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浩:人民公社时期的回忆

 yzsr273 2022-10-10 发布于山西

作者|黄浩

在漫长的农耕年代,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下来劳动人民那种“单干”的生产方式,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起程中,让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土地从私有制个体单干,经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最后发展到了人民公社,经历一次又一次变革,亿万农民有了自己的“组织”,“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从此他们也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叫做“公社社员”。

解放初期,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农民有了土地使用权,“耕者有其田”,生产力也由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以户为单位的单干到之后的志愿联合的“互助组”,成为以各自分得的田地联合耕种的小集体生产关系,初步解决了农民的饥饿问题,也明晰了集体所有的土地性质。——“互助组”为后来从初级到高级农业合作发展建立了雏形。  

1955年,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全面开始创办初级农业合作社(简称“初级社”),迅速在全国铺开。

——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一种形式,是劳动农民为共同发展生产自愿联合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了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和社员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社员私有的土地无代价地转为集体所有;社员私有的耕畜、大中型农具则按合理价格由社收买,或收交为集体财产。

衢县县委审时度势,决定在“石梁区下坦乡(现万田乡)”开展创办“初级社”试点工作。为加强领导,成立“农村工作部”,组织班子、选调办社专职干部共20多人,组建初级社试点工作队。经岗前培训,在县领导带领下,全体队员前往并开展工作。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半年工作后,衢县第一个“初级社”——“胜利初级农业合作社”,在原“下坦乡”成立。随后“办社经验”推广,并迅速在全县掀起“办社”高潮。


1957年,初级农业合作社又迅速发展到高级农业合作社,土地、农具、耕牛全归集体所有。

从1952年到1958年,广大农民沿着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轨迹走上了人民公社的集体化道路。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治理体制,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80年初期基层的农村行政管理机构。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

1958年下半年,中央通过《关于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把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推向高潮。——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曲折前进。中国农业生产模式,从过去陈旧的单干形式,发展到有组织、有计划的人民公社集体模式,翻开了划时代的新篇章。

在毛主席“人民公社好”的指示号召下,人民公社运动的滚滚热潮席卷整个中国,迅速在全国推开。

同年10月,在杜泽区的基础上,建立了“红旗人民公社”,次年4月,改名“杜泽人民公社”(后称大公社),下属岳山、杜泽、周家、板桥等12个管理区。1959年12月,板桥管理区并入周家管理区。1961年9月,恢复杜泽区,在周家管理区的基础上,成立周家人民公社。

我国人民公社运动是从1958年夏季开始,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建立不到两年的高级农业合作社多数被人民公社所代替,全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从高级社进一步发展为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实行工农商学兵合一的政社合一的体制,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一级政权机构。既要负责全社的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也要管理工、农、商、学、兵(民兵)等各方面的工作。


——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比农业生产合作社大,基本上是一乡一社,甚至数乡一社。所谓“公”,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在人民公社内部,从生产资料所有、分配制度、交换关系乃至社员的生活资料都强调一个“公”字。原来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被收归社有。

在各种公共事业建设中,如挖渠道、建水库、修公路等,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劳动力和农民的财物。

人民公社,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即农村计划经济时代。农村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农民的衣食住行都在公社控制下,它是农民政治、经济、生活的存在体。上级机关每年都为每个公社下达生产任务、指标。层层下达,公社又将其分解到各大队,大队把它安排各生产队,所有生产过程,由集体支配,非农民自己决定。农民的所得由工分决定。所有生产由国家计划及统一收购,所需要的商品由国家分配,这就是所谓的“统购统销”。

“人民公社”也是一级基层政权机构,是县的下级,又是大队的上级。“大公社”初期,“机构”少而精,干部人数也不多,一人一岗。设书记、社长(有的也设副社长)和武装部、税务所(员)及文书、公安特派员、粮油干事、农业干事、青年干事、妇女代表等。             

    ——人民公社划分为若干个生产大队,生产大队又划分为若干个生产队,实行三级管理。公社统管全社的生产安排、劳力调配、物资调拨、产品分配和经济核算,生产大队负责生产管理和部分经济核算,生产队只是一个具体组织生产的基本单位。

以自然村为基础,和几个自然村共同组成一个生产大队,下设生产队(小队)。生产队是以自然村来划分,视“村”大小,分成一个或多个生产队,也有的一个生产队要包括好几个自然村。因是这样,一个生产队往往具有血缘关系的大家族。像我们石井大队“黄沙埂”(自然村)的第四生产队,全是的楼姓。

