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军入关扬州后曾十日不封刀,并屠城80万人,百年后人们才知真相

 紫霞照我 2022-10-10 发布于陕西
文章图片1

提到禁书,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恐怕和色情暴力内容是分不开的。不过在古代的时候,所谓的“禁书”,被封禁的理由却不一定是怕内容毒害人们的心志,很有可能是因为政治目的。某些书籍因为揭露和完整记载了统治阶级的恶行,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些书将不会被允许在市面上流通。

清代的封建腐朽统治,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这一切都是和满清自带的残暴理念一脉相承的。满人刚入关的时候,当时的中原大地上,仍然有很多汉族势力存在。这些汉族势力成了满清一统天下的绊脚石,在南方地区更是这些势力的根据地。于是清军在打下扬州后,定下了十日不封刀的规矩,短短十天就屠尽了满城军民共八十万人。而这些被人用书籍记录下来,百年后才重见天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吧。

文章图片2

清朝的崛起

满清是后来的名字,这个游牧民族本来是东北地区,发源于现在辽宁省抚顺市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既然是女真人,那么这个部落就和曾经的金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使传承上不一定同源,但至少在政权刚刚建立时,它的名号还是沿用了金的名字,为了以示区别,史称后金。虽然后金势力发展迅猛,但是一直没有好机会插手中原。一方面是因为其自身的制度体系需要完善,另一方面明朝驻扎在山海关的边军,也对于他们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努尔哈赤死后,雄心勃勃的皇太极正式掌权,他多次试图绕过山海关,直取明朝国都,但都被袁崇焕一一化解。然而皇太极不是只知道蛮干的莽夫,他暗地里用计陷害袁崇焕谋反,让大明皇帝杀掉了袁崇焕。

文章图片3

这个时候只需要一个契机,如果有人可以吸引明军的注意力,后金军就可以长驱直入,拿下大明国都。不巧的是,此时的皇太极因病逝世,这也延缓了他们进攻的步伐。于是多尔衮上位,立皇子福临为帝,同时改国号为清。

不过也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李自成快打到北京了。从李自成一路势如破竹的攻势可以看出,大明王朝确实已经烂到了骨子里。多尔衮没想到理想中的帮手就这么出现了,而且李自成对于北京的威胁,确实已经让朝廷无暇顾及关外虎视眈眈的清军了。

文章图片4

但让多尔衮更想不到的是,山海关的守备大将吴三桂,反而开关引自己进入中原。入关后的清兵,顿时打开了局面,它先是帮助汉族权贵阶级,前后夹攻灭掉了李自成的义军,接着开始了对中原其他割据势力的吞并和剿灭。

扬州十日

因为北方先是被农民军席卷,后又经历了清军的掠夺,所以大部分的汉族贵胄,包括曾经的朱家子弟,都逃到南方避难。这个状态很想曾经的宋代历史。当时的北宋被金所灭后,赵氏子孙逃到南方,建立了南宋和金国对峙。

文章图片5

这场对峙持续了多年,不过南宋的皇帝缺少雄才大略,即使如岳飞那样的猛将,也无法助他收复北国。不过南宋的偏安一隅,反而稳住了局势,金国盛极而衰,反而先于南宋被蒙古所灭。既然有这样的前车之鉴,那么何不学习南宋呢?万一历史再一次重演,这不就是活脱脱的躺赢吗?

不过后金不是金国,多尔衮也是读过史书的,况且他对于汉族的读书人十分宽厚,给他出主意的谋士也不少。所以清军并没有和谈的想法,而是决定一鼓作气,统一全国。

文章图片6

不过他们打到江浙一带的时候,遇到了一块难啃的骨头,这就是南明的著名大臣史可法。江南富庶,只要守住清军的猛攻,坚持下来再慢慢谋划反攻,钱粮方面的问题不大。史可法在扬州坚持了很久,导致清军的数次进攻无功而返。被逼无奈下,清军只好派出大将多铎,作最后的尝试。

多铎骁勇善战,打仗的时候更是赢多输少,不过为了保证手下人的忠诚,他常用烧杀掠抢来激励士兵。这种不人道的方式虽然让人不齿,但对于道德观念薄弱的将领和士兵们,确实最好的兴奋剂。多铎在攻城战开始前,就下达了命令:打下扬州后,除了太过于贵重的宝物,其他钱财物品谁抢到归谁,而且在战斗结束后,不需要照例封刀,也就是变相的鼓励了杀戮。十日之内,士兵可以尽情撒野,主将都会装作看不见。

文章图片7

这样的命令确实起到了作用,清兵不惜性命的攻城,仅仅为了城破后,可以大肆发泄内心的愤怒和兽性。扬州城在坚守了多时以后,终于还是被攻破,于是一场惨无人道的杀戮开始了。

多年后重见天日

跟据古籍记载,当时的城中几乎绝大部分军民,都没有逃过毒手。城中尸横遍地,血流成河,不论男女老幼,全都丢了性命。侥幸活下来的只有城中的和尚们,而留下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死人收尸。虽然不知道死于清兵之手的人口的精确数字,但据说仅仅和尚们收敛的尸首,就达到了骇人的80万之多。这个数字放到如今,仍然是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量。

文章图片8

本来这段残酷的历史,可能随着清朝的掩盖和灭亡,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埋没。好在有一位幸存者,他写了一本《扬州十日记》的史书,记录下了所有过程。

不过满清皇帝和贵族们,当然不会让世人了解这段历史,于是他们把此书列为禁书,扣上野史的帽子,严谨在中原传播。不过这本书还是在海外保存了下来,在百年后的辛亥革命时期,被进步人士从海外带回中国,大肆传播,成为了从历史角度批判清王朝的证据之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满清曾经做下的残酷之举。可见无论皇帝是谁,当天下大乱的时候,受苦的永远是百姓,而不是造成乱世的当事人本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