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微纳机器