各个生产队的土地(山、田)都不一样的。“土改”时将这些没收的土地分配给了各家各户,成立人民公社时,又作为集体土地收拢,成立了几个生产队。所以说,解放前,村子里地主、富民多及富裕人家,土地就多,于是分到各个生产队的土地也就多。

生产资料归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分配制度有了改变,施行了工分制。“工分工分”,一家人的命根。社员劳动报酬,采取工分的形式,所提供的劳动,用工分来表示,于是记工分成为农民白天劳动后聚集的一种常态。


那个火红的年代,有一首歌颂人民公社的歌曲——《社员都是向阳花》,创作后,迅速在全国传唱。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唱,男女老小也会唱。

——“公社是棵长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瓜儿连着藤,藤儿牵着瓜,藤儿越肥瓜儿越甜,藤儿越壮瓜儿越大,公社的青藤连万家,齐心合力种庄稼,手勤庄稼好,心齐力量大,集体经济大发展,社员心里乐开了花,公社是个红太阳,社员都是向阳花……”雅俗共赏,经典流传,至今耳熟能详。当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业节目的开场曲,就是这首歌曲,可见当年此歌的流行。

歌颂“土改”运动、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文学作品很多,著名长篇小说,如:柳青《创业史》、浩然《金光大道》《艳阳天》和周立波《山乡巨变》等;还有现代京剧《海港》《龙江颂》。反映那年代的电影,比比皆是,如:《暴风骤雨》《夺印》《青松岭》《红雨》《天山上的红花》《战洪图》等,它们那些插曲,歌声响起,激昂人心,满满的回忆。

全国农村实现了公社化,出版很多宣传人民公社的宣传画、年画。如:根据1958年在河南七里营视察时提出的“人民公社好”创作的《人民公社好》;依据“农民识字的扫盲运动”为背景绘画《做个有文化的新农民》;以良种试验培育为场景描画的《选良种 夺高产》;用红小兵参加生产队劳动捡麦穗画面绘制的《我们是公社小社员》等。

   我们所在的周家人民公社,驻地在宋家大队,办公条件非常简陋,就放在一栋四合院建筑老屋里,上下两层,既办公室、会议室,又是干部宿舍。

后来的日子,又在门口造了两栋平房,办公条件也改善了!公社广播站、信用社、电话总机房也放在这里。

大门口,有一个广场,北面路边砌了个台子,是公社开大会的地方,如:批斗会、动员会、宣讲会等。文艺演出也在这里进行,白天演,晚上也演,不管演出什么,无论什么时间,人们都会跑去看看,消遣消遣!

那时候的公社,只有十多个干部,书记、副书记及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行政配置:社长、副社长。以及武装部部长、文书、公安员、调解员、妇联主任、团委书记和粮食专管员、毛猪专管员、农业技术员、会计辅导员(也称“四员”)等。公社干部是吃商品粮的国家干部,也叫“脱产干部”。早先年间,也有少量是“自聘”人员,不拿工资,是以“工分”计酬的,这部分人就叫“半脱产干部”了!

公社干部里,文书是最忙的,不是一般人能当的,还得有点文化的人,最起码能写写材料、统计数字这些,负责婚姻登记、接待来访、文件收发交办、户籍管理。还承担着传达县委指示、公社开会的通知,当年通信条件有限,只能通过有线广播下达。

一个大队一般管辖几百上千人,一个生产队一般管辖几十人上百人。大队有书记、大队长和民兵连、妇女代表、团支书、会计及治保、调解、电工等“干部”。他们平时也要参加生产队劳动,到公社开会或在大队工作时,拿的是误工工分,如是一天记10分,半天则是记5分,也要将这些工分计入所在生产队,进行记账分配。大队还有民办教师、赤脚医生,他们也是以工分计报酬的。

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生产队则是最为基层的劳动单位和分配单位。生产队队长、副队长、队委,三人为最高“决策者”,统领整个生产队一切事务,一年四季农活由他们安排、计划。以队长为“首领”,每天由他分配劳动任务。还有会计、记工员、植保员、粮食保管员、经济保管员等。

社员在生产队里劳动,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平时劳动记工分,年底后再按工分的多少,分值和人口等进行结算,分配粮食和其他生活物资。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大家对种粮食都很重视,几乎所有的田地都得到了充分地利用,满山遍野种上了农作物。

