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敬大师14 | 翁永红:用初心匠心建设祖国的大江大河

 一世无界 2022-10-11 发布于湖北
图片

栏目语 

致敬大师 礼赞伟大的匠心精神  

大江奔涌,楚天寥廓。武汉这座人与自然共同设计的城市,也是一个成就创意人生的城市。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设计之都”、中国设计产业的高地,工程勘察设计已成为武汉城市发展新引擎,许多企业更成为'一带一路’上中国设计主力军。

一流工程的背后必然有一流的设计师。武汉拥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数量达44人,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他们那些被历史铭刻的经典之作,都是我们精神上共同的仰望,栉风沐雨许国为民的身影,都是我们新征程上的前行路标。

我们继续推出《致敬大师》系列专栏,集中报道这些设计大师的非凡事迹、学术成就,礼赞心怀“国之大者”,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以大师风韵涵养时代气质,激励广大青年设计师进步成长,共同书写英雄城市的无上荣光。 

翁永红

用初心匠心建设祖国的大江大河


图片

2022年9月12日,被誉为世界工程行业“诺贝尔奖”的2022年度“菲迪克工程项目奖”正式揭晓,由长江设计集团历时近20年勘察设计的“水电明珠”——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获FIDIC工程项目奖。作为新时代大国重器和“西电东送”国家重大工程,乌东德水电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工并建成的首座千万千瓦级巨型水电站工程。

该项目创造了8项“世界第一”、15项“全球首次”,还相继攻克百万平米自然边坡治理等多项世界级水电施工难题,而担任乌东德水电站勘察设计总工程师的,就是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翁永红,一位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研究岗位上摸爬滚打了30多年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首战隔河岩  快速成为行家里手

翁永红1986年从天津大学水利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长江水利委员会。由于他专业知识概念清晰,脑子反应速度快,语言表达能力强,很快便在长江委脱颖而出。

图片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我国水电建设加速发展的时期,一大批水电工程在这一时期开工建设,有五个百万千瓦级的大型水电站工程,被誉为水电行业的“五朵金花”,其中的一朵就是隔河岩水电站。翁永红参加工作时,刚好赶上隔河岩开展前期的工作。

1987年1月至1990年5月,翁永红从隔河岩水利枢纽前期最早施工的左岸上坝公路开始,长期工作在现场一线。大坝混凝土建筑物浇筑,如何浇筑得又快又好?是始终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的一个问题。在浇筑隔河岩大坝的过程中,翁永红就开始对改进传统的浇筑方法进行思考。首先是改进浇筑机械,他找到了生产起重机的杭州机械厂,虚心学习隔河岩水利枢纽的缆索起重机设计,又与国内不同的机械制造厂家联系,对浇筑机械进行改进,还改进了浇筑程序及浇筑模式……

1988年5月,他作为专业负责人主持完成了隔河岩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采用高低两层辐射式缆机布置设计,提出切实可行的温度控制及接缝灌浆等解决方案。作为专业负责人,参与主持完成了隔河岩水电站“二﹒二”发电(1993年、1994年投产各2台机组)方案研究,为工程提前发电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撑。隔河岩大坝在1998特大洪水中经受了超蓄洪水近4米的严峻考验,成功完成了与长江洪峰错峰的任务,为荆江不分洪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支援了长江百万军民的抗洪抢险,为夺取1998年长江抗洪的伟大胜利贡献了力量。这是翁永红第一次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隔河岩工程同葛洲坝工程一样,是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工程。当时的许多研究和实践成果,后来不少都用到三峡工程。在隔河岩工程中的淬炼,让翁永红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迅速汲取经验、快速成长为行家里手,也为其深度参与三峡工程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图片
图片
图片

决战三峡工程,提供多项技术支持

由于在隔河岩工程中表现突出,领导点将让翁永红加入三峡工程设计。能参加这样一项举世闻名的工程设计,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在随后十几年里,翁永红先后参加了三峡工程的前期论证、初步设计、招标文书的编制、施工详图的设计等全阶段工作。

在2002年以前,作为三峡工程设计专业负责人,他主持大体积混凝土快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提出浇筑层中埋设软水管冷却成套技术和大坝采用2.0米~3.0米高浇筑层方案;提出高性能混凝土设计、个性化通水、高浇筑层、适时适地保温全过程的温控防裂新理念,右岸大坝浇筑396.5万立方米混凝土未发现裂缝,创造了当今混凝土重力坝筑坝史上的奇迹;

三峡大坝混凝土浇筑总量2800万立方米,为世界之最。翁永红关注研究大坝混凝土浇筑仿真技术,与大家共同努力,利用计算机构造出大坝模型,通过数值计算,提前对混凝土浇筑进行现场逼真动态模仿,推算出各阶段的混凝土浇筑进度,为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提供依据,为工程科学有序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2002年以后,他以三峡二期工程成功建设经验为基础,提出右岸大坝快速施工和机组加快装机方案,使12台机组提前14个月投产,增加发电量309.02亿千瓦时。

