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热湿燥寒

 tzpsz 2022-10-10 发布于广东

一、四季

  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定气法”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的方法,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一等份。二十四节气虽然是古人根据北斗七星斗转星移制定,其实造成斗转星移的原因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只(地球自转和公转都是自西向东,从北极星上俯视是逆时针方向),因此两者交节时间基本相一致。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角,也称为太阳赤纬角或黄赤大距,位于23°26'。黄赤交角具有重要的天文和地理意义,它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23°26′(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的周年变化,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造成了各地获得太阳能量多少的季节变化,于是形成四季的更替。地轴即地球自转轴,轴北极即地表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赤道平面是地球自转形成的,黄道平面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在地面形成的轨道平面。地轴永远垂直赤道,黄赤交角约23.5度,地轴黄道夹角约66.5度。对于北半球来说,冬天的时候地球正好是过近日点,距离太阳较近,夏天的时候正好过远日点,距离太阳越远,但对于南半球来说,冬天和夏天与北半球的情况正好相反,从中可以发现,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变化对温度的影响其实很小,几乎可以忽略,决定地球温度的是太阳的照射角度和地面对太阳光热的吸收情况。太阳通过辐射到地球的热量有38%会被反射回去,12%的太阳热量会被我们地球的大气层吸收掉,剩下的50%才是地面吸收到的,太阳入射角对温度的影响最大,由于地球近似是一个球体,太阳的直射点又是在南北回归线内,所以由赤道向两极,温度是递减的。好比我们春秋季节晒太阳时,正对着太阳的地方,比较暖和,不正对太阳的地方,虽然有太阳光照到,但是比较寒凉。我提倡在不冷的晴天,穿短裤裸上身,晒太阳,尤其是晒背,因为人四肢着地,太阳能照到的地方属阳,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属阴。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春季。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南向赤道北移动,北半球受太阳直射点的影响,温度缓慢上升,地底存储的阳气向地表散发,万物感阳而生发。

立春:斗指艮;太阳黄经度数为315度。公历2月3-5日交节。寅月始。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阳气上升,万物更生。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雨水:斗指寅;太阳黄经度数为330°。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 【 去声】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降雨开始,雨量渐增。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一候油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斗指甲;太阳黄经为345°。公历3月05-07日交节。卯月始。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始雷惊百虫。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九九”已尽,“九尽桃花开,春耕不能歇”。
春分:斗指卯;太阳黄经为0°。公历3月20-22日交节。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夏冬不言分者,盖天地闲(通“间”,下同)二气而已。方氏曰:阳生于子,终于午,至卯而中分,故春为阳中,而仲月之节为春分。正阴阳适中,故昼夜无长短云。昼夜等长。一候元鸟(燕子)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阴阳相薄为雷,至此,四阳渐盛,犹有阴焉,则相薄乃发声矣
清明:斗指乙;冬至后105天;太阳黄经为15°。公历4月04-06日交节。辰月始。月节。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叁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天气晴朗、草木繁茂。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公历4月19-21日交节。叁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故《说文》云雨本去声,今风雨之雨在上声,雨下之雨在去声也。谷得雨而生也。品谷雨茶。一候萍始生(雨多);二候鸣鸠拂其羽(布谷鸟提醒播种);三候为戴胜(鸟)降于桑。

夏季。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北向北回归线移动,夏至再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半球气候炎热,万物蕃秀。地底存储的能量散发完毕,夏至阳极而地下一阴生,所以井水凉。

立夏:斗指巽;太阳黄经度数为45°。公历5月05-07日交节。巳月始。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有台风,炎暑将临,雷雨增多,万物繁茂。青蛙鸣,苦菜秀。插秧摘茶。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小满:斗指巳;太阳黄经为60°。公历5月20-22日交节。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小满,江河渐满小麦满而不盈。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中稻插秧。小满动三车(水车、油车和丝车)。
芒种:斗指丙;太阳黄经为75°。公历6月05-07日交节。午月始。芒种【 上声】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 【 去声】 矣。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晚稻)。芒种落雨,端午涨水。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夏至:斗指午;太阳黄经为90°。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南立竿无影,江淮梅雨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一候鹿角解,鹿的角朝前生,属阳,阴气生而阳气始衰,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在冬至日角才脱落。 二候蝉始鸣,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
小暑: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05°。公历7月06-08日交节。未月始。六月节。《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始鸷。小暑小热,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
大暑: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六月中。中伏雷阵雨,抢收抢种,抗旱排涝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湿)暑;三候大雨时行。

秋季。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北向赤道南移动,北半球收太阳直射点的影响,温度缓慢下降,地底开始存储阳气,万物感阴而收敛。

