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绥芬河天长山战斗始末

 张洪清 2022-10-11 发布于北京

2017年5月30日,笔者作为“寻找二战最后战场”大型跨媒体联合行动前方报道人员,参与了对绥芬河要塞天长山阵地的实地考察,由于这一区域地处边境,尚未开发,平时也罕有人至,因此较好地保存了战场原貌,也使笔者有幸能够直接接触历史遗迹和战争遗物。在此,笔者尝试运用“二重证据法”,结合实地考察的直观感受与历史记载,力图勾勒出绥芬河天长山战斗的大致面貌。

战斗背景

图片

▲苏军出兵东北示意图

1945年春夏之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尾声。根据《雅尔塔协定》,在结束对德战争之后,苏联方面迅速从西线抽调部队到达远东,准备对日作战。1945年6月,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被任命为远东苏军总司令,至1945年8月,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远东第二方面军、后贝加尔方面军以及太平洋舰队已经分别在中国东北的东、北、西三面展开,并且完成了战役计划制订、对敌侦察、工程技术和物质保障、部队的对应性训练等进攻前的一系列准备。其中,由梅列茨科夫元帅指挥的远东第一方面军的战役目标是:以红旗第一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为主要突击兵力,突破边境筑垒地域,沿勃利-牡丹江-汪清一线,主力进攻吉林、长春,同时分兵进攻哈尔滨。位于滨绥铁路终点,扼守交通要道的边境小城绥芬河,是苏军进攻牡丹江的重要通道,也是日军对苏防御重点,被称为“国境军都”,可见其地理位置之重要。因此攻下绥芬河,成为苏军进入中国东北的关键步骤。

图片

▲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作战设想,摘自(日)林三郎:《关东军和苏联远东军》,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4页。

战场环境

图片

▲绥芬河地区卫星图

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绥芬河位于完达山老爷岭东部余脉,城东方向有大日山(现大友山)、地久山、天长山、靖国山(现南山、南炮台山)等多座高地,北连观月台,西接鹿鸣台,整体地势西高东低,位置险要,从苏联的方向来看,易守难攻。加之沙俄时代修筑的中东铁路由此出境,因此控制此地就能控制中苏间交通要道。为了防御苏军进攻,1934年,时任日本关东军司令官的菱刈隆大将签发第589号密令,开始在“满”苏、“满”蒙边境修筑17个筑垒地域。绥芬河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其要塞工程位列整个筑垒计划第一期工程第一阶段。

图片

▲从天长山山顶俯瞰绥芬河市区

绥芬河要塞的修筑,主要利用城区周边的高地构建防御阵地。主要的防御阵地包括天长山、地久山、靖国山,其中天长山为要塞的核心阵地。此外,在周边还有5个辅助阵地。核心阵地天长山的筑垒分为地上工事和地下掩体两个部分,结构十分复杂。由于相关的一些重要资料日军在战败时被销毁,而阵地本身在战时损毁严重,我们至今难以复原阵地全貌,只能从考察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堡垒、掩体、堑壕、交通壕、散兵坑的遗迹来推断当年阵地的大致形态。

