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武李济马与中国中医药学

 醒真 2022-10-10 发布于广东

朝鲜末期儒学家、医学家东武李济马先生与中国中医药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南征

东武李济马先生是一位朝鲜末期人,生于1837年,卒于1900年,是著名儒学家、医学家,其哲学著作有《格致藁》, 1892年东武先生57岁时正式出版,其医学著作还有《东医寿世保元》, 1894年东武先生59岁时正式出版问世。

一、著书立说社会背景

当时东武李济马先生所处的朝鲜,时局动荡,战火纷飞。1875年9月日军舰侵入朝鲜, 1880年壬午军乱, 1884年甲申政变,使朝鲜兵荒马乱,民不聊生,随日军侵略,西方医学也进入朝鲜,趁机美国医师也在朝鲜设广惠院(西方医学为主的医院),代替惠民、活人两院(传统医学医院),后改称济众院,并设附属医学校,培养大批西医师。有些传统医师,如茶山丁若镛也受到西洋医学理论和学术思想影响,逐渐接受西方医学的"四行论",如“四元构造论""四元物论”“四醴液说”,并题出"四情论",开始批判传统医学。“四元素论”“阴阳”“五行”学说,从此以许俊《东医宝鉴》学术思想为主导的传统医学学派也受到批判和改造,东西万医学在对立中求生存。东武李济马先生为了和捍卫传统医学的学术思想,坚守传统医学的阵地,为了自己的生存,他充分利用《易经》 中的“太少阴阳四象”理论,《内经·灵枢》“五态人”,与“四象人”相结合,张仲景《伤寒论》中“六经”与“四象"相结合,与《东医宝鉴》的"四太"(太历、太初、太始、太素)“四大”(地、水、火、风),与太少阴阳四象结合,提出了当时比较时尚而东西方能够接受的新的医学思想,即四象医学为核心内容的新医学著作《东医寿世保元》,书中他提出四象、四端、四偏、四有、四不同等四维四象学说。当时出版后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也成为同道们的良师益友,特别是深受广大地方民间医生们的好评,其影响深大。

二、四象与四象人

李济马先生在《格致藁》一书中说: “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心也,两仪心身也,四象事心身物也,八卦,事有事之始终,物有物之本末,心有心之缓急,身有身之先后,乾事之始也,兑事之终也,坤物之木也,艮物之末也,离心之急图也,震心之缓图也,坎身之先着也,巽身之后着也.""易有太极,天有▬,为阳;地有水陆▬ ▬,为阴,天地为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太阳〓,阳之重复;太阴〓〓,阴之重复;少阳天在上,地在下的重组▬ ▬;少阴地在上,天在下的有一个重组▬”,这说明东武李济马先生的太少阴阳哲学思想来自于《易经》。

东武在《东医寿世保元》一书性命论中说:“天机有四,一曰地方,二曰人伦,三曰世会,四曰天时。人事有四,一曰居处,二曰党与,三曰交遇,四曰事务。天时大同也,事物各立也,世会大同也,交遇各立也,人伦大同也,党与各立也,地方大同也,居处各立也。”

在四端论中说:“人禀臟理有四不同,肺大肝小者,名曰太阳人,肝大而肺小者,名曰太阴人,脾大而肾小者,名曰少阳人,肾大而脾小者,名曰少阴人。”

这是东武李济马先生对四象人的重要论述,据考证此句来源于《内经.灵枢.通天》。《灵枢》曰:“少师曰:

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小贪而威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諟谛好自责,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

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

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

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

少阳之人,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

黄帝曰:别五态之人,奈何?少师曰:

太阴之人,其状黮黮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腘然未偻,此太阴之人也。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崄,行而似伏,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此太阳之人也。少阳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则常出于背,此少阳之人也。”

【太、少阴阳人特征图】

耳大泉小头方圆                                  耳大口小南北头

胁肋狭小肩背宽                                眉明唇薄皮紧燥

上实下虚势盛壮                              胸宽臂小面润苍

肌肉瘦肉面淡白                 ▎             上实下虚行则摇

    太阳人  ━━━━━━━━━┻━━━━━━━━  少阳人

          猕猴桃面柿柑樱              诸蟹海参蛋麦瓜

           大米小米牛豆腐            犬鸡明太葱蒜椒

太阴人 ━━━━━━━━━┳━━━━━━━━ 少阴人

鼻大耳小头厚重              ▎         口大目小月马头

腰粗肩狭胖面黯             阴          胸狭臂大面淡紫

                          皮肤粗糙毛孔大                           肌肉浮软肤细腻

                         上虚下实体壮实                           上虚下实矮或高

又曰:“张仲景所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以病证各目而论治也,余所论太阳人、少阳人、太阴人、少阴人,是人物各目论治也,六条病证中,三阴病证皆属少阴病证也;少阳病证即少阳人病证也;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则少阳、少阴、太阳人病证皆有之,而少阴人病证居多也。巨阳、少阳、少阴病皆少阳人病证也。阳明、太阴病证皆太阴人病也;厥阴经病少阴人病也。”这充分说明东武李济马先生的“四象人”病证学说来自于《灵枢·通天》论中“五态人”。

