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明瑞:从新桂系将领到红七军总指挥

 兰州家长 2022-10-11 发布于甘肃
文章图片1

“还我河山”,少年立壮志

李明瑞,字榆生,李明瑞的远祖是封建的书香世家,及至祖父晚年,家道中落。父亲李云东,清贫,善良,为人重信义、好学,有比较丰富的历史知识,兼写得一手好字,在乡里曾先后当过“大馆”先生和小学教师。母亲俞庭媓,秉性正直,勤劳能于,乐善好施,略有一些文化医药知识,常为邻里免费看病赠药,排难解纷,故在乡里中有“女君子”、“女医生”的美称。李云东夫妇对子女教育都很严格。李明瑞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

李明瑞三岁的时候,父母因生活所迫,也为摆脱封建家族某些腐败风气的影响,便由朱砂村迁居到十里外的平旦村去,以佃农为业。平旦村是一个只有十多户人家的穷乡僻壤。那里的农民,勤劳、纯朴,李明瑞与他们朝夕相处,从小就养成劳动的习惯。他时常跟着父母到田头,学种地,干农活。五、六岁便开始放牛,而且每天都带上竹箕检拾牛粪回家。有时外出,在路上见到牛粪,没有竹箕,便用双手捧放田里作肥料。

李明瑞六岁时,母亲生下一个弟弟,次年又添了个妹妹(后病死)。家庭人口增加,生活日益困难。为了谋生,母亲带着小弟妹在平旦村继续务农,父亲则应聘到岳父的家乡一一岭洞村小学教书。明瑞也随着父亲到外祖父母家里居住。从此,李明瑞和表兄弟俞作柏、俞作豫一起亲密无间地生活和学习,在那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在父亲的教导下,李明瑞完成了小学学业。接着得到舅父的资助,考上了北流县高等小学。在高小期间,李明瑞认真学习,喜欢中国历史课,尤喜岳飞的事迹,他把“还我河山,精忠报国”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习武救国,投笔从戎

在校求学的李明瑞,并不满足于教科书上的知识,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因读了一些侠义小说,欣赏书中描写的那些仗义救人、打富济贫、武艺高强的“侠客”,便希望自己也有这样一套过人的本领。所以,他酷爱武术。打拳、弄刀、舞剑、比力等,成了他的业余爱好。

早在岭洞村读初小的时候,舅父俞崇阶便是李明瑞的武术教练。俞崇阶是清末的武秀才,家中常挂着大关刀、长短剑、棍棒等武器,还有练习举重用的大石头。李明瑞对这些东西极感兴趣。每当舅父舞刀弄棍时,他总站在一边看得入神。俞也非常喜欢这个聪明好学的外甥,耐心向他传授武艺。这样,李明瑞逐步学会了拳术、舞剑、弄刀,锻炼得臂力过人。后来,他又向别的拳术师请教,拳术更精。

李明瑞的武术,最初是用于个人自卫和为别人伸张正义,后来便成为战场作战的一种本领了。他在与敌格斗中,常常是同时三几个敌人都敌不过他。他曾对自己的爱人说过:“我随时可以提起一个人,用去打倒另一个人。”直到担任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时,还在军中给战士们表演武术,并宣布在比武中如有人能碰到他的汗毛就算他输了。李明瑞高强的武艺,深得战士们佩服。

北流高小毕业后,李明瑞考入了玉林五属中学。在校期间,他不仅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而且更加关心国家命运、民众疾苦。当时,南京临时政府通电各省革除社会恶习,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禁止赌博、缠足,下令限期剪辫。消息传到玉林五属中学,李明瑞在全校师生面前,慷慨陈词,激励大家学习孙中山、学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革清王朝的命,剪掉辫子,跟孙中山搞三民主义。接着,他带头剪掉自己的辫子。在他的带动下,全校师生都纷纷将自己的辫子剪掉。

当时,社会上开始流行一股仿效日本维新救国之风,同学和亲友都极力劝他赴日留学深造,然而他说:“国家危机,经济困难,出国留学并不是唯一的救国道路,在国内学好军事知识,同样可以为国为民。”

1918年8月,李明瑞通过其表兄俞作柏和林虎的介绍进入广东韶州滇军讲武堂第一期甲班(炮科)学习。讲武堂设有步科、炮科、骑科、工科、辎科、重科等课程。李明瑞选择了炮科。在讲武堂学习期间,李明瑞阅读了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使他的革命意识更加成熟,对革命的认识更加深刻。