从现有的资料可知,天长山位于绥芬河城区东北方向线,海拔约730米,距离中苏边界不足百米,与苏联境内的威尔布萨日亚山(赤柴高地)相望,阵地左、后、右方分别为大日山、地久山、前山(山田台)、青光台阵地环绕,东南方向可直接控制联通苏联境内的公路和铁路。在我们的实地考察中,随处可见当时遗留的的交通壕、堑壕、散兵坑遗址,隐约可以判断出当年这里沿山势分布着多道防线。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一处山脊发现了从下到上纵向排布的一列单兵(或重机枪、掷弹筒)掩体,据推断这种纵列排布的掩体应该也不止这一列,日军如此设置应该是为了增加纵深,使防线更难被击垮。整体来看,日军的地面工事结构应该是以堑壕、散兵坑、堡垒相互配合、构成宽正面、大纵深的多道防线,此外据当时阵地的照片显示,日军还在天长山与地久山之间布置了4门240毫米大口径榴弹炮,应该是作为主阵地的火力支援力量。除了密集的地面工事之外,天长山阵地上还有异常复杂的地下、半地下工事,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多处的地下、半地下工事混凝土墙壁厚度接近一米,且建造工事所用是质量极高的白色水泥,中小口径的火炮是无法将其摧毁的。据记载,在天长山的主峰,还分布着一种被称为“钢帽堡”的工事,这是一种形似钢盔的圆拱形碉堡,外壳由钢铁铸造而成,普通的炮弹很难破坏。这些地下、半地下工事主要结构为一到三层,各个工事之间通过地下的通道相互连接,还有轻便铁路沟通阵地外部,便于日军的兵力机动和后勤保障,在考察中我们还发现了日军的蓄水池和一处疑似野战医院的工事,可以看出阵地具备一定的战时自持能力。由于没有图纸无法得知地下工事的具体状况,工事又在战时损毁严重,贸然进入可能会发生危险,加之当时连日降雨,工事内可能有积水,我们此次考察未能深入地下工事,但仅从表面建筑就能感受到天长山阵地当年堡垒之坚固、防守之严密。此外,当时日军为了防止视线受阻,将山上的树木全部砍伐,因此,整个阵地周围的情况能够尽在守军掌握之中,一旦要塞遭到正面进攻,理论上日军可以利用其地上、地下工事相互配合,居高临下,形成多重交叉火力,理论上能够对进攻苏军造成很大杀伤。阵地的侧后方,为了防止苏军或者抗联战士对要塞进行侦察,日军将铁丝穿着的罐头盒放置在灌木中,一旦有响动便立即开火。据史料记载,战前由我抗联战士组成的苏联远东第88旅曾派遣数支小分队前往要塞侦察,日军的这种反侦察装置造成了我方侦察员的大量伤亡。

图片

▲天长山上的堑壕遗迹

图片

▲天长山上的日军永备工事残迹

图片

▲日军在天长山阵地周围布设的罐头盒,用来防止我方侦查人员潜入

交战双方
日军守备部队

1938年,日本关东军第2国境守备队成立,司令部驻绥芬河,包括5个步兵中队,2个炮兵中队和1个工兵小队,合计兵力约有1500名,并配有野炮4门,100毫米榴弹炮4门,中型迫击炮10门,中型加农炮4门,高射炮8门。但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关东军精锐部队陆续调往太平洋战场,绥芬河地区的防卫与之前相比已经显得空虚。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东北之时,驻守绥芬河要塞的是隶属于关东军第1方面军第5军第124师团下属的第271联队第3大队,兵力约300人,大队长为石岛长吉大尉,外加临时征召的“在乡军人”,共775人,其中石岛长吉大尉以下约500人驻扎在天长山主阵地,其余分散在靖国山、清光台、前山、神风山、大日山等辅助阵地(地久山阵地战前已被放弃),每个阵地分别部署20-80人不等。此外,在两侧的鹿鸣台和观月台阵地各配属一个中队,124师团主力则退至二线集结,组织防御,由此可见此时日军对绥芬河要塞阻挡苏军进攻已经不抱希望,只是意图牺牲绥芬河守军以迟滞苏军前进,为二线防御争取时间。

根据二战日军的编制标准,一个步兵大队由4个步兵中队(下辖4个步兵小队,一个机枪小队,约180人),一个机枪中队和一个炮兵中队组成,共约1100人,大队长一般为中佐或少佐军衔,而绥芬河守军271联队第3大队大队长石岛长吉却仅仅是大尉军衔,显而易见,驻守绥芬河要塞的日军已经严重缺编。就我们在天长山实地考察的情况来看,以500人的兵力守卫结构如此复杂的阵地,其兵力必然捉襟见肘。

苏军进攻部队

图片

▲远东第一方面军第五集团军司令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克雷洛夫上将(1968年晋升苏联元帅)

担负绥芬河方向主攻任务的,是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下属的第5集团军(司令为克雷洛夫上将)第72军(军长为卡扎尔采夫少将),负责在12公里的战线上正面突击,187师先遣支队(包括一个坦克旅、一个自行火炮团和一个步兵营)和工兵第20旅是其主要突击力量。整个第5集团军共有4个军10个步兵师。为了突破绥芬河筑垒地域,第5集团军得到了远东第一方面军近半数的火炮,共3509门(其中火箭炮400余门)。此外还有坦克和自行火炮720辆。由沃尔科夫空军中将指挥的轰炸航空兵第19军400余架轰炸机和强击机担负空中支援任务。第5集团军是苏军的精锐部队,刚刚结束在西线的作战任务,经由西伯利亚大铁路输送至远东,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而且苏军已经在1943年完成了编制体制的调整,诸兵种合成军体系日趋成熟,加之经历西线战场的战火洗礼,此时的苏军战斗力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图片图片

