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孩子需要父亲多多陪伴?

 白凌雁 2022-10-10 发布于陕西
(今早跑步时的晨曦)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家庭都是母亲带娃,甚至爷爷奶奶带娃,许多父亲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孰不知,父亲带娃的很多好处,是爷爷奶奶和母亲无法替代的。

因为父母亲对娃的教育风格有很大的不同,母亲感情细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亲密性和安全感,是一个家庭和谐的感情维系,而父亲果断、刚毅,更能培养出孩子自信、独立、坚强、勇敢的性格。

突然写到这个话题,是因为今天心特别乱,缘于乐同学说大学里可能有羊了,听说有混管是阳性。

他们已经在宿舍上网课,每天派一个人出去拿饭,需要的复习资料也送不到学校,很多孩子都十分烦躁。

在家庭群说话,我们母子说上十句,W先生会说上一句“戴口罩”,过一会又说:“把N95口罩戴上。”

平时话很多的人,今天可以起名字叫“淡定先生”了。

是呀,已然这样,能咋办,孩子也就是在群里说一说,说完他该上网课就上网课,该学习就学习,该拿饭就出去拿饭。

相信他们,一定会渡过难关的。

不想写字,打开一个多月未上的博客,正好看见乐同学10岁时,每周和我一起上下班,在我交流所在县参加暑期兴趣班的事情。

看看当时写的《父爱与母爱》,不得不说,父亲有时候就是比母亲的冷静淡定得多。

                父爱和母爱

过去在人们心目中的父爱总是与严厉,不爱说话,深沉联系在一起,总觉得家里的严父就是这个样子,但是现在家里就一个小孩,父亲似乎也年龄变得小很多,经常与孩子打打闹闹,甚至一起打游戏,讨论游戏中的一些技巧,我家乐爸就是这个样子,他还经常为游戏知识请教乐乐。

但他也有严厉的时候,比如乐不懂礼貌,不会关心家人,不讲卫生,懒惰,无理犟嘴的时候,他会严厉批评,甚至还用筷子打手,每当这时,我都会忍着心疼不做声配合他的教育。

因为平时在家里的时间少(那会在外县交流),所以我回家总是很慈祥的样子,但是每当看到乐写作业不认真,同样的错误再犯时也会大发雷霆。

我还有个毛病就是对小问题也揪着不放,有时总是觉得过不去唠叨,每当这时乐爸就会告诫我,孩子只要大方向对着,过得去就行了。我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经常和孩子沟通,和老师沟通,和乐爸讨论,共同找出一些适合乐乐成长的方法。

前天是乐上兴趣班第一天,看着孩子很累,我很心疼,就想着放弃一个班,乐也同意。当我打电话和乐爸商量时,他竟然很生气,说你怎么能随便放弃呢?今天才第一天,究竟是太累了还是什么原因呢?我说那个乒乓球老师也不行,乐也不太喜欢。乐爸说:“你这样做会让孩子以为什么事情都有退路,都可以随便放弃,本来咱们孩子就是有依赖思想,你这样做对他不好,不行再坚持几天再看,是不是真的太累。”

和乐做完了思想沟通工作,我鼓励他再去试试看到底怎样。昨天上午十点的时候,我想想还是去看看他在乒乓球班的情况。

等我站在教室门口时,乐正对着墙自己在练,没看见我。当他回过头看见我和老师说话时竟一直给我打手势让我离开。

我告诉老师,乐从来没在这个城市(交流的县)呆过,我特地来看看他在这陌生的环境中不知学得怎样,和小朋友相处好不好?老师告诉我孩子还是很有基础。我说孩子一般在家里是他爸爸自己教的,可能有些姿势不是很标准,请老师费心多给指点指点。老师含笑点头,我知道效果已经达到,就告辞了。

昨天晚上和乐沟通中,得知我走后老师对他挺好,不仅纠正他姿势,还和他对打了一会,看得出心情还不错,虽然也累,但不象第一天那么严重。

今天上午一回来,乐好象一点都不累,神采奕奕地告诉我今天最开心,特别是跆拳道,教的动作和他踢足球时学的动作相似,所以全班就他做得最好,还汇声汇色地给我演练一番。

吃过饭就迫不及待地给他爸打电话汇报今天的成绩。问到乒乓球,说老师今天还教了他两种新的发球动作,准备好好练练,回去一定能打赢爸爸。

从这来看,我第一天晚上就想给他退班的决定的确是错误的,虽然我这人一贯很果断很清醒,但没想到一看到孩子累,心一软,母爱战胜一切,差点做出错误的决定。

书上也说男孩子的成长不能离开父亲的影响,生活中我们发现,从小与父亲接触较多的男孩,往往表现出很多优势,如性格开朗、头脑灵活、身体健壮、充满活力。

这是因为,“坚强果断”、“宽容大度”等男性风格,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父子关系的传承。父亲的男子汉硬派作风,会在其教养方式中注入阳刚之气;而母亲总喜欢保护孩子。

怕孩子磕碰,容易不自觉地出现包办现象,而父亲则更重视教育孩子自立、自理,勇敢地面对一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看来,男孩子教育是一门学问,平时生活中还得好好学习,领悟,积累。(2011.7.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