的折磨。这些记忆如同那些老旧的报纸一样,原来是彩色的,再后来是暖黄色的,可是现在连这层暖黄色也要褪掉,快要变成黑白色了。

人已中年,生活也在慢慢褪色,褪色中还有一些慌张。

慌张就是青春,我拼命想弄明白一些不明白的事情,等想明白了,就不慌张了,等不慌张的时候,青春也就没了。可是对于像我一样的大部分人来说,到了中年会更慌张,不是因为会面对更多不明白的事情,而是正在一点一点的丢失回忆。

这些原来无比清晰的记忆画面都褪色了,有的甚至连边边角角都毛糙了。我一下子就慌张了。当把一切记忆都丢掉,就几乎丢掉了整个世界。

于是我拼命的给这些记忆重新上色。怎么上色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尝试是抓住现在吧。

               三

5个多小时的目的地是北京2022冬奥会山地新闻中心。

这里距离衡水家乡,500多公里。

距离家人,一个手机屏幕。

距离工作,只剩拼搏。

我的团队是新闻宣传团队。干记者17年了,始终没有离开这个口的业务。

初见他们,我竟然没有丝毫的陌生感。

队友们或者说是战友们都很年轻,多是90后。这让我一个40岁的人,突然感到了些许的代沟和担心。但后来的相处,我发现,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

同宿舍的小兄弟,小我14岁,是河北电视台的记者。作为老东家的小同事,我们的共同语言自然很多。几天相处下来,勤奋、谦逊、吃苦耐劳,是我值得向他学习的地方;

办公区的同桌兄弟,比我小五六岁。来自机关的他,工作中坚韧拼搏、思路清晰,认真负责、高效冷静、勇挑重担,是他的标签;

斜对面的女干将,没好意思问过年龄,但定然是90后的留学生。她对工作的勤奋、一丝不苟,让我颠覆了对90后的固有认知;

……

在办公区,放眼望去,都是在忙碌着的人们:废寝忘食者有之,加班加点者有之,黾勉奋勤者有之……

尤其是那些脸上还略带稚嫩的年轻人,挑起了各个领域的责任重担。他们伏案工作的样子,是如此认真,让我略感惭愧。难以想象,我在和他们一样的年龄,是否有如此的担当、信心和作为?办公区内“咔咔”的敲击键盘声,恰是一首青春之歌,如此悦耳,如此嘹亮——年龄永远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刻度,只有责任的叠加才会让人逐渐成长。

我相信,勤奋和执着,是可以传染的。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源于一种感动的认同和它带来的力量。我时常在想:我应该去做些什么呢?我可以主动去做些什么呢?我还能去做些什么呢?

18日到29日,12天的时间,让我这样一个略显疲态的油腻中年人,又找到了青春的感觉。

我时常在想,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如果没有此事,也许今生没有交集。是什么让聚集在一起的我们,能迸发出如此的力量和勤奋呢?

我认为,第一,源于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以国为家,为国奉献,甚至为国捐躯,才能让现在中国人挺直腰杆子站在世界。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一声召唤,我们毫无要求的立刻报到。在关键时刻,我们都会为祖国的强大,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这,是毫无疑问的。记得父亲出国考察回来,我问及他的感受,他只说了一句话:强大的祖国,让我们心里踏实。

 第二,源于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那股信念。信念,把我们凝聚在一起。信念,让我们迸发力量。信念,使我们目标明确。北京2022冬奥会倒计时100天的时候,山地新闻中心全体工作人员,重温入党誓词,在党旗面前庄严宣誓:请党放心,我们定会做好工作,服务全球媒体,讲好冬奥故事!

 第三,源于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敬业精神。干,就要干好,就要让别人伸大拇指。

你是否也总有这样一种感觉:因为某种力量,某些人和事好似冥冥之中早有安排。这种力量,或者是说是巧合,促成了人们的相聚,人们的离合也在调动着这种力量和巧合的聚散。有些人,今生注定要遇到……

咱们中国人研究了千年,依然难以分析这股力量的源头和路径。但,我们依旧遵循和敬畏着它。

中国人把这种力量叫做缘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