图片

▲远东战役中苏军的主要装甲装备,自上而下:T34中型坦克,isu-152自行榴弹炮,su-122自行榴弹炮。

此役,苏军将以步兵、装甲兵、炮兵、战斗工兵、航空兵密切协同,彻底埋葬守卫绥芬河要塞的日军。值得一提的是苏军中配属的战斗工兵,装备有冲锋枪、轻机枪、火箭筒、防弹胸甲及各种爆破器材,专门对付敌军工事,是苏军的一支重要的攻坚力量,据记载,仅第5集团军就以其配属的六个工兵营为骨干组建了163个用来清除地雷、破坏铁丝网的障碍排除组(由三至四名工兵及三至四名冲锋枪手组成)。以及负责爆破日军阵地中的大量永备工事的突击组,突击组的编成包括一个步兵排、一到两个工兵班、一到两辆坦克或者自行火炮,一个反坦克枪班、两个火焰喷射器班。基本的战斗队形为:最前方是侦察和障碍排除小组,由工兵3-5人、担任掩护的冲锋枪手5、7人组成,其后跟随由坦克或自行火炮掩护下的步兵班、喷火兵、工兵、冲锋枪手组成的冲击小组,以及由步兵班组成的封锁小组,由反坦克枪、重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组成的火力小组。在正式进攻开始前,苏军炮兵会进行大规模的炮火准备,航空兵会对敌方阵地进行地毯式轰炸,经过这两轮打击,必然会对日军阵地造成极大破坏,此后,再由突击组清扫残敌,或将残存的工事整体爆破,或用火焰喷射器将躲藏于堡垒中的日军消灭。

图片

▲二战苏军突击工兵(战斗工兵),装备有冲锋枪、轻机枪、火箭筒、防弹胸甲及各种爆破器材,专门对付敌军工事,是苏军的一支重要的攻坚力量。

图片

▲负责袭击日军永备工事的突击组

战斗经过

图片

图片

图片

▲轰炸航空兵第19军的装甲装备:图2轰炸机、伊尔2强击机、伊尔10强击机。

1945年8月8日,苏军正式对日宣战。次日,在远东苏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指挥下,远东苏军在西、北、东三个方向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线进攻。8月9日上午零时十分,在绥芬河国境65公里长的战线上,由炮兵中将格拉希莫夫指挥的第5集团军3509门各类火炮一齐向日军阵地倾泻炮弹,炮击一共持续了4小时20分钟,期间,沃尔科夫空军中将指挥的轰炸航空兵第19军出动400余架轰炸机和强击机,对日军阵地进行了4轮1600余架次的地毯式轰炸,将日军阵地炸成一片火海。

早在苏军开始进攻之前,日本关东军方面早就预感到自己末日将近,加之其大部分主力已经调往东南亚及太平洋战场,在中国东北边境兵力不足,因此在5月份就开始着手将大部分兵力后撤,以集中力量组织防御,同时将伪、警、宪、特人员及军人家属向后方转移。至开战时来不及转移的一部分日伪机关人员、满铁工作人员家属共约350人便跟随伪绥芬河街(町)长爱甲嘉津磨撤往天长山要塞,其中包括150余名老弱妇孺。

8月9日凌晨4时,第5集团军主力开始向绥芬河方向运动,6时,72军187师先遣部队及工兵第20旅突击队接近绥芬河要塞,苏军运用坦克自行火炮伴随步兵冲击、工兵安放炸药爆破等方式清除炮击和轰炸后残存的日军工事,在3个小时之内,守军不足百人的清光台、神风山、前山、靖国山等辅助阵地迅速被攻克,而日军依托剩余的工事进行还击,也造成了苏军较大伤亡,在进攻靖国山阵地时,日军还进行了自杀式攻击,派出全身绑满炸药的敢死队员冲向苏军,意图同归于尽,这些日军敢死队员绝大部分被苏军的冲锋枪和坦克机枪打死。上午10时许,苏军攻入绥芬河城区,进入城区的苏军突然遭到埋伏在教堂钟楼上的日军三名机枪手的偷袭,死伤数十人,苏军随即调来自行火炮,一炮将钟楼与上面的三名日军一齐轰成碎片。与此同时,侧翼的鹿鸣台、观月台阵地也已全部被攻克,至9日黄昏,苏军已经占领周围全部地域,天长山阵地成为孤岛。

