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树木的高度不断刷新,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最高树木为83.4米,是一棵云南黄果冷杉。 今年年初时我国的最高树木的名头还属于云南高黎贡山的一棵72米高的秃杉树,是我国一个野外科考队于2021年发现的,当时它就被认定为“中国最高树木”,然而这才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国最高树木就已经“拔高”了十多米。 ![]()
云南高黎贡山72米高的秃杉 首先超过这棵秃山树高度的是西藏墨脱县背崩乡格林村的一棵高达76.8米的不丹松,今年的5月8日被公布,发现者将其命名为“辛达布(意为神树)”。 ![]() “辛达布”整树全景 然而这棵76.8米高的不丹松得到我国“最高树木”的名头还没10天,西藏察隅县的一棵83.2米高的云南黄果冷杉的高度就大大超过了它,这棵树是北京大学郭庆华团队在西藏察隅县野外考察时发现的。注意,这种树虽叫云南黄果冷杉,但这棵树并不在云南。 后来到了7月10日,这棵树的高度被修订为82.6米,郭庆华团队采用激光雷达技术对它进行了精确的高度测量,确定其高度为82.6米,同时还通过树木年轮学方法估算其年龄约为400岁。 没想到到了10月9日,这个树的高度又被重新认定,原来科考队这次采用了人工攀树吊尺测量树木的方法,最终得出这棵云南黄果冷杉树高为83.4米的数据,这高度基本相当于28层楼高了,看一下你居住的楼房,是不是还没这棵树高。 一年中5次刷新高度纪录,我国最高树木高度不断拔高,也体现了我国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巨树等特种植物的调查与保护,五次高度纪录中后三次均来自西藏察隅的这颗云南黄果冷杉树,来看看此次发布的这棵巨树的等身照: 下图是今年7月10日发布的云南黄果冷杉的等身照: 这次的测量就一定比前两次的测量更准吗?其实也不能说一定就特别准,但是肯定更权威,因为采用的是国际测量巨树的“金标准”——攀树直接测量法,就是人工攀爬到巨树的顶端,用金属卷尺从最高树梢下放至树根处所在的平均地面测量,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直接用尺子量出树的高度,大家都认可这种测量法。 这次的考察中,科考队员们还通过树龄测量法得出了该树较为准确的树龄,大致是380岁,同时还发现了这棵树上攀附或者寄生着50多种植物。 为什么这棵树在5个月中经历了三次高度上的变化呢?原因有三个,一是测量方式的不同,首次测量应该是采用了无人机高度气压和海拔估测,也有可能采用了无人机吊尺测量;第二次采用的是激光雷达等高测量;第三次采用的则是人工攀树吊尺测量,从三次测量的具体高度83.2、82.6、83.4米的数据来看,差别并不是很大,只有0.8米。 但以不同的测量方式差出0.8米,这个数字还是有些大,所以在测量方式之外的另一个原因是树木是会生长的,每天的高度都不一样,像竹子,从竹笋刚变成竹子的时候,每天生长的高度最快可达1~2米,有些树木在生长的快速阶段,每天也能生长几十厘米,像这种已经很高的树木,生长的速度就比较慢了,但它仍然在生长,今年5月15日和8月10日的两次测量的数据显示,在两个月零20天的时间中,这棵树又长高了10厘米。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树树干的根部不易确定?以不同的位置确定,那么高度也会有差别,差出个几十厘米也是很正常的,另外还有地面沉降作用,也会有少许差别。 为什么这棵位于西藏察隅县的云南黄果冷杉能生长到83.4米的高度呢?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考虑多个方面,首先是这种树具备长到这个高度的潜质,换做灌木或者其他槐树、榆树、枣树等树种怎么也长不了这么高,杉树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高大树种,有些甚至能长到100多米高,比如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树——高达116米的“亥伯龙神”就是一颗巨型红杉树。 再就是树生长的地方必须有可供树木长得很高的环境条件,平原上的树木是不可能长到七八十米高的,因为大风和雷电等都会对较高树木的生长进行“狙击”,只有那些生长在山谷中,因为四周有高大山体的阻挡,强风吹不进来,雷电只能打到山体或山顶的树木上,那么山谷中的树木才能够生长得十分高大了。 我国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和云南等地属于横断山区,山体纵横交错,山顶与山谷海拔起伏很大,山谷间生长的树木可以长得很高,我国较高的树木基本都是在这一带发现的,而且这一带很可能还有更高的树,只是由于太过偏僻,人类不易到达,要发现它们很不容易。 参考资料: 《南方都市报》10月9日文章《中国最高树“身高”确定为83.4米!科考队员介绍测量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