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随笔(2022.9.9晚)

 独品陶 2022-10-11 发布于黑龙江

  

  

                        生活随笔(2022.9.9晚)

                                   ——生活是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历史的车轮在不知疲倦的、滚滚地向前行驶。所过之处,便向世人呈现出一幅异彩纷呈的画卷。

 古往今来,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有很多文人墨客因其才华横溢,用笔墨纸砚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但是我今天笔下的主人公却不是名垂青史的才子,而是流芳百世的“才女”! 

由于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女性在历史舞台上的光辉形象不能得到很好的诠释,“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也不知磨灭了多少女性的梦想,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有机会遇见一些为梦想而执着追求的女性。接下来,陆续出场的女性的名字不但会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上,我想:更会是印在了各位读者的心上。我喜欢她们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她们的才情,更因为她们身上的烟火气。这正是人们所谓的“生活不但有一半烟火,还有一半清欢”,正因为这样,才感觉她们特别接地气,才更愿意去了解和接纳她们!

生活在南宋时期的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被世人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对于这位才女,我们耳熟能详。亲近她的机会,就是在初中的课本中,我们已经学过她的几首词。其中的一些词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如梦令》中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传达出她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如《渔家傲》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表达出了她的远大的追求;高中阶段的《声声慢》的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句,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她内心的凄凉与孤独,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她的《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话读来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试问:是何等胸襟和气魄的大家闺秀,是怎样的一位的女子,才能写出这样的词句呀?如果不知道是出自李清照之手,我们又何尝能够想到,这样大气磅礴的诗句,怎么可能出自一个女人之手?我想:她能够写出这样刚烈的诗句,足以可见,其胸中有丘壑啊!

她的才情世人自然有目共睹,作为一介女流,她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在词的领域,她是神的存在。如果仅仅说这方面,对于她,我们普通人是无法企及的,内心自然会对她产生望尘莫及、疏远、陌生的感觉。但是,她亦是普通的,因为她也有七情六欲,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不但需要诗词的陪伴,也需要爱情的滋润。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深得苏轼的器重,与许多苏门的弟子不仅诗文往来频繁,而且有着深厚的友谊。)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18岁那年,李清照嫁给两情相悦、情投意合的丈夫——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是位翩翩公子,读书极博,酷好书画,尤其擅长金石鉴赏。他的父亲官至宰相,也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二人门当户对,意趣相投,时常诗词唱和,共同研究金石书画,有着说不尽的喜悦。

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对于李清照来说也是这样。1129,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突然病死于任上,这对相携28年的恩爱夫妻,从此阴阳两隔。这一年赵明诚49,而李清照46岁。之后,李清照的生活就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换句话说,她前半生有多幸福,后半生就多悲催。但是如果她还活着,她一定会说:我不枉此生!应该说,李清照的才情令我们赏心悦目,她和丈夫那段琴瑟和鸣的幸福生活更令人神往!

     第二位要出场的才女是清末时期的人。乳名玉姑,初名闺瑾,原本来自官宦世家,有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保障。说到这里,大家想必猜出了她的名字。对!她就是别号“鉴湖女侠”的——秋瑾。

秋瑾从小就得到了极好的家庭教育,兼之自幼好文史,喜诗词。15岁时随表兄单宗勋学骑马,学拳术,练棍击剑。久而久之,秋瑾便成长为能文能武的奇女子。秋瑾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可以说她一生都在为女权而奋斗,要知道当时还是封建时期,这是需要非常大勇气的。但秋瑾义无反顾地选择投身革命运动中,为推动妇女解放事业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19077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昨天语文课堂上,我和学生们刚刚学完她的一首词《满江红》,其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词,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也让我因她的这句豪情万丈的词,深深地喜欢上了她,应该说:一个具有侠骨柔情、进步思想、独立人格和灵魂的女性,是魅力十足的!

但是她却没有李清照那么幸运,没能遇到一位情投意合的丈夫。而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和催促下,嫁给了王廷钧,婚姻生活也仅仅维系了7年。按照当时的习俗,秋瑾和王廷钧的婚姻可以称得上门当户对。然而,这种由父母包办的门当户对的婚姻,并未给秋瑾带来幸福。秋瑾与王廷钧的性格、教养、志趣完全不同。秋瑾从小就随其祖父、祖母学通了经史、工诗、文、词,同时又好剑术、善骑马,性格伉爽若须眉。而其丈夫王廷钧却是一个状貌如妇人女子的纨绔子弟,因而秋瑾与王廷钧之间琴瑟异趣,伉俪不甚相得。秋瑾婚后不久写的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却怜同调少,感此泪痕多等诗句,充分表达了她对这段婚姻的不满和痛苦。

1903年春,秋瑾随夫入京,其夫王廷钧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

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之后受先进思想的熏陶感染,她积极投身到革命事业当中,牺牲时年仅31岁。虽然她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她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这一点是值得我们由衷敬佩的!