图片

▲绥芬河教堂的钟楼,当年三名日军在此造成了数十名苏军的伤亡。

攻克绥芬河后,第5集团军主力兵分两路,一路向敦化、吉林方向挺进,另一路向牡丹江方向进攻。此外,第72军3个师各留下一个配属坦克、自行火炮和工兵分队的加强团,任务是拔掉天长山阵地这个最后的钉子,清除龟缩其中的日军残余部队。10日清晨,3个加强团完成了对天长山要塞的合围,残存的日军依托工事负隅顽抗,苏军多次发起进攻均未能攻克。为了减少伤亡,同时也考虑到要塞中有150余名日本的老人、妇女和儿童,苏军决定先派军使进入要塞劝降。8月11日,苏军在当地招募军使翻译,一名通晓中、俄、日三国语言的中俄混血少女噶丽娅主动报名前往。12日上午,嘎丽娅跟随一支由15人的苏军小分队前往要塞劝降,但日军只允许嘎丽娅一人进入要塞,3小时后,要塞中传出一声枪响,年仅17岁的嘎丽娅被日军杀害,随后,日军向要塞外开枪射击,苏军小分队2人阵亡,3人受伤。当天傍晚,苏军调用重炮对天长山阵地进行了连续4昼夜的炮火覆盖。8月15日下午,苏军步兵、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冲上天长山,使用冲锋枪、步枪、轻重机枪、火焰喷射器、手榴弹、迫击炮等各类轻重武器向日军发起最后的清算,至下午3时,天长山阵地工事已无一处完好,阵地内守军约500人,伪、警、宪、特人员及家属250余人,除26人被俘之外,其余全部自杀或被打死,天长山战斗彻底结束。

图片

▲特别军使——嘎丽娅

天长山一役,日本关东军守备部队被尽数全歼,而苏军也遭受了巨大的伤亡。日军以几百老弱残兵却能顽抗兵力、装备占据绝对优势的苏军一周之久,可以看出日军要塞的坚固程度,也可以想象日军占据东北的野心,就如同其对“天长山”、“地久山”的命名一样,妄图“天长地久”,幸而,当年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野心早已随着那块“天长山要塞”的石碑一起毁灭于二战最后的炮火之中。而今,走进战场遗迹,亲手触摸历史,看着那些早已成为废墟的工事,留在工事里的哑弹和墙壁上的弹痕,还有散落在地上的几块碎骨,我们隐约还能够感受到当年战斗的激烈和残酷,还能感受到日本法西斯最后的疯狂。然而十四年间就在日军这般的铜墙铁壁的封锁之下,却始终有一批抗日志士活跃在敌占区内,神出鬼没地打击侵略者。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最后战场上,他们在战前侦查敌情,战时与盟军并肩作战,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此,也要向我们英勇的抗联战士致敬。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激战的证明:未爆手雷、波波沙的弹痕以及九二式重机枪的弹板。

主要参考资料:

(苏)弗诺特钦科:《远东的胜利》,沈军清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日)林三郎:《关东军和苏联远东军》,高书全、金太相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徐占江、李茂杰主编:《日本关东军要塞》,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A.J. Barker : Japanese Army Handbook , Ian Allan Publishing (1979).

B.Steven J. Zaloga, Leland S. Ness : Companion to the Red Army 1939-1945 , The History Press (2009).

Nigel Thomas : World War II Soviet Armed Forces (3) 1944-45, Osprey Publishing (2012).

从天长山主峰眺望绥芬河市区

在进山道路旁的堡垒废墟中发现的苏制手榴弹以及疑似苏制“波波沙”冲锋枪的弹痕,说明苏军突击组曾在这里与日军激烈交火。

天长山半山腰的一处日军工事废墟,通过与考察队员身高的比较可知其厚度

考察队员在天长山阵地的堑壕内演示战术动作

萨苏、沈克尼老师在日军的重机枪阵地演示

在日军重机枪阵地旁发现的九二式重机枪弹板

天长山上发现的日军炮兵阵地遗址,推测为240榴弹炮阵地。

半山腰的一处工事废墟,疑为野战医院。

天长山主峰山脊处的一处疑似单兵(或重机枪、掷弹筒)掩体

苏军突击组示意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