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识读叙利亚5000年前的中文字“穆”字,讲述中国华夏子民的迁徙史

 风吟楼 2022-10-11 发布于广东

#叙利亚5000年前的玉石上,浮雕有一个甲骨文字体的中文字“穆”字#

#《诗经》记载“穆穆文王”,周文王从哪里来?#

原创不易,支持请按“关注”,和我一起发掘古文字的秘密吧!

前言:

5000年前的叙利亚人,是来自何方的移民呢?

文章图片1

2021年12月30日上午,“文明的万花筒——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在中国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精选183件(套)展品,以历史时间的流动为线索,讲述叙利亚从石器时代开始,历经青铜时代的历史。

文章图片2

{珍珠母贝镶嵌画,“文明的万花筒——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

2021-12-27日,四川在线记者成博发表了《太阳崇拜、大眼突出!叙利亚古代文物与三星堆、金沙这么“像”?》的文章。

看来,中国的考古学家和历史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5000年前叙利亚人的文明现象,和中国四川省的三星堆人以及金沙人具有雷同的特质。

文章图片3

{上图为叙利亚的地理位置}

叙利亚靠近伊拉克,也就是说5000年前的叙利亚,是两河流域文明的延伸。当时,这一区域最原始的地名为“Assyria,亚述”。

文章图片4

{上图为商代晚期的青铜器明亚父觯,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韻會】亚:䆉稏通作罷亞。

亚述的“亚”字,词义衍生为“稏”字,词义是指原生于中国南方地区的水稻和稻谷。

(述,形声。从辵( chuò),术声。本义:遵循)

5000年前的叙利亚人遵循中国南方地区种植稻谷人类的文化习俗,词义总结为“亚述”。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亞」甲2464合26953何組

{上图为伊拉克出土的彩陶,距今5500年前后。图2为甲骨文亚字}

在这件伊拉克彩陶碗的底部,描绘有一个甲骨文字体的“亚”字。

今天,我们就来识读5000年前更多的叙利亚文字,解析叙利亚人到底是来自何方的移民!

一:5000年前叙利亚玉石上浮雕的“穆”字,显示南美大陆的中国人已经横渡了大西洋,迁徙来到叙利亚居住。

【人民日报】近期发表了《我国南方古人类与古印第安人基因组相近》的文章:中科院新研究证实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来自中国,云南蒙自人基因与之相近。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件事情,5000年前的美洲原居民,是一群来自中国南方的移民后裔。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上图1为大西洋的地理位置图.图2为古代南美印第安人的帆船。}

于距今5000年前后,居住在美洲大陆的中国人驾驶着帆船,利用洋流和季风,横跨大西洋,再进入地中海,在黎巴嫩的沿海登岸,往叙利亚迁徙居住。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上图1为向日葵,图2为叙利亚出土的石雕印第安人面像。图3为现代的叙利亚人。}

向日葵学名Helianthus annuus)是菊科向日葵属的植物。别名太阳花朝阳花日头花,原产于北美洲,是印第安人太阳崇拜的象征性植物,也是印第安人的族徽标记。

图3现代的叙利亚人和5000年前的石雕人像对比,显然不是同一个人种。也就是说,现代叙利亚人和新石器时代的文明现象,不存在继承关系。

文章图片12

图2叙利亚5000年前的石雕人像,在他的额头处,浮雕有一圈的菊科花朵,就是原产于美洲的向日葵。以此表明,他是一位来自美洲大陆的中国人移民。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上图1为眼睛突出眼眶的叙利亚石雕人像。图2为三星堆眼睛突出眼眶的青铜器人像}

叙利亚石雕人像与三星堆青铜器人像一样,眼睛突出了眼眶,造型一致。

也就是说,在中国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也有属于美洲印第安人的文明元素。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穆」屯4451

文章图片18

{上图1,2为在金沙博物馆展出的叙利亚玉石,雕刻有一个文字,距今5000年前后。图3为甲骨文“穆”字和叙利亚文字对比。图4为向日葵}

向日葵,因花序随太阳转动(太阳花)而得名。

叙利亚玉石上浮雕有一株傍晚的向日葵,花的头部低垂,向着夕阳的方向。

5000年前叙利亚玉石上浮雕的一株“低头”向日葵,在甲骨文里,读作“”字,由来自美洲大陆的中国人所书写。

文章图片19

{上图为叙利亚人的玛瑙项链,距今4000年前后}

南美大陆的玛雅人,有使用玛瑙的文化习俗。

叙利亚人的这件玛瑙,是原产于美洲的矿石呢,还是原产于叙利亚的矿石呢?