铲除军阀,北伐名将

1920年7月,李明瑞以优异的成绩从讲武堂毕业,被分配到讨袁护国第二军俞作柏连当排长,与李宗仁同属第二军林虎所部。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1920年9月,两广巡阅使陆荣廷、广东督军莫荣新排挤孙中山,孙中山名义上是军政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但手中无实权,不得已向非常国会辞去了大元帅之职到了上海。而陆荣廷、莫荣新统治了广东。他们盘踞地方,剥削人民,兵骄将惰,当年的劲旅已失去了战斗力。这时,原来被陆荣廷排挤到福建驻防的粤军第一军陈炯明见时机已到,提出了“粤人治粤”的口号,并与粤军许崇智会师漳州,进攻广东的潮汕、梅州地区。于是,粤桂战争爆发了。在战争中,由于李明瑞英勇善战,战后被提升为连长,俞作柏升为营长,俞作豫由见习排长升为排长。

1925年秋,广东革命政府下令讨伐广东南路军阀。李明瑞任南征第三路军俞作柏部第三团团长,率领部队从广西玉林出发,经过陆川、北流进入广东化县,向盘踞高州的邓本殷猛烈进攻。经过顽强拼杀,从10月至12月间,与兄弟部队配合,相继攻克化县、高州、钦州、廉州等地,出色地完成讨伐任务。至此,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了统一和巩固。

1926年,在中国共产党推动和领导下,北伐战争全面展开。李明瑞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二旅旅长,率部转战于湘、鄂、赣、皖各省、英勇善战,所向披靡。尤其是配合叶挺独立团攻占汀泗桥、贺胜桥之战役,把北洋军阀吴佩孚部队打得溃不成军。同年10月,李明瑞又奉命率部支援江西方面的北伐军与孙传芳部队在箸溪激战。仅一昼夜,即将孙传芳嫡系谢鸿勋部全部歼灭。

随后,李明瑞又率部击溃孙传芳主力部队于宝岭、德安、王家铺等地、最后迫使南昌守敌开城投降。战后,由于李明瑞的出色表现,被提升为师长。

不久,孙传芳又纠集残部约十万人,进行垂死挣扎,以英国军舰为掩护,强渡长江,向南京进攻。乌龙山、楼霞山等南京附近险地相继陷落,南京战事告急。李明瑞奉命率部由徐州回师南京,指挥迎战南京外围敌军。持续七昼夜的激战,南京外围炮声轰隆,战火连天。面对敌人的疯狂反扑,李明瑞身先士卒,带领部队战士冲向敌人,进行刺刀肉搏,杀得敌人东奔西窜,死伤无数,楼霞山等重要阵地又回到北伐军手中。此役,俘敌旅长四人,营、团长数十人,士兵几万人,解除了南京之困。李明瑞也由此成为北伐名将。

倒桂反蒋

北伐战争打倒了旧军阀,蒋介石及第四集团军的李宗仁、白崇禧、胡宗铎、陶钧等大小军阀却代之而起。1927年4月初,蒋介石亲自策划和主持,在上海连续召开了两次反共会议。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新桂系头目都参加了。会议作出了“清党”的决议。会后,蒋介石在上海首先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在国民党反动派所控制的地方都进行了“清党”,大肆逮捕共产党员,镇压工农群众这些新军阀饭变革命,剥削人民,争权夺利,霸占地盘,比旧军阀还要厉害。当时身为北伐军第七军第一师师长的李明瑞耳闻目睹这些情况,内心燃起愤恨的怒火,便与俞作柏、俞作豫密商,并得到在香港的共产党员杨殷、贺昌和在玉林的朱锡昂同意,先利用蒋介石的势力倒桂,然后再乘机反蒋。

1929年3月,蒋介石下令讨伐桂系,蒋桂军阀战争爆发。蒋桂开战以后,蒋介石部队大举向桂系实行全线进攻,桂系李宗仁也不手软,誓与老蒋决一雌雄。正在此时,李明瑞一看时机到,便在湖北突然宣布独立,不参加蒋桂大战。这一举措好似抽掉了桂军的擎天柱,很快桂军就兵败如山倒,曾显赫一时的桂军李宗仁、黄绍竑外逃香港。蒋介石喜出望外,马上通电全国:“兵不血刃而定武汉”。

倒桂成功之后,李明瑞立即挥师南下,经广东而回广西,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攻占了梧州,接着占领桂平,最后沿西江而上占领南宁,一举平定广西局势。