三、李济马与仲景、李子建、许俊之述

在《医源论》中说,“余生于医学经验五、六千载,后因前人之述,偶得四象人脏腑性理,著得一书名曰《寿世保元》。”

又说:“医道始兴张仲最以后,南北朝隋唐医继之,而至了宋具备得之,著《活人书》,医道中兴,朱肱以后,元医木杲,王好古,朱震亨,危亦林继之。而至于明李梃,龚信具备得之,许俊具备传之著《东医宝鉴》,医道复兴,盖之神农黄帝以后秦汉以前病证药理,张仲景传之,魏晋以后隋唐以前病证药理,朱肱传之,宋元以后明以前病证药理、许俊传之,若以医家勤劳功业论之则当以张仲景,朱肱、许俊为前而李梃、龚信次之。”

《东医寿世保元》一书中"医源论"大量引用中国古医籍条文,其中引用首位的起來,李子建《伤寒十劝》。其人专研《伤寒论》八年写出此书,李济马引用此书条文达50,其次张仲景《伤寒论》26,以此,朱肱《活人书》 10李梃《医学入门》9,朱震亨《格致余论》 8条,龚信《古今医鉴》7条,王好古、王叔和、楼兰、危亦林、《灵枢》、《医方类聚》各3~4条。可见季子建《伤寒十劝》榜首。更有意义的是,东武李济马在《医源论》中与众不同的新定四象人病应用要药67,其中李子建“论曰”建议的方剂占37,如少阴人方24方中占15首;少阳人方17方中占10首;大阴人24方中占10首;太阳人2方中占2首,同时发现李子建在《伤寒十劝》中建议的方剂。

这说明东武李济马先生医学学术思想医理来源于张仲景《伤寒论》和李子建《伤寒十劝》,李济马先生常用方剂和新定四象人病应用要药方大部分来自于李子建《伤寒十劝》。

四、坚持古方通变论

《伤寒十劝》之方剂,来源于《伤寒论》,但不同于张仲景《伤寒论》原方,不是加减,就是另立方,但始终坚持的是张仲景之古方通变论之原则,如论曰: "秦汉时医方治法,大便秘结燥者,有大黄治法,无巴豆治法。故仲景亦用大承气汤,仲景知此方有可用不可用之时候,盖仲景一心精力,都在于探得大承气汤可用时候,故不可用之时候亦昭详知之也。”又论曰: “皆以张仲景大承气汤始作俑,而可用不可用时候难知,效纷织多惑,而始知张仲景之不可信也,张仲景大承气汤元是杀人之药,而非活人之药,则大承气汤不必举论,此胃家实病不更衣,发狂证,当用巴豆全粒或用独参八物君子汤,或先用巴豆,后用八物君子汤以压之。”

又论问: "张仲景消渴病小便反多,如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论曰:此病非少阳人消渴也,即太阴人燥热也。此症不当用肾气丸,当用热多寒少汤加藁本大黄(葛根4,黄芩2,莱菔子1,桔梗1,升麻1,白芷1,藁本2)。”

东武李济马对龚信《古今医鉴》书中提出的牛黄清心丸提出不同看法,并去白术、人参、甘草、神曲、肉桂、阿胶、芍药、当归、川芎、干姜、大枣、蜜、柴胡、茯苓、雄黄、朱砂,新的【李济马牛黄清心丸】组成为:山药、犀角、大豆黄、蒲黄、寸冬、桔梗、杏仁、牛黄、羚羊角、龙脑、麝香、白蔹、金箔、乌梅。又曰:出自于龚信《万病回春》治哮喘方麻黄定喘汤中去半夏、苏子、甘草,新立方剂【麻黄定喘汤】其组方为:麻黄、杏仁、黄芩、萝卜子、桑白皮、桔梗、寸冬、款冬花、白果。诸如此类例子甚多。又如补中益气汤之升麻、柴胡;大小承气汤之大黄、芒硝;白沸汤之粳米;益元散之生甘草,制用有得变通之宜,古方自不可,四君子之茯苓;四物之地黄;六味地黄之山药,赘昧及害主药之性,古方不如新方。

