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穷不能穷教育

 土而不渣 2022-10-10 发布于重庆

昨天和TR讨论家庭投资的方向问题。她顶了我一句,大意是说家庭投资必然选择教育。并决定以后每年往教育账户里存够一定数额的钱。我无力反驳,尽管这会导致我的社交、娱乐、生活的账户金额降低。

在我和TR的成长过程中,看到了太多家庭教育投资的辛酸故事。我们不想成为他们,我们想未雨绸缪。

有几个故事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1

小坤读高中的时候,他父母就清楚指望农村里的田地挣钱是不可能的。更不可能支持小坤和他姐读读书。于是把农村唯一的破房子卖掉了,转到县城里租房住。一来离小坤读书的地方要近,二来找活干也方便。从此他们开始了居无定所,到处谋生的路子。

一两年后,一家人总算在县城稳定下来。小坤的父亲踩人力车,母亲拉着板车卖菜。挣钱不多,依然很辛苦,供养两个孩子读书捉襟见肘。然而小坤的父母依然咬牙坚持着。

那些年深圳、广州、珠三角等地的招工通过老乡带老乡已经深入广袤的农村了,为初中毕业成绩不好或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生计。小坤的父母不是不羡慕别人家孩子年少得力,为家庭减轻负担,但他们更相信未来的日子属于读书人。即便早就把所有亲戚朋友都借完了,他们依然恶狠狠地找他们借。为了努力保证了两个孩子高中、大学毕业,他们几乎不在乎亲戚朋友看他们的眼光。好多人劝他们该让一个孩子去打工,他们不为所动。即便在小坤第一年高考失利时,他们依然坚持鼓励孩子复读。

最终小坤选择报考二本去读了。他想的很清楚,自己目标是研究生毕业,所以先去大学,然后努力考研就是了。也果然最终考上了五道口的金融研究生。

父母历经八年苦难把孩子的读书路终于铺完。一毕业小坤就留在北京发展,很快就定居了,并把他们接来同住。家里曾经的窘境一扫无余。

2

小敏读高中的时候,母亲是农村里的民办教师还没有转正,父亲刚办成了正式的。两口靠着一月千来块的收入供养着小敏和妹妹读书。

为了让孩子把书读好,他们在学习用品和辅导书上毫不吝啬,基本上别人有什么自家孩子就有什么。对于本来收入不高的家庭,这就几乎导致生活质量的变差。在那些年里,他们四口之家一直都蜗居在学校分的单元房里,直到小敏大学毕业。

父母总是在年前就把第二年孩子需要的学费和生活费攒出来,生怕一时拿不出误了孩子读书。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小敏公费保送研究生。

那些年里,父母几乎没有买一件新衣服,家庭环境也没有根本上改变。可孩子卡里的钱越来越多。随着国家对教师福利的增加,他们的收入也改善了,但他们并没有把提高的收入用作它处,而是继续自己原来的生活状态不变,同时提高孩子们读大学的生活费和其他费用支出。他们鼓励孩子多出去见识,鼓励孩子多花钱尝试新事物。

小敏在大学四年里从来没有为生活费发愁,多时卡余额一度高达八千。她清楚家里是把所有钱都给了在读大学的姐妹俩。

小敏后来回想,在他们那个落后封建的重男轻女的村子里即便是校长家的女儿也基本上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而她和妹妹是幸运的,父母不仅让她们读书,还降低自我物欲支持。

后来,小敏一口气念完了博士,留校任教,成为大学里的老师。

3

阿新则没有那么幸运。家里自打他读初中时修了一个楼房就开始负债累累的生活了。从读初中开始他的生活费、书本费、学费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家里踹不过气来。母亲常抱怨他哥俩说“要不是供你们读书,家里的账早就还完了”。

后来弟弟因为实在读书不行,没能考上高中便早早出走广州打工了。一开始并不挣钱,但多少减轻了家里的负担。然而跨出九年义务教育的高中,不仅学费变贵了,各种辅导教材也变多了。家庭开支仅老大读书一项就入不敷出了,更别提还账了。于是母亲又常唠叨“老大,我们也就只有供你读完高中的能力了,你要是考不上好大学就没必要读了,反正差学校读了也没用,也不要想着复读。”母亲以为这是侧面激励,阿新却以为这是摊牌。尤其是在理解父母过度劳累,体恤他们的辛苦之后,阿新的压力变得好大。

终于高考失利了。阿新反悔了,他坚持要再复读一年。也因此在那个暑假和家里闹的很不愉快。最终在快要以死相逼的份上,他复读了。最终阿新考上了重点本科。于是家里旧债未还新债又添。父母全不知道将来穷日子何时到头。待阿新毕业后,他们才如释重负。

阿新毕业后工作也算不错。很快帮着家里还清了账。后来老大的日子越来越好,而老二依然过着勉勉强强自己照顾自己的日子。两相比较下来,二老很是惭愧。一来耽误了老二的前程,二来差点毁掉了老大的前程。

4

身边有许多初中毕业就去打工的例子,我不想写出来,似乎有添油加醋之嫌。他们很多是因为家庭艰难,不知如何熬过那些年,所以选择放弃了。他们收获了短暂的轻松,选择了短暂的幸福,及至孩子们要结婚生子时回来啃老,亦或是下一代教育又无望之际,他们终于深深认识到当初偷懒的选择毁坏了一代甚至两代人。当然还有很多人,即便过着不如意的生活却认识不出根由。

这里面有我的故事,有朋友的故事。它们真实而鲜活让我认识到一个家庭投资教育的必要性。或许我的观点过于狭隘,但我相信很多如故事中这样底层家庭的命运恰是出了读书人而根本上改变的。高考之所以改变了一代又一代这样家庭的命运,正是这样底层逻辑的最好诠释。

马上就到了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不管考生的成绩如何,不管家庭情况如何,请继续选择读下去。未来漫长的日子只要你坚持读下去,你收获的不是找工作挣钱的本事,而是习得社会需求的稀缺能力。当然除了好好读书,还要好好实践。

除了读书,还有很多路通向成功,而我只是在说一个大概率的事情。在你现在还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时,咬咬牙坚持读书吧。在家庭不知道未来方向时,咬咬牙让孩子多受教育吧(习得稀缺能力)!

希望对你有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