1929年6月,俞作柏接受南京政府任命为广西省主席,李明瑞被任命为军事特派员、第四编遣区主任、广西绥靖司令。

俞作柏、李明瑞于1929年5月底回桂。掌握了广西军政实权后,与蒋介石貌合神离。当时蒋介石正在全国大肆推行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唯独广西俞李政权表示愿与我党合作。在俞作柏、李明瑞主政期间,主动向中共中央邀请派共产党员来桂协助工作。六、七月间,中共应邀先后派邓斌(邓小平)、陈豪人、龚鹤村、张云逸、叶季壮等40多个得力干部到广西工作。又由李明瑞的秘书、共产党员姜祖武介绍袁任远、佘惠等七、八个湘籍共产党员及进步分子来见李明瑞。李都一一予以安排。在梧州、南宁等地先后释放了广西“清党”时被捕的陈漫远、罗少彦、何健南、陈可福、陈赐章、莫文骅等一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进步人士,并加以任用。短短几个月,经我党努力,广西的革命出现了空前的大好形势。曾遭受黄绍兹残酷破坏的我党地方组织很快恢复。由于俞作柏、李明瑞一方面镇压反动势力,撤换、逮捕了一批李、黄、白的骨干分子;另一方面开放群众运动,我党领导的工运、农运、兵运、学运得以蓬勃开展,并发展了许多新党员、新组织,为以后创建红七军红八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29年9月底,正当我党在广西的工作顺利开展的时候,俞作柏、李明瑞却因各种原因仓促地决定配合汪精卫、张发奎,进而联合北方的冯玉祥、阎锡山共同反蒋。李明瑞即将带兵出发反蒋时,邓小平立即同他和俞作柏协商,同意张云逸兼任南宁警备司令。利用这个职权,共产党人接管省军械库和金库等重要机关。这就为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提供了良好的革命武装力量及物质条件。

9月,汪精卫派薛岳到南宁游说俞、李与张发奎联合反蒋,并答应支援军费80万元。后来发现俞、李任用了许多共产党人,遂反目而去,不予合作,分文不给。而蒋介石也加紧活动,当他得悉俞、李的动向后,于9月29日、30日两次拍电报给李明瑞,竭尽威胁利诱之能事,分化俞、李,拉拢李明瑞,李明瑞坚决反蒋,置之不理。

10月1日,俞、李在南宁召开讨蒋誓师大会,宣布成立南路讨蒋总司令部,俞作柏任总司令,李明瑞任副总司令,并发布讨蒋通电,提出反对独裁,实现民主,释放政治犯,贯彻“三大政策”。通电发出后,广西各界人民团体如工会、农会、妇女会等均致电祝贺,中共中央朱、毛率全体官兵通电响应。岂料,当俞、李命令各部出发的时候,前线的部队都调不动。原来,蒋介石对李明瑞威胁利诱失败后,又利用离间、贿赂等手段对李明瑞部下3个师长(吕焕炎、杨腾辉、黄权)以巨款高官收买。在这种情况下,俞、李不战而败。

矢志不移,铁心跟党

1929年10月中旬,俞、李反蒋失败,由前线回到南宁。李明瑞把教导队和警备第四、第五大队全部交给党指挥。俞作柏、李明瑞接受了邓小平“保存实力,拉出南宁,移师左右江地区,以图东山再起”的决定。

李明瑞讨蒋失败了,然而,他的威望仍使敌人胆寒。为了阻止他与工农武装的结合,蒋介石以高官金钱 为条件,派遣其代表与李明瑞及其亲属进行多方面游说、策反。蒋介石派心腹特务唐海安带着广西省政府主席兼第十五军军长的委任状和一笔巨款到龙州、香港等地游说,要李通电就职。汪精卫则派代表游说,只要李放弃革命念头即可委以护党救国军第一总指挥的重任。面对众多的利诱,李明瑞严词斥责,坚决拒绝。事后,李明瑞对部下说:“蒋光头、李宗仁、汪精卫的这一手我看透了。我们现在干的是革命事业,不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我们现在的力量虽小,也许会遭到失败,但至少可以扩大影响,我们一定要坚决干下去。”这些都表明李明瑞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强烈憎恨,也体现了他忠于党忠于革命的坚决立场。

1929年12月11日和翌年2月1日,李明瑞毅然和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俞作豫一起,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1930年初,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李明瑞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决心把自己的一切以至于生命,无条件地奉献给党的革命事业。他接受了中共中央委托,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的总指挥。参加红军后,李明瑞在邓小平的直接领导下,其军事指挥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

1930年3月初,中共红七军前委在盘阳举行会议,决定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以对付优势敌人。在李明瑞、张云逸的率领下,红七军第一、二两个纵队3000多人,在右江地区开展游击战。4月30日,红七军袭击贵州省榕江城,李明瑞亲自指挥,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趁敌人不备,以密集的火力,突然向城内进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这一仗共歼敌500多人,缴获敌军大炮数门,步枪600多支,子弹10万多发,还有一座电台和军用品一大批。这是红七军建军以来首战告捷。