——“文革”期间,与全国各地一样,1966年5月,周家公社也成立革命委员会(简称“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由组长兼“革委会”主任,再配副组长、成员各一名;“老中青”三结合的要求,于是那个“成员”的人,就要安排年轻人了!(1979年外出求学,公社出具户口迁移和人民助学金证明,落款、印章就是“革命委员会”)。石井大队同步成立了革命领导小组。这是“文革”期间中国各级政权组织形式。


大集体年代的政治背景:在那个年代,无论走到哪里,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道路两旁,皆能看到醒目语录、口号。如:“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农业学大寨”,“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等等。像我们石井大队同样也很多,“毛主席语录”标题是用红笔写的,下面的内容是黑笔写的。

如重大项目开工,还要在附近山坡上用石灰“写”上大大(笔画粗达一尺多)的相应标语。先用锄头铲出一个字,后石灰铺上便好,再让在下边的人看看是否行,一个字又一个字地“写”,少则半天,多则一二天。如:建水库,就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了!

——在读高中期间,有过此难忘的经历。为推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造势”,学校组织学生到驻地大队书写墙头标语。严老师对仿宋体的速成“培训”,经过父亲的“指教”,我和其他2位同学选上,次日出发前往。先用石灰水把墙壁刷白,再用教学三角板构出字的框架图,最后用颜料把字描红。标语内容还能清楚记得,“战天斗地学大寨、雄心壮志改山河”。

在那个年代,“墙头画”也是中一种重要形式,在城乡各地均可见,尤其“文革”时期,特别地多。

找一块合适的墙头刷白,依据什么内容,构思相对应的图案,用纸画上,反复修改成稿后,再按图画就是了!

周家公社的大门口的墙壁上,经常画些这样的“宣传画”,它们这些都是我父亲学校里他们老师画的,有时会跟去看看。

小时候,父亲带我到在城里玩,在汽车站广场北面,背靠我们住的旅客这边,竖着一幅大大“毛主席画像宣传画”。心想:这是幅画谁画的呢?这人真当好厉害啊!参加工作后,有一次与剧院经理姜行龙聊天时,无意中谈及此事,他笑眯眯告诉说:是他画的了!困惑多年“迷”这一刻终于解开了!

有一年,去“玳塘”外婆家拜年,远远望去,大门口两边墙壁画(写)满宣传画(标语)。寅丰(表弟)告诉说:是“知青”(他们大队有个知青)那些人画得嘞,接着说,大队部也有,板壁也画了好多。好奇心驱使,我约他一起去,果真如此。

——岁月轮回,曾经兴极一时墙头标语、墙头画,已在湮灭时光流水中消失,更多的是被广告画替代了!

当年的人民公社,都设有广播站,广播也是那时候最有效的传媒手段了!除了会议通知外,还有更多的他用。定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生产安排及进度。宣传好人好事。如有重要工作,要开广播会,由主要领导讲话,布置工作。无特殊情况,一般以晚上为多,每次都要在县广播站播音结束后,打开公社广播站放大器播讲。

公社还有拖拉机站,周家公社也有。还记得,最早是一辆“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永康拖拉机厂生产的)。有一天下午,对面公路突然行驶着“稀奇古怪”的东西(后得知,是手扶拖拉机,从物资局提货后,开回来了),像我们都是第一次看到,不知“何物”!以后的日子,很多大队都有了,我们石井大队也有一辆。

几年后,又添置了更先进的由上海拖拉机厂生产的“丰收—27型”和“丰收—35型”轮式拖拉机。除了农用以外,有时也是公社领导出行的“工具”。

上世纪70年代初,根据县里统一安排,周家公社电影放映队成立。在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它给了当地百姓带来更好、更多的精神享受!

在那段年月里,公社干部蹲点,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个公社,最多一二把自行车,于是大多人下乡都是靠步行的。深入一线,田头转转,查查生产,现场处理一些问题。一到农忙季节,除一人留守外,所有干部都泡在田头。调查研究,种试验田,早先年间推广矮脚南稻和以后岁月的杂交水稻。


公社明确要求,“一队一人”,每个大队要安排一名干部,不仅要抓生产,而且还要协助做些其他工作,并要求吃住在大队。人们对他们很是敬畏,像我们小孩更是,总是躲的远远的。但不摆架子,对人和蔼可亲,喜欢跟大家“唠家常、谈农事”。这些干部,平时就是吃“派饭”,当地人总把他们当亲戚,显得很客气,加几个菜、炒个鸡蛋什么。临走前,要向“东家”交2.5角钱和半斤粮票的伙食费,这也是规定。

