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怀瑾老师珍贵音频:我说参同契(326)——道来时的现象

 准提药师安般禅 2022-10-10 发布于四川

Image


     “故曰,气索命将绝,体死亡魂魄”,修道到达这个境界时,智慧不够、定力不够、魄力不够的人,就有“气索”之象,好像自己断了气要死了,自己都吓住了。所以如果不是真正有道之士,往往在这里失败了,这个是“气索命将绝”。所以有时候觉得是入定,其实是昏沉;有时觉得空,有时觉得像是死亡,其中的界限,阴阳之差别就在于智能的抉择。“体死亡魂魄”,这个肉体凡躯空掉了,魂魄在交换。
     朱云阳祖师形容,“关尹子所谓一息不存,道将来契,正此时也。”关尹子是老子的第一个徒弟,当时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到西域去,就是现在所讲的丝路。他要出关时是偷跑的,也买不起马,骑了一条青牛。关尹子是函谷关的官员,早晨起来向东方看见有紫气东来的瑞相,知道今天定有圣人过关。结果看到一个老头子,眉毛胡子头发都白了,骑的青牛也不肥,也没有出境证,他就把老子扣留了。老子为他写了一部《道德经》。关尹子得了这一部书,也没有辞职就走了,去修道了。在后来关尹子的道书中讲,“一息不存,道将来契”,一呼一吸叫做一息,一息不存,断了气一样! 他说这个时候道才来,契就是契合。到了真空的境界,杂念自然也空了,自己的呼吸停掉了,就像死掉一样,这时拿鸡毛或很薄的纸,放在鼻孔下都不会动。朱云阳批注“正此时也”,他说关尹子讲的这两句话,就是描写“道将来契”时候的境界。
     这一段是乾坤大交,上面坎离相交讲过了,修道到这个境界还早得很呢!现在的人有一点工夫就不得了啦,好像马上变成圣人了,我讲那是“剩”人,多余的那个剩。我觉得学fo修道先要学做人,以儒家的东西为基础。儒家注重敬,而得少为足,一点工夫一点见解就自满了,这是不敬,对自己不尊重。不敬的人就不会谦虚,敬谦是连着的。

Image

现在要研究的是《参同契》,这是最难研究的一本书。我本人对《参同契》的理解不一定是全对的,这并不是谦虚,我只能把自己的一些心得提出来,贡献给诸位做参考。这一本书在中国整体文化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古人更直指《参同契》是千古丹经之鼻祖。——南怀瑾

祈愿国泰民安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