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风起洛阳》中,感受千年前的洛阳盛景

 主播晓峰 2022-10-11 发布于河南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一千多年前,文学家欧阳修这样赞美洛阳,看似说花,其实也是说这个地方人杰地灵。这个冬天,因为影视剧《风起洛阳》的热播,又勾起了人们的大唐梦与洛阳情。

其实,人们对洛阳的执念古来久矣,从“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等诗词中都不难看出古人们对洛阳的喜爱。

如果说2021年最“破圈”的城市,恐怕非洛阳莫属。从年初的“唐宫夜宴”到年中的“洛神水赋”,从下半年的《登场了!洛阳》到岁末的《风起洛阳》,没有人不被“十三朝古都洛阳”的魅力所折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借助影视表达,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飞入寻常百姓家”。

因为一部剧爱上一座城

《风起洛阳》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洛阳”本身。该剧立足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立体呈现了洛阳时期的市井烟火、百姓江湖与皇朝庙堂。剧中的洛阳,不仅有民生最为关注的“食”之细节,如再现了饆饠、胡辣汤、馎饦、水席、酥酪等地域美食特色;也有清晰明了的城市布局、建筑风格与景置变化,地图式扫描还原了洛阳城的壮丽盛景,神都109坊、赌坊、南市等布局构造与太初宫仙居殿、应天门、天津桥、洛水、天堂等建筑群落都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更令人惊艳的是,剧中建筑不再是冷冰冰的砖瓦叠加,而是因角色性格背景的不同成为生活的延续:工匠之家的百里府软装讲究、富贵鼎盛的柳然家明媚开放、内廷女官武思月家严肃质朴……一步一景的国风画卷随之徐徐展开。洛阳既有北方城市的恢宏,也有南方城市的温婉,其水路之发达给主创团队留下很深的印象。剧中南市的水道、百里弘毅宅院中的水塘设计、曲水流觞与御厨珍馐相结合的洛阳水席等,都成为“水”元素的有力载体。

洛阳是如何演变为都城的?

洛阳地处河洛平原,控山拥河,形势甲于天下。因此,自古以来它就备受统治者的青睐。远在夏朝时,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扎下了根。《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其中,“夏桀之居”的地理位置就是洛阳。也就是从夏朝时,洛阳便开始了作为都城的使命。

洛阳能够在唐朝如此繁荣,首先得感谢隋炀帝。他一生做过许多件轰轰烈烈的大事,营造洛阳便是其中一件。公元604年,隋炀帝东巡洛阳,登高邙山,举目远眺,他看到的地理形胜是:天下之中,四面环山。他对此十分满意,便对身后的大臣感慨道:“此龙门耶?自古何不为建都于此?”大臣马上回答说,古代的人并非不知道此地,只不过这儿一直在等待着陛下的到来。隋炀帝一听,龙心大悦。

于是,他诏令营建洛阳城。公元606年,洛阳城初步建成。此后,洛阳不仅成为隋朝政治中心之一,而且也是经济重地,尤其是南北运河开通后,洛阳作为两段运河的衔接点,成为南北经济交流和物资集中的枢纽,地位益显重要。隋遂将此地命名为“东都”。

唐初,皇帝虽定都长安,拆毁洛阳宫殿建筑,取消洛阳“东都”名号,但唐朝的皇帝们对洛阳的喜爱可一点都没减少。唐高宗曾经下令修葺洛阳城,并改名为“洛阳宫”,并告其臣下说:“两京朕东西二宅,来去不恒,卿宜善思修建。”唐高宗恢复东都之后,经常往来于两都之间,正如他所说(长安、洛阳)如同自己的东西二宅一样。

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洛阳的辉煌才算臻于巅峰。这段时期最令人瞩目的便是上阳宫的修建,王建(唐代诗人)在《上阳宫》里歌咏道,“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画阁红楼宫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上阳宫如同天上宫阙一般,有水木葱茏,花草鲜妍,楼台精巧,神女穿行,天音缭绕。王建曾感慨道,“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连神仙宫邸都无法与之相媲美,可见昔日上阳宫之胜景。

武则天在洛阳城居住了22年。既然久居洛阳,重要政府机构亦当随之前去,甚至选举贡士亦在洛阳举行。

尽管,她的统治结束之后,洛阳在唐代的地位便开始走下坡路。但历史的发展无法抹去曾经存在的事实,洛阳和长安就像是大唐王冠上的两颗珍珠。

唐朝的洛阳城有多繁华?