只有科学家,才能回答这个历史问题。

二:5000年前迁徙居住在叙利亚的中国人,自称为来自中国云南省和贵州省“召方人”族群的“子”民。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上图1为甲骨文.图2为招果洞遗址}

甲骨文卜辞:王,伐方。

甲骨文记载在中国距今1万年前的贵州“召果洞遗址里”,居住着一个南方人的民族,名叫做“召方人”族群。

当全球各地在招工{纺织技术工人}之时,“召”方人族群就四处迁徙。距今4万年-1万前迁徙到美洲的原居民印第安人,就是祖籍中国云南省和贵州省“召”方人的后裔。

云南省大理市的原始地名于距今1万年前叫做“召”,现在写作“昭”,也是“召方人”的起源地之一。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上图1为叙利亚的“穆”字,图2为中国甲骨文的“穆”字}

辩庙祧,之召穆。——《周礼·小宗伯》。注:“父曰召,子曰穆。”

《周礼》解释说,距今1万年前-5000年前居住在中国本土的原居民“召”方人,是叙利亚人的“父系”来源处。在叙利亚玉石上刻画“穆”字的印第安人移民,则自称为来自中国华夏的“子”民。人类社会,父传子,生生不息。

文章图片24

{上图为叙利亚石雕人像,距今5000年}

5000年前,来自美洲的印第安人男性移民们和叙利亚土著的女性群体婚媾,产生了一批混血的子孙。就像是现在的一些南美人,大多是印第安人土著和侵略者西班牙人结婚,而产生的混血后裔群体。5千年前叙利亚的混血儿们,他书写甲骨文字体的中文字“穆”字,就表明了他的身份,是来自中国华夏云南省的“子”民。

三:叙利亚距今5000年前玉石上浮雕的“穆”字,是叙利亚苏美尔人族称“美”字的原由。

5000年前的叙利亚,居住着一群来自中国和美洲大陆的中国人,族称为“苏美尔”人。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文章图片27

「穆」嬴鼎西周中期集成2838

{上图1为苏美尔人雕像,距今5000年前后。图2为叙利亚的“穆”字,图3为金文“穆”字}

【廣韻】穆:美也。

【爾雅·释古】穆穆,美也。

象形向日葵的叙利亚文字“穆”字,词义解释为美洲大陆的“美”字,是叙利亚苏美尔人族称的由来。

中国金文的“穆”字,是对3颗葵花子瓜子于冬天掉落在地上的写实。

上图1为苏美尔人,他是来自中国南方的一位苗族移民。在他的衣裳表面,刻画着无数的中文字,是一篇可以阅读的历史文章。

文章图片28

{上图为苏美尔人}

5000年前的伊拉克和叙利亚和今天的新加坡相似,除了以华人群体占大多数之外,还居住着来自全球各地不同人种的少数民族移民。

{闲话:我在新加坡的菜场去买菜,在市场里卖牛肉的印度男人们,普通话说得比我还好,一点也不奇怪,不惊讶。居住在新加坡的欧美人,马莱人,印度人,韩国人,日本人,会说普通话的人数非常之多,交流很方便。新加坡的统一官方语言,是英语。}

所以,5000年前苏美尔人的石雕人像,会体现出多种族的特征,不能一概而论。

四:叙利亚5000年前的“穆”字和商代的青铜器铭文,讲述了从美洲横跨大西洋,开创了全球大航海时代,从美洲大陆登录叙利亚的航海人类,是中国“周文王”的祖先,人们原始的族称为“舟”族人,后期被迫改称为“周”族人。

在距今2万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启了大航海的时代。考古学证实,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的制陶技术通过航海,已经传播到了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

文章图片29
文章图片30
文章图片31

「舟」甲637合34483歷組

{上图1为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和浆,距今8000年前后。图2为大英博物馆珍藏的中国良渚大船玉雕,距今5300年。图3为甲骨文舟字}

杭州跨湖桥出土距今8000年的独木舟,说明中国人频繁地出入杭州湾和宁波舟山全岛,在太平洋上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大英博物馆珍藏的良渚玉雕大船文物显示,距今5300年前中国良渚人制造的大帆船,名叫“艨”,是体长近30米,宽10米的大帆船,它穿梭于地球上的四大洋之间,往外输出产自中国的丝绸布匹商品。

5300年前中国专业从事全球航海物流企业的民族,名叫“”族人。

文章图片32
文章图片33

{青铜器父戊舟,商代后期,通高23厘米。流外侧有铭文“父戊舟”,表明“舟”是这件青铜器的所有者。藏于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