在光复百色城的战役中,李明瑞同样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百色山城原是红七军军部驻地和右江革命指导中心,自红七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主力转移外线作战后,敌人乘机占领百色城。1930年6月初,在李明瑞、张云逸的率领下,红七军两个纵队齐头并进向敌人发起攻击,把百色城围起来。敌人边打边退,最后都缩到碉堡里去,利用碉堡掩护疯狂向红七军还击,给红军进攻造成极大的障碍。在这危急关头,李明瑞沉着分析形势,并现场开会讨论决定,用山炮打开敌人的防线。然而,山炮只有三发炮弹,必须保证发发命中,这无疑是对红七军的一个严峻考验。这时,李明瑞凭着自己多年的作战经验和知识,亲自承担开炮任务。他命令一个排运动到距离大碉堡下200米的死角处埋伏,占据了有利地形。李明瑞架起火炮,“轰隆”、“轰隆”、“轰隆”,三发炮弹呼啸着向敌人飞去,火光一闪,敌人疯狂的火舌顿时被切断。未等尘土落地、战士们已经冲了过去,挥刀猛砍,杀得敌人哭爹叫娘。攻下碉堡,红七军分路进城。敌人面对红七军强大的火力,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团长岑建英丢盔弃甲逃出城外。这一仗,红七军以极小的伤亡,歼灭敌人300多人,缴获枪支300多支,李明瑞的指挥才能又一次为战士折服。

随后,在李明瑞、张云逸的率领下,先后光复了右江沿岸的各县城。

1930年9月,由“立三路线”控制的党中央派来一位名叫邓岗(又名邓拔奇)的中央代表,到平马镇后立即召开军委扩大会议,传达党中央关于《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命令红七军北上,立即离开右江革命根据地,去攻打柳州、桂林等大城市,到广东北江建立根据地,阻止广东军阀向北增援,保证以武汉为中心的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然后由红七军夺取广州,完成南方的革命。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指示,1930年11月7日,中共红七军前委在河池召开全军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改选了军前委。邓小平仍任军前委书记。

党代会结束后,将红七军的四个纵队和红八军第一纵队合并,整编为红七军第十九师、二十师、二十一师,军总指挥李明瑞、军长张云逸、政委邓小平、政治部主任陈豪人。

1930年11月,红七军从河池出发,开始执行“立三路线”的艰苦征战,转战桂、粤、湘等省,突破和击退了数倍或数十倍于红军的敌人的前堵后追,攻下了许多险关要隘。1931年2月3日夜,梅花战斗一打响,李明瑞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哪里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在他的鼓舞下,全军指战员战士同仇敌忾,跟敌人肉搏,拼刺刀,反复争夺,激战5个多小时,歼敌千余人,连续攻克茶陵、安仁、攸县、遂川四个县城。并配合中央红军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6月中旬,党中央决定将红二十军编入红七军,以充实红七军的力量,统一指挥,并任命李明瑞为红七军军长、红七军前委常委。

7月1日,蒋介石又调遣30余万人,采取集中主力“长驱直入”方针,对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反革命“围剿”。毛泽东毅然决定红军向赣南集中,下令红军主力于7月10日左右从驻地出发,先向瑞金地区集中,并下令在赣江两岸活动的红七军东渡到瑞金附近与中央红军主力会合。李明瑞接到指示,率领红七军日夜兼程,急行军向目的地进发。在毛泽东、朱德的直接指导下,红七军和中央红军并肩作战,粉碎了国民党第三次反革命“围剿”。尤其是红七军在李明瑞的指挥下,采用毛主席的运动战术取得老营盘之战的胜利,为反“围剿”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1年11月,毛泽东在庆祝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成立的大会上,特别表彰红七军全体指战员。毛泽东说:“红七军是一支英勇战斗的人民军队,为保卫中央苏区作出了很大贡献。”他殷切希望红七军今后发扬革命精神,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为继续粉碎敌人的反革命围剿而努力奋斗。为表彰红七军全体指战员的艰苦奋斗精神,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特授给红七军“转战千里”一面大红锦旗。

1931年10月23日,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党中央,搞肃反扩大化,李明瑞不幸在江西于都县被残酷迫害含冤而死,年仅35岁。

1945年,在党的七大期间,中共中央经过充分调查,作出为李明瑞公开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的决定。

1981年12月11日,在纪念广西百色起义52周年的日子里,邓小平写了“纪念李明瑞、韦拔群等同志百色起义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题词。

李明瑞走了,但他的英魂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