1977年7月,高中毕业,回到了石井大队第二生产队,开始生产队务农,成为一名人民公社社员。回想当年,留恋的是那片炙热的田园和清纯的空气、芬芳的土地。还有那共同劳动,欢声笑语、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

当年公社派出蹲点干部是周绍春(文书),乡亲们都亲切喊他“小周”。夜以继日,深入田头、检查指导田间管理,走家串户、问寒问暖解决问题。尤其在“双抢”更是,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从这队到那队,满田畈来回地跑。

——这期间,经他的积极争取,县里无偿提供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和一台抽水机(含柴油机)。后来大队又用柴油机做动力,办了碾米厂,方便了乡亲们的生产、生活。

1982年7月,从金华农业机械化学校毕业后,被组织分配到“杜泽人民公社”,就这样,情不自禁地当上一名公社干部。

当年的公社管理机构,不再是“革命委员会”,而是“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是一把手,管委会主任由副书记兼任。

公社干部也多了些,约是一支十五六人工作团队。除了早先配置的四员(粮食专管员、毛猪专管员、农业技术员、会计辅导员)外,依据需要,还配置了水利员、计划生育专管员、农机管理员、林业技术员、财政员。而那时,“毛猪专管员”一岗就没设了!

从一般干部干起,从驻队蹲点做起。半年后,担任“社办企业(后改为'社队企业’办公室”主任。不长时间又被公社党委任命为团委书记。直至1984年1月底,因工作需要离开,调到了杜泽区工作。

1983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此后,建立乡、镇政府和合作经济形式的人民公社工作在全国展开。

从人民公社到人民政府的过渡,这不是一般的职能转变,而是一个历史时刻转变。这是一件全新的工作,公社把这么重要的工作,安排由我主持筹备了!区委也十分重视,安排一名区委委员到各公社检查、指导推进。区纪委委员余定福被安排在杜泽公社,这也是我俩第二次合作。

1984年1月10日上午,杜泽乡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大礼堂顺利召开。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选出了乡长和副乡长2名,至此杜泽乡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人民公社制度废除后,大队、生产队的管理体制,也被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取代。

在这次改革中,人民公社转为合作经济形式,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名称还保留,但不再履行原有的管理职责,名存实亡了!

一段时间,乡(镇)党委、乡(镇)人民政府与人民公社三个组织同时存在。“人民公社”,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名称”,只是保留了不长的一段时间,又在历史的长河中彻底消失了!

——我非常荣幸地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由此感到欣慰!

人民公社时期,造就一种新形式企业——“社办企业(后称'社队企业’)”,也就是乡镇企业的前身。在计划经济年代,国有大型企业满足国家计划外,多余的产品都有社队企业加工的。

社办企业又称社队企业,是我国人民公社制度的产物,它是随着人民公社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起源于1958年的“公社工业化”,即在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过程中,由农村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生产队办起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兴起于60年代中后期,到了70年代,绝大部分公社或部分大队办起了社队企业。社队企业,在80年代初中期得到了大力发展,规模堪比地方国营企业。

——当年的杜泽公社,就有水泥厂、砖瓦厂、煤灰厂、农机厂和一个公社农场。

社队企业,为今后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人民公社的产生与水利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为了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加快农业发展,首先的困难就是水的问题。进行稍大的水利建设,靠一村一社已经无能为力,迫切需要社与社的协作,于是催生了人民公社。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人民公社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非常重视。每到秋冬农闲季节,公社和大队、生产队都会安排劳力,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工程。高中毕业回乡务农那会儿,就参加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人民公社时期,“土法上马”修建数以万计的大小水库和渠道、堤坝、围堰等水利设施,时至今日,其中的很多仍在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掀开了新中国水利建设的新篇章,水利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一处处民生水利工程润泽山川,为国家发展、民族富强、人民幸福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也为今后加快水利建设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许多启示。

人民公社,属于当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人民公社既是生产组织,也是基层政权组织,公社管辖大队,大队管理小队。它存在于1958年至1984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随之解体。

往事如烟。“人民公社”已渐行渐远,随着上世纪80年代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实行而改变,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但对于我们而言,却是记忆犹新,它给了这一代人留下了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2022年4月1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