第三位要出场的是民国时期的一位才女——林徽因,林徽因是当时不可多得的才女,著有著名的现代诗篇,辞藻飘逸轻灵,集诗气、才气、美貌于一身。林徽因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少年时期赴美留学,与丈夫梁思成共同修习了建筑学,因此她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林徽因性格落落大方,很知性,温柔又有才,高贵中带着些高傲的气质。是近代的,能称得上是先生的女文人的其中之一。最令人惊讶的是当时曾有三个男人痴迷于她——第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他是林徽因的初恋,照常理来讲她应该会选择徐志摩的,但是她却选择了梁思成,尽管金岳霖说过此生非林徽因不娶,但她还是选择了梁思成,其实这个结果跟林徽因的性格也有些关系,虽然林徽因的性格偏西方人的开放,但骨子里还是有着中国传统教育的观念,虽然徐志摩是她的初恋,她也很爱他,只是当时徐志摩已经有了家室,所以林徽因是不允许自己当别人的第二个夫人的。更因为自己目睹了母亲的遭遇,也让她清醒地意识到,她不能充当第三者破坏徐志摩的家庭,所以就算再喜欢徐志摩,她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他。林徽因跟梁思成的婚礼是在加拿大温哥华——梁思成的姐姐家举行的,所穿的婚纱也是她亲手设计的,婚后不久因为一起事故,梁思成的腿断了,别人都以为林徽因可能会离开他,但是依林徽因的性格,她并没有离他而去,反而对他不离不弃,将他照顾得很好,无论是她的诗词作品,还是林徽因的性格特点都受到了世人的赞赏,她被称为一个时代颜色的标志,她是上个世纪的传奇,是最令人怀念的才女!

   我想对于她而言,后人更多的点评是她纠缠于三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生活。想想,有三个那么优秀的男人对她那样痴迷,也是令人羡慕的,但是身处感情漩涡的她,也会因此而感觉身心疲惫吧!她当时的境遇完全可以用“过犹不及”来形容吧!生活在人世间,有些东西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要是太多了,反而会给人带来负担,这也许就是林徽因的幸福和不幸。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一个女人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是会选择坐在宝马车里哭,还是选择坐在自行车上笑?这句话的本质就是:一个女人在结婚的时候是注重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你会做出何种选择呢?我想:在保证温饱的条件下,如果要想过得比较幸福的话,应该选择后者——精神生活,因为只有具有精神生活、精神食粮的滋养,日子才能越过越有滋有味,才能长久!

   接下来,第四位要出场的就是精神富足,物质匮乏的才女——杨绛。她的身份是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一生的著作很多。她的才学是有目共睹的,感情生活也是让人羡慕的!

     她的丈夫钱钟书和自己第一次见面是在清华大学的校园之中。此时的杨绛正好要去看望自己的同学,而钱钟书当时已经是清华有名的大才子。而很巧的是,钱钟书正是杨绛同学的表哥。两人在种种巧合之下见面。见到杨绛的第一眼,钱钟书就被眼前这个面若桃花,带有蔷薇气质的女子所吸引。而杨绛对这个身穿青布大褂、带着一副老式眼镜的儒雅男子同样印象深刻。两人在见到彼此的第一眼就已经认定了彼此,一见钟情也许就是这么简单。不久之后,两人就已经开始交往了。交往之后,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不到一年,两人就决定结婚。两人情投意合,又门当户对,双方家长对彼此也很满意,如此之下,很快两人就在苏州订婚。从相识到结婚,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完全能够称得上是闪婚了。两人虽然闪婚,但是彼此之间的感情却非常深。结婚之后,两人一起出国留学,留学期间,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钱瑗。1938年,两人带着女儿回国。此时的国内正处于混乱的时代,侵略者在中国肆虐,钱家和杨家都逃难到了上海,此时两家人都过得极为困难,甚至回国后的杨绛和钱钟书都没有地方可以住。

   回国后的钱钟书到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而杨绛母女则回到了上海。但是到了1941年,钱钟书辞去了所有职务,回到了上海。此时失去了生活来源的钱钟书,生活过得十分拮据。虽然如此,两人依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反而沉下心来开始创作。钱钟书先生是个文学上很有造诣的人,但是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就连系鞋带这种小事都做不好,但是杨绛却能接受他所有的一切,甘心情愿地做他的贤内助,做他的左膀右臂。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贤惠的女人的无私付出,才能让钱钟书先生静下心来搞文学创作,才能有文学名著《围城》的诞生,应该说,钱钟书的军功章上凝聚着杨绛先生的巨大付出,他们相濡以沫,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携手同行,书写着人生最美的画卷!

以上四位才女的生平经历深深地吸引着我,也激励着我要不断完善自己。我很喜欢杨绛先生的这段话: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那么今天的随笔就随着百岁老人——杨绛先生的人生感悟,作为我的结束语吧!希望自己也能随着时光的流逝,随着岁月的打磨,让自己活得更通透,更洒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