洛阳城最令人瞩目的就是繁华的商业图景了。凡是看了《风起洛阳》的观众,没有人不被洛阳的繁华所吸引。

在几代统治者的共同经营下,洛阳成为了一座雄视四海、气吞九州的巨大都市。 公元691年,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又“徙关外雍、同、秦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这次迁徙,让本就人口众多的洛阳迎来了新一轮的人口增长。

随着人口的恢复和发展,洛阳本地的工商业迅速地繁荣起来。除此之外,唐朝的雄伟气魄还吸引了大量的外域商人,他们将国外的香料、金银器等运往洛阳,再将洛阳的丝织品运往外域。为了方便贸易,这些外域商人往往会选择在洛阳定居,巨大的贸易利润让他们身价暴涨,史载一个名为康婆的商人是“世袭衣缨,生资丰渥,家僮数百,藏镪数万……锦衣珠服,人必珍馐;击钟鼎食,出便联骑”。其资产之丰,可见一斑。

洛阳的繁华,与当时盛行的里坊制度有关。坊的形式最早出现于北魏平城(今山西大同),又继而应用于北魏洛阳、东魏北齐邺城(主体在河北临漳县境),是游牧文化与汉地农耕文化结合的产物。这样布局的好处显而易见,整个城池方正严谨、道路整齐有序。里坊四周建高墙,每面开有一个门,叫“里门”或“坊门”。夜晚关闭,不准出入,“昏而闭,五更而启”,城中实行宵禁(夜禁),夜晚街上不准人行走,有军队巡逻。遇到有晚上出门犯了“夜禁”的人则“杖罚”。如此严厉的制度,因而城中夜不闭户,盗贼不兴,社会治安极好。

从管理上看,封闭式的里坊将各行各业分布于不同的坊市之中,有助于管理、形成聚集型商业街。也正是因此,绝大部分的商贾小贩都集中在以南市为代表的坊市之内。

随着经济增长,封闭的市场不再满足时代的要求。到了宋时,里坊制度便被街巷取代。如今的“坊”,只是以地名的形式,留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了。

诗词中的洛阳城是什么样的?

作为唐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吸引着诸多达官贵人、商贾名流、文人墨客。李白、杜甫、白居易……唐朝诗坛的众多巨星在洛阳会聚,或定居、或旅居、或游历,一时间群星灿烂,光耀洛阳。洛阳这座城,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诗人们填词作赋的对象,融入诗人的千古绝唱。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每到人间四月天,雍容华贵、多姿多彩的牡丹竞相斗艳。“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千娇百媚看不够,魂牵三月洛阳花。”牡丹花的魅力由此可见。这盛景,自然少不了诗人们的赏玩吟唱。“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想想看,那万人空巷、全城狂欢争睹牡丹芳姿的盛景,该是怎样一幅激荡人心的画面。

但是,洛阳居天下之中,占据咽喉锁钥之利,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无论是李隆基的“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还是李白的“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亦或是白居易的“洛阳城头火曈曈,乱兵烧我天子宫”,都是对兵荒马乱岁月的真实记录。特别是“安史之乱”的爆发,更是导致民不聊生,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杜甫的名篇《石壕吏》等,描绘的就是老百姓生活在战争中的悲惨景象。

不过,相比生离死别的壮烈凄惨,洛阳城内的离愁别绪也许更是一种常态。“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远离洛阳,远离故园,何处寄托乡愁?至于“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生活,也只有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明自己的心迹和对亲友的慰藉了。

唐诗里,有洛阳城的风云流变,也有王朝的兴衰迭替;有悲欢离合的故事,也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千百年后,透过这些唐诗,我们依然能触摸到诗人笔下古城洛阳的脉动,感受到属于古都洛阳的历史气息。

-------------------------------------------------------------------------------

责编 | 刘 蕊

责校 | 崔晶晶

审核 | 郭 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