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的一生,日子过得够凄苦的,30多了还是个老光棍 朋友见他可怜

 新用户2830kzGu 2022-10-11 发布于湖南
杜甫的一生,日子过得够凄苦的,30多了还是个老光棍。朋友见他可怜,便把自己19岁的女儿许配给他了。洞房花烛夜,妻子的一番话让杜甫后悔娶她了。

好友杨怡是一个很有文采的人,当他提出要把女儿许配给自己的时候,他立刻就答应了。很快就到了成亲的日子,洞房花烛夜时,杜甫看到了妻子的美貌,心里更加欢喜。两人恩爱缠绵了一番,杜甫问了娇妻一个问题:“你都喜欢看些什么书呢?”

妻子小声答道:“我只认得几个字,说不上什么书喜欢,什么书不喜欢。”


杜甫原先以为妻子是个才女,自己酷爱文学,两个人好歹有共同的语言,才能携手共进,不曾想自己娶的竟是个文盲。

杜甫心中有点不悦,转眼看着身旁的妻子温柔可人,不悦之情瞬间消失。所谓百年修得共枕眠,这样的缘分还是要好好珍惜。想到这里,杜甫看开了,日子还得好好过才行。

婚后,杜甫与妻子相敬如宾,知道妻子没什么文化,也从来不会在她面前谈论文学,两夫妻十分恩爱。

一天,杜甫从外面回来,看到妻子在书房里看自己写的诗词,还做了一些批注。杜甫这才意识到,原来妻子不简单,也是个有文采的才女。当初洞房花烛夜,妻子说的话原来是表示谦虚呀,这让杜甫喜出望外。

从此以后,两人经常谈论诗词歌赋,感情越来越好了。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他的妻子也是患难与共,不离不弃,他们的感情真的是情比金坚。

还记得杜甫在战乱中写过一首诗《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是杜甫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首联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说透诗人在长安的思亲心情;颔联说儿女随母望月而不理解其母的思念亲人之情,表现诗人想念儿女、体贴妻子之情;颈联写想象中的妻子望月长思,充满悲伤的情绪;尾联寄托希望,以将来相聚共同望月,反衬今日相思之苦。

他们两个人的爱情故事真的很美,让多少的年轻人羡慕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