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一年,遭逢盛会,诗圣杜甫还不知自己将来的苦难

 再会熟 2022-10-10 发布于山东

图片

通往泰山的历史之巅

01
那一年,遭逢盛会,诗圣杜甫还不知自己将来的苦难。
那是在开元十二年的东都洛阳尚善坊,十三岁的杜甫在岐王宅里第一次听见了李龟年的音乐。
图片
李龟年是开元朝有名的乐工,如今已经名满天下,歌唱、作曲、筚篥、羯鼓,每样都已是一绝,洛阳城的达官贵人们,都争着要邀请李龟年去他们府上做客。而岐王李范则是众多拥趸中最为显赫的一个。当今天子善待自己的兄弟,即使是当年一度被太平公主准备立为新君的宁王李宪(即李成器),天子也始终保持着优待。作为当今天子的亲弟弟,又在当年先天政变时站在了天子这一边,岐王李范自然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再加上他对文学艺术爱好广泛,风度翩翩,善于交际,如果要评选一下的话,岐王绝对是当今大唐最受欢迎的人之一。
杜甫虽然年少,但他出身优越,如今小小年纪就已经与长辈一同出入王侯官宦的府邸,并靠着自己出众的文才,得到了洛阳文化圈里一众名士的盛赞,连一代文豪李邕都对这位少年连连称许。这一次,他更是得到了机会,随着郑州刺史崔尚、豫州刺史魏启心一起,出席了岐王在洛阳尚善坊府邸里的私宴。也就在这场宴席之上,一同受邀的李龟年乘兴把酒放歌一曲,众人屏息凝神侧耳听。他的嗓音高亢而优美,一曲唱罢,余音绕梁。
在最顶级的社交场所,听到了最顶级乐师献上的最顶级的演出,杜甫心中舒畅,大觉不虚此行。
多年以后,杜甫在江南重逢李龟年时,已经是四十多年之后了,他们彼此都是风烛残年,和大唐一样,都失去了最好的岁月。
图片
此时此刻,还是杜甫最为天真激扬的一段岁月,十四岁时他所写的诗句,也许在多年以后已经不忍卒读,不能与日后的名篇同日而语,但只有在这样一个年岁,他才有着最为纯粹、最为炽热的赤子之心。那时的他天才、早熟,而且充满了自信,觉得未来的一切尽在掌握,丝毫不知道等待着他的坎坷命运。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在洛阳的日子漫长而又充裕,杜甫盘桓在岐王李范的宅邸,名臣崔涤的门堂,耳边缭绕着的,是李龟年的歌声,羯鼓隆咚,筚篥呜咽,伴随着他渡过这段金色的岁月。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从崔尚、魏启心这里听闻了皇帝准备东巡泰山的消息。
02
这真是一场重要且意义深远的盛会。
自姚崇、宋璟两位相公执政以来,大唐步入了复兴的快车道,虽然旱灾蝗灾依旧频仍,但朝廷上下万众一心,终于战胜了灾害,百姓安定,经济迅速发展,国库日益充盈。从普通的士族文人,到高高在上的天子本人,都欣喜地看到,这是一个可以媲美当年太宗贞观年间的“开元之治”。既然是盛世,就自然有盛世应有的气象,虽然此时北方的突厥,西方的吐蕃仍旧威胁着这个帝国,但是边疆基本不再有武周时那样的边防压力,也没有人否认大唐是如今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大国,连遥远的大食国都遣使朝贡,拜倒在天子脚下。
图片
所以,不久之前将张嘉贞挤出朝堂的中书令张说带领百官们纷纷建议,请求皇帝再次东封泰山。
封禅,是皇帝的最高荣誉,除了本朝的高宗皇帝之外,只有秦皇汉武等寥寥几位著名帝王封禅过泰山。在泰山之上告祭天帝,不是一般的皇帝就有资格的,只有处在太平之世,四海稳固,国力强盛,方才可以。而在宰相张说等朝廷大臣们看来,如今的开元之治,早已符合封禅的标准。这年十二月,天子驾临洛阳,张说等人再次上表封禅,终于得到了天子的欣然同意,下诏在明年开元十三年(725年),在东岳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这场大典要筹备整整一年时间,之所以要这么久,是因为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典礼,而是一场高规格的国际峰会。参加封禅的除了朝廷文武百官、孔子及上古帝王后裔、各州朝集使、诸多贤良儒生名流,还有各个等级的藩国、友邦:既有高丽、百济、内附突厥诸王这些已经成为朝廷内臣的首领,还有日本、新罗、靺鞨等唐廷属国的代表,又有大食、谢褷等西域诸国,契丹王、奚王、突厥颉利发等不在大唐疆域内的朝贡国,声势上虽比上一次高宗乾封元年的封禅似略有不及,可总得来说是济济满堂。与杜甫交好的崔尚、魏启心作为地方的朝集使,也要一同随皇帝前往泰山。
这一番盛大的气象,极大震撼了少年杜甫的内心——那些来自万里之外的大国领袖,竟然在天子的一封诏书之下,全都不畏路远,来到了大唐的东都。这是何等的国威?又是何等的气派?只恨自己还太年轻,不能赶紧报效国家,建功立业。
图片