以上,不难看出东武李济马先生所指的“因前人之述,偶得四象人脏腑性理”中"前人之述”指的是张仲景《伤寒论》、宋·李子建《伤寒十劝》、朝许俊《东医宝鉴》等“前人之述”。然而他对“前人之述”,既是继承、保留、发展、发扬,又是通变、改革、创新,对古方既有同意的意见,又有否定的理由。正如张景岳所说:“凡用药处方最宜变通,不可执滞。”观仲景,麻黄汤、桂枝汤可通变,小柴胡汤亦可通变,诸如此类,伤寒诸方皆可通变,这是仲景立方、用方原则,是动态恒定观,然而正如景岳敬告:“虽然,此通变一字,盖为不能通变者而设,而不知斯道之理,又自有一定不易之要焉。苟不知要,而强借通变为谈柄,则胡猜乱道,何匪经权,反大失通变之旨矣,"总而言之,东武李济马先生做到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这种刻苦结研、努力创新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学习发扬广大。

五、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东武李济马先生所著《东医寿世保元》一书中的哲学思想来源于比此书早出版二年的自著《格致藁》。

2、《格致藁》一书哲学思想依据是中国儒家著作《易经》,以及儒、道、佛学的经典理论,东武李济马先生主张"天、人、性、命”的整体观,“真善美"的社会道德观,“继承、发扬、创新”的社会发展观。

3、《东医寿世保元》一书中学术思想来源于《内经》、张仲景《伤寒论》、许浚《东医宝鉴》、宋·李子建《伤寒十劝》、朱肱《活人书》、李梃《医学入门》、王叔和《脉经》、朱震亨《格致余论》、龚信、龚延贤父子《古今医鉴》《寿世保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4、东武李济马先生在《东医寿世保元》书中说"后因前人之述,偶得四象人脏腑性理,著得一书,名曰《寿世保元》“不难看出这里所谓"前人之述”可以肯定为张仲景《伤寒论》与宋·李子建《伤寒十劝》之述。因为本书中引用李子建《伤寒十劝》条文达50条,仲景《伤寒论》条文26条,用李子建方多达37首,可见他们“之述”,足够东武获得“四象脏腑性理”,著得书名曰《寿世保元》。

5、李济马先生著《寿世保元》,始终贯通“古方通变论”,这是张仲景的核心学术思想之一。正如东武李济马所曰:“古方用药经历已久,后人真不可浅见而妄违之,至于验证诊脉,博釆古医经验,青于兰而出于兰则出于无咎。”“今兹新方不泥古方,后人亦不必泥今方,加减之妙变通之,故益求其善。”

6、《东医寿世保元》一书出版是李济马先生在特定国家、特定社会、特定时期,为了保存传统医学思想精髓,反对崇洋媚外、重西轻传的倾向,以儒、佛、道、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结合社会实际情况使理论时尚化,巧妙的应用“古方通变论”为手段,保存、继承、创新传统医学的一部难得的智慧著作。

7、《东医寿世保元》一书出版后深受朝鲜未期民间医生的好评,也受到了日、美洋医之排斥,不少本国同道们也表示反对意见,如茶山丁若镛、李圭景、崔汉绮。然而使用《东医寿世保元》方药后的显著疗效,使医者、患者深受鼓舞和喜爱。本书越传越远,学习《东医寿世保元》的医生越来越多。公元1894年前已有人把《东医寿世保元》的初稿即《四象医学草本卷》带入到延边,广泛传授。1923年时延边龙井医学会首次举办过四象医学研究班,培养了四象医。第一代四象医有白丁、都殷圭、金良洙、金九翌、李仁柏、朴泰俊等,他们的著作分别有李常和著《增补辨证方药合编》(1927年),佚名氏《四象青兰鉴》,金九翌《四象临海指南》(1940年),李常和《汉方医学指南》,金明旭《西诊东治经验方》(1938年),南鹏云《四象方》(1950年),赵星镐《朝鲜民族医临床经验方》、《妇产科七字经》,金凤寿《朝鲜传统医学简史》,《东医寿世保元》校勘本,还有李钟善、黄河龙、李禹峰、李自俊、李仁柏、李枝英、崔成仑、李锡然、李震、孙思明、全炳烈、安东柱、孙永锡、崔松男、张文宣等,为形成中国朝鲜民族医药学体系做出伟大贡献。