图片

▲三峡大坝五级船闸

五级船闸修好后,按常规应等水库蓄水后自然进水进行调试。可这得要等江水涨上来,大大滞后通航时间。翁永红又提出双线五级船闸抽水调试新方案。2003年6月10日三峡蓄水至初期运行水位135米蓄水,几天以后中央电视台就能直播三峡船闸试航,这是一个由被动变主动的方案。此外,他还提出船闸人字门整体提升新方案,为三峡船闸第一、二闸首工程改建缩短单线通航十个半月……

最终,他参与建设的三峡工程获国庆60周年“十佳感动中国工程设计奖”和菲迪克百年重大土木工程项目杰出奖,三峡地下电站获得“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图片
图片
图片

智战乌东德  创新赢得生涯代表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乌东德水电站

乌东德水电站位于滇川交界地,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在2003年预可研阶段,翁永红就开始担任乌东德水电站勘察设计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2011年起兼任设计代表处处长,主持项目预可研、可研、招标、施工详图的全过程勘察设计工作,高峰期每年现场设计时间超过160天。

图片

▲查看高位自然边坡处理工程

“工程师是一个不允许失败的职业!”翁永红带领团队常驻现场,攻克了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建设巨型水电站和特高拱坝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他首创高拱坝导流隧洞群“一洞改高洞、高洞改小洞、平门改弧门、洞塞减流速、通气降负压、控泄调气囊”的改建生态放水洞技术,实现导流隧洞下闸期不断流且大流量泄放生态流量。他创造性提出并实施了乌东德水电站围堰防渗墙平台保护度汛,推迟一年建成围堰,实现围堰水位抬升晚一年,缓解项目前期工作压力,并首创在机组发电首年采取“表孔敞泄+中孔控泄”,2020年8月在建设期汛期拦蓄洪水超14亿立方米,在2020年5号长江洪水期发挥了重要防洪作用。以上方案共节省工程投资4.69亿元,取得显著的安全、经济、进度、社会和环境效益。

图片

▲查看乌东德水电站大坝坝基岩芯

图片

▲查勘乌东德大坝坝体钢筋铺设

作为中国第四、世界第七大水电站,乌东德建成并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水利水电已经站在世界的最前沿!“坚持只做一件事,我很自豪”,长达17年的系统高强度勘测设计研究工作被翁永红称为“一部'战斗’史”。如今,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已经成为翁永红的代表作,乌东德水电站大坝设计组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2020年9月,翁永红应邀赴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专题分享乌东德水电站的建设智慧与成就。看到自己的作品正在为社会发挥巨大的效益,翁永红感到十分欣慰。

图片

▲在央视《开讲啦》分享乌东德水电站建设智慧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忘初心使命  尽显人文关怀

水利工程师的作品——混凝土大坝是坚硬的,可他们对人民对自然关怀的心是柔软的。水电站的建设为国家提供了巨量绿色能源,但处理不好往往会对水生动物产生不利影响。从三峡工程设计开始,翁永红就特别重视并尝试在枢纽布置兼顾鱼类资源保护。

图片

▲翁永红在乌东德工地(左一)

“我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把工程设计和生态保护结合在一起。”翁永红说,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他在270米乌东德特高拱坝设计中,针对乌东德江段鱼类资源、生态习性、坝下流场开展了细致研究,首创尾水集鱼成套技术方案,在高坝过鱼这项前沿性科技研究中取得重大技术突破。2020年试运行1年,就集鱼47种,其中集到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7种,集鱼效果超过预期,为大坝建设与生态平衡之间找到一条绿色新思路。并且适合大部分已建水电工程的增补设施,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在完成东德水电站设计的同时,针对攀枝花市供水难题,翁永红创造性地提出了《观音岩水电站坝前引水解决攀枝花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方案研究报告》,该方案有效改善了攀枝花市供水水质,攀枝花政府高度重视并采纳实施。

2008年汶川地震后,为了避免垮坝,对百姓造成二次伤害,水利工作者需要排查病险水库。翁永红作为水利部汶川抗震救灾第五工作组副组长,前往四川灾区广元市(第五工作组),他带领专家团队核查了广元市64座和巴中市6座高危水库,在现场负责地及时地提出了震损水库紧急处理意见。第五工作组被水利部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翁永红被授予“全国水利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30余年的奋斗历程里,翁永红作为主要完成人或技术负责人参与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设计银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省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5项。拥有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均已在实践中使用。主编完成专业著作4部,行业标准3部。还获得过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第十一届中国IPMP国际项目经理大奖等。202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翁永红与时代同行,与国家共呼吸,在世界舞台中央奏响了华丽的中国水电乐章!

图片

▲第十一届中国IPMP国际项目经理大奖

翁永红这样寄语长江设计集团的年轻人:“要不断学习,善于总结,敢于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做一个有思想、有创造力的工程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