03
开元十三年十月的冬天,杜甫和洛阳城的所有士人、百姓们一样,围聚在了紫微宫外的天街两侧。这一天,天子带着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和各族酋长,从宫里出发了。天子倚仗华丽而庄严,骏马、卫士、旌旗、鼓乐,将这一场出行渲染得无比隆重。而杜甫和其他沿街观看的人们,都发自内心地欢呼着,敬祝天子一行封禅成功。
这支前往泰山的倚仗浩浩荡荡,延绵数十里,而有关部门备好了一路上的后勤保障物资,人畜蔽野,数百里络绎不绝。
杜甫望着这片浩荡的仪仗,内心则暗暗勉励着自己,早日登上庙堂,兼济天下。多年以后,当杜甫流落在四川的草堂时回顾过去,才知道帝国的危机,早已埋藏在盛世的这一片祥和之下。
图片
正在此刻杜甫所观看瞻仰的仪仗之中,盛唐时期另一位诗人,正随同着岐王李范的车马一同行进着。
王维也是岐王李范的坐上之客,此时的他二十四岁,已经中了进士,担任太乐丞,负责典礼上的乐舞筹备工作。他还将跟随天子车驾一起前往泰山,见证这场将在山巅上举行的盛大典礼。
图片
十一月初六,车驾抵达了泰山,皇帝亲自带领宰相张说等少数几人骑马登上泰山,而把随从官员全都留在了谷口。宰相张说喜欢搞小团体,有机会一起登山的,全都是张说所亲近的官吏,之后这些人全都因此从低阶官吏一直升到了五品。而王维等其他随行人员,没有亲近宰相大人的机会,因此只有小小的一点赏赐,而普通的士兵们,甚至只给加勋,却不给财物奖赏。
一场大盛会,最终因此遭到了京城内外的官吏、士卒们的怨恨与不满。

图片

玄宗封禅图

04
千里之外的蜀中,另一个二十四岁的李白此时正配着三尺长剑,登上了去往远方的船。
天子东封泰山的诏书,对于天下的热血青年来说,仿佛是一封召集令,召唤着他们前来参加这场盛会。就仿佛一千多年后的二十一世纪,人们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一般,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也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李白虽然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但小时候就已经迁入了蜀中,自他记事起,就没有离开过四川的这一片四面环山的土地。这里号称天府之国,有养人的山水,怡人的气候,适合游子在此终老。但在李白的心中,装的却是更广阔的的天地,他的梦想是成为盖聂那样的侠士,仗剑行走天涯;或者能像司马相如那样,靠着文章诗文名动于世。
图片
四年前,李白干谒了罢相入蜀为官的苏颋后,便得到了苏颋的认可,并向其他蜀中官员们大力推荐,称赞李白资质超拔,文章清新秀丽,颇具神韵,日后必成大器。此后,苏颋便成为了李白的人生导师,在他的指点下,李白脱去了原来的青涩,开始真正迈入一代名家的行列,也正是因为苏颋的教导,李白认识了那个更大的世界。
从苏颋这里,他听说泰山在东海之滨,高达千丈,直耸入云。又有蓬莱仙山,在虚无缥缈之间,住着神人和仙子。这些都是新奇的见闻,听闻这些之后,李白的世界骤然开阔。他开始想着,若是时来运转,遭逢机遇,也可以进入庙堂,成就一番功业。而蜀地狭小,装不下李白这么多的梦想。如今听说天子封禅的消息,天下各国之人云集泰山,就更是给了李白一个去往远方的理由。
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故而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乎苍梧,东涉溟海。
虽然这一趟,李白因为流连于沿途的景色,最终并没有去成泰山,但也算是成功迈出了走向天下的第一步。
他的船从锦官城成都出发,经过岷江,经过渝州进入了长江,一路顺流而下,穿越了险峻而又湍急的长江三峡,终于抵达了荆门,霎时间视野骤然开朗,李白这时欣喜地意识到,他们已经终于走出了重峦叠嶂的巴蜀,到达了一马平川的荆湖地区。
图片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广袤大平原,他眺望着前方,青空中的明月将白色的光,洒遍了这片蜿蜒曲折、缓慢流淌着的长江水,还有苍莽开阔的大片川泽、草原、田地。夜色中,远处巨大而翻卷的云朵,有如一座层层高耸的空中阁楼,又仿佛古老的神祗们藏身其中。这样神奇而又绚丽的景色,仿佛是上天给他冥冥中的预兆。望着眼前的这一切,李白的心都像是变得开阔了起来。
也就在这片荆楚之地,李白结识了好朋友孟浩然,这位失意的诗人恰好在帝都寻求机会失败,被皇帝数落后黯然在此处游荡。有才华的人总是天生就容易相互吸引,李白和孟浩然就这样相见如故。几年后,李白还将遇见王维,遇见杜甫,这一切都仿佛是上天注定,是命运将这些文坛的星宿彼此相连。
谁也不知道,此时是这个帝国最美好的年岁,而往后的颠沛流离,将由命运为他们安排。
图片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