总之,东武李济马先生著《东医寿世保元》为朝鲜传统医学的发展、中国朝医药学体系的形成做出伟大贡献。东武李济马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医学家、思想家,《格致藁》、《东医寿世保元》是传统书籍中璀璨夺目的不朽著作,《东医寿世保元》与《东医宝鉴》、《医方类聚》、《乡药集成方》并列为朝鲜传统医学之“四大经典。正如金东燮所说:李济马先生是“医学七千年以来,一大革命新发命也”,“东武公非医家革新之神手"。东武李济马先生的著作以及学术思想永垂不朽。

                                            2012年壬辰中秋

                                                于南征书屋

附1: 宋.李子建《伤寒十劝》佚

一劝 伤寒头痛及身热,便是阳证,不可服热药。

二劝 伤寒必须真攻毒气,不可补益。

三劝 伤寒不思饮食,不可服温睥胃药。

四劝 伤寒腹疼亦有热证,不可轻服温暖药。

五劝 伤寒自利,当看阴阳证,不可例服补药、热药、止泻药。

六劝 伤寒胸胁痛及腹胀满,不可妄用艾灸。

七劝 伤寒手足厥冷,当看阴阳,不可例作阴证,应忌温补。

八劝 伤寒病已在里,即不可用发汗药。

九劝 伤寒饮水为欲愈,不可令其恣饮过度。

十劝 伤寒病初安,不可过饱,及劳动,或食羊肉,行房,诸浓味饮酒。

                                         ——摘自《景岳全书》

附2:太、少阴阳人要药

太阳人药:

荞麦、芦根、蚌蛤、松节、五加皮、杵头糠、猕猴桃、鲫鱼、芍药根。

少阳人药:

枸杞子、地骨皮、覆盆子、女贞子、菟丝子、山茱萸、肉苁蓉、生地、熟地、茯苓、黄连、黄柏、山栀子、连翘、双花、从葛藤、石膏、滑石、马齿苋、海金沙、冬葵子、灯心、苦参、羌活、蟾蜍、青蒿、草决明、丹皮、青葙子、天花粉、夏枯草、玄参、红花。

太阴人药:

鹿茸、熊胆、虎骨、天麻、川贝、沙参、寸冬、天冬、薏米、竹茹、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麻黄、黄芩、葛根、桑白皮、苍耳子、射干、杏仁、白芨、白蔹、白薇、白菓、远志、石菖蒲。

少阴人药:

人参、白术、黄芪、首乌、甘草、当归、白芍、川芎、丹参、益母草、三七、苏木、附子、肉桂、姜皮、细辛、吴茱萸、陈皮、姜半夏、山楂、香附、茴香、沉香、苏合香、藿香、丁香、白蔻仁、香薷、草果、厚朴、青皮、木香、郁金、茵陈、枳实、南星。

拟定少阴人病 24方 (肾受热表热病,胃受寒里寒病):

黄芪桂枝附子汤、人参桂枝附子汤、升阳益气附子汤、人参官桂附子汤、升阳益气汤、补中益气汤、黄芪桂枝汤、川芎桂枝汤、芎桂香苏散、藿香正气散、八物君子汤、香附子八物汤、桂枝半夏生姜汤、香砂养胃汤、赤白何乌宽中汤、蒜蜜汤、鸡参膏、巴豆汀、人参陈皮汤、人参吴茱萸汤、官桂附子理中汤、吴茱萸附子理中汤、白何乌附子理中汤、白何乌理中汤。

拟定少阳人病 17方 (皮受寒表寒病,胃受热里热病):

荆防败毒散、荆防导赤散、荆防泻白散、荆防地黄汤、猪苓车前子汤、滑石苦参汤、独活地黄汤、凉膈散火汤、十二味地黄汤、地黄白虎汤、阳毒白虎汤、忍冬藤地骨皮汤、熟地黄苦参汤、木通大安汤、黄连清肠汤、朱砂益元散。

拟太阴人病 24方 (胃受寒表寒病,肝受热里热病)

太阴谓胃汤、葛根解肌汤、谓胃升清汤、清心莲子汤、麻黄定喘汤、麻黄定痛汤、热多寒少汤、寒多热少汤、葛根承气汤、调理肺元汤、麻黄发表汤、补肺元汤、鹿茸大补汤、拱辰黑元丹、皂角大黄汤、葛根浮萍汤、干栗蛴螬汤、干栗橒根皮汤、瓜蒂散、熊胆散、麝香散、石菖蒲远志散、麦川冬远志散、牛黄清心丸。

拟太阳人病 2方

五加皮壮脊汤、猕猴藤植肠汤。

——【终】2020.06.01 醒真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