商代的青铜器“父戉舟”铭文记载,于5300年前至于商代的中国“舟”族人,以在全球的海洋区域和内陆河行船航运丝绸货物为生。

《诗经,大雅,绵》记载:绵绵瓜瓤。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冗,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阿姆河},至于岐下。

《诗经,绵》记载,在距今3200年前后,中国商王朝以缴税不足的名义,将“舟”族人的首领,以航运丝绸商品为业的“舟亶父”在中亚的阿姆河流域抓捕,武力遣送到中国陕西省扶风县的周远遗址地区居住。

文章图片34
文章图片35
文章图片36

{上图1为周原遗址,图2为甲骨文“舟”字,图3为甲骨文“周”字}

【唐韻】【集韻】【正韻】職流切【韻會】之由切,舟:音周。考工記,故書,舟作周。

商王朝将善于在全球水域行舟周转航运丝绸商品为业的“舟族人”,禁锢在陕西省扶风县种田。由此,“舟族人”的族称被迫的改成了“周族人”。

(1) (周: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的意思。

《诗经,绵》记载“舟族人”开始在陕西省扶风县定居下来,在此地改业为农民,种植小麦。甲骨文“周”字,是对人们种植小麦种田的写实。

西周早期由周族人书写的历史书籍《考工记》,将“舟”字也写做“周”字,字义相同相通,记载了自己的祖先们从船工被迫改业为农民的一段历史经历。

文章图片37

「周」甲419合33200

在商王朝不易发觉的时候,居住在陕西省周原遗址的周族人,也会故意的将“周”字写成船形的“舟”字,以此提醒自己的子孙们,不要忘却了祖先们的真实历史。

文章图片38

{上图为叙利亚出土的石雕绵羊车,距今5000年}

叙利亚石雕上刻画的绵羊,是《诗经,大雅,绵》篇章诞生的历史由来。

文章图片39
文章图片40

{上图1为叙利亚石雕上的车轮,图2为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车轮}

历史的车轮,从5000年前的叙利亚向着中国三星堆古城行驶,留下了一模一样的文物。

文章图片41
文章图片42

{上图1为叙利亚的“穆”字,图2为中国甲骨文“穆”字}

穆穆文王,于{舟}楫熙,敬止。——《诗·大雅·文王》

《诗经,大雅文王》记载“舟亶父”的孙子周文王,自称为“穆{向日葵}王”,说明他的祖先们,在距今5000年前就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从美洲大陆架船出发,舟楫横渡了大西洋和地中海,迁徙来到叙利亚居住。“舟族人”并将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向日葵{穆}图案,也传播到了叙利亚,写作“穆”字。

文章图片43
文章图片44

{上图为陕西省扶风县周原遗址考古出土的庙堂建筑遗址和复原图,距今3100年前后}

于穆清庙,肃雍显相。——《诗·周颂·清庙》

《诗经》记载当年由周文王周武王所建立,供奉周族人祖的庙堂,名叫清庙,地名为“穆{向日葵}”字。

五:5000年前的叙利亚人和距今2500年前的中国孔子,皆推崇一模一样的礼仪。

文章图片45
文章图片46

{上图为5000年前的叙利亚人行礼雕塑,图2为孔子行礼图}

文物显示,叙利亚的石雕人像的行礼姿势,和中国的孔子行礼仪式极为雷同。

5000年前由中国人移民们为主体建立的“亚述”王朝,是一个推崇礼制和儒家文化的国家。

现在的叙利亚,由于没有了中国人的存在,就礼乐崩坏,陷入了无穷的战乱之中。

结束语:

云南人郑和,他的祖先也是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印第安人吗?

文章图片47

{上图为1.4万年前“蒙自人”女性及其生活场景复原图,昆明动物研究所设计、任文煜绘图;版权所有。)

2022年7月15日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发布文章,称该所科研人员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蒙自市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合作,对云南蒙自发现的“马鹿洞人”开展了古DNA遗传学分析,在对1.4万年前云南“马鹿洞人”古DNA研究中,发现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东亚源头线索,中国南方古人类与最早的美洲原住民存在深度的古老祖源遗传联系。

文章图片48

{郑和(1371年9月23日-1433年),原姓,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

历史显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云南人,是一个典型的航海民族,在距今1.4万年前就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云南人横跨南太平洋,将自己的基因传播到了美洲大陆,印第安人是云南人的后裔。中国的初始历史,就是一部航海史。

于距今5000年前后,中国云南人的后裔印第安人又从美洲大陆出发,横跨大西洋,登录叙利亚定居,将中国南方人的基因洒在了西亚的两河流域。

云南昆明人郑和,又接过了祖先是航海家的衣钵,7下西洋,远航到达了非洲!

难道,郑和的祖先,也是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印第安人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