立秋:斗指坤;太阳黄经为135°。公历8月07-09日交节。月始。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阳气渐收,万物内敛。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处暑:斗指申;太阳黄经为150°。公历8月22-24日交节。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抢收抢晒。一候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乃登(成熟,五谷丰登)。
白露:斗指庚;太阳黄经为165°。公历9月07-09日交节。月始。八月节。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一候鸿、雁来。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二候玄鸟归。燕子是春分到南来,秋分北归去。三候群鸟养羞。同“馐”,是美食。
秋分:斗指酉;太阳黄经为180°。公历9月22-24日交节。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八月中。秋收、秋耕、秋种。初候,雷始收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国语》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间也。见者,旦见于东方也。辰角见九月本,天根见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余。
寒露: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95°。公历10月08-09日交节。月始。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浅水勤灌。一候鸿雁来宾(南迁);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霜降: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公历10月23-24日交节。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冬季。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南向南回归线移动,冬至再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半球气候寒冷,万物闭藏。地底的能量存储完毕,冬至阴极而地下一阳生,所以井水温。

立冬:斗指乾;太阳黄经为225°。公历11月7-8日交节。月始。十月节,万物自此闭藏。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入大水为
小雪:斗指亥;太阳黄经为240°。公历11月22-23日交节。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初候,虹藏不见。季春阳胜阴,故虹见;孟冬阴胜阳,故藏而不见。《礼记注》曰:阴阳气交而为虹,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伏。虹非有质而曰藏,亦言其气之下伏耳。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天地变而各正其位,不交则不通,不通则闭塞,而时之所以为冬也。
大雪:斗指壬;太阳黄经为255°。公历12月6-8日交节。月始。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矣。一候鹖鴠(寒号鸟)不鸣;二候始交;三候荔(马兰草)挺出。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70°。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初候,蚯蚓结。六阴寒极之时蚯蚓交相结而如绳也。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水者天一之阳所生,阳生而动,今一阳初生故云耳。日行南(南回归线)至,往北复返。
小寒: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85°。公历1月5-7日交节。月始。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一候北乡,二候始巢,三候(鸣)
大寒: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公历1月20-21日交节。十二月中。初候,鸡乳育也。鸡,水畜也,得阳气而卵育,故云乳。鸡,木畜丽于阳而有形,故乳在立春节也。二候,征鸟厉疾。征,伐也,杀伐之鸟,乃鹰隼之属。至此而猛厉迅疾也。三候,水泽腹坚。阳气未达,东风未至,故水泽正结而坚。冰之初凝,水面而已,至此则彻上下皆凝,故云腹坚,腹犹内也。

二、风。

首先问题是温度的来源,地球对太阳光能的吸收绝大部分都是在地表附近完成的,一部分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在有机物的消耗过程中再次释放热能,一部分直接被地表、海洋吸收和释放,部分反射回太空。所以,热能首先是集中在地表附近的,高空空气不能吸收存储热能,所以高空温度比地表低。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是风。

由于对流运动的存在,当一团空气在大气中上升时,它受到周围大气的压力逐渐减小,它的体积随之发生膨胀,根据热力学原理,气体膨胀会降低它的温度,对于干燥空气来说,不论其所处的高度是多少,由于空气的热传导作用很弱,当空气团上升时实际发生的膨胀过程近似于绝热膨胀,如果没有外界热量输入的话,它每上升100米温度就会下降约1°C。

作为高山,没有所谓接受的太阳光多,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山附近空气温度自然下降,虽然山体本身能吸收部分太阳能转化成热量,但高山空气比地面稀薄,在对流空气下无法保存这份地表热量,同时这些吸收的热能亦无法对同高度空气温度产生较大影响,自然保持随海拔上升,温度下降的原则。

辰时的太阳巳时的风,辰时太阳刚出来,到巳时地表越来越热了,空中不热,空气就有对流了,到午时空中也热了,和地表温差不大了,所以风小了,下午地表和空中温度一起变凉,所以空气没有对流。

二、湿。春季的农历二三月份,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回南天的关键原因是空气露点温度大于室内物体温度。所谓空气露点温度,简单来说就是水蒸气变为露珠的温度。我们知道,水蒸气是有一定压力的,这个压力对应一个温度,如果周围温度降低,并低于水蒸气的这个温度,便会出现“露珠”。正常情况下,物体表面的温度是大于空气露点温度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也就不会凝结产生露珠。而当室内物体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后,表层冷透,遇上室外暖湿气流,这时,空气露点温度便大于物体表面温度,水汽达到饱和状态,便在物体表面凝结成珠。举例:在环境温度25度时,湿度80%的条件下,则露点温度是21.3摄氏度,物件温度低于21.3度时,表面会结露。

三、燥。秋天天气温度下降带动地面温度下降,地面吸收大量热,温度下降慢,地面温度比露点温度高,所以秋天物件表面不容易结水珠。在较冷的深秋,由于昼夜温差大,白天蒸腾的水汽会在夜间凝结,或为露,或为霜。

清何梦瑶认为温热蒸而为湿,凉寒肃而为燥。所以让身体保持下焦温而上焦凉可以祛湿,却生风,正风可生,邪风该祛。祛风需补实脏腑,虚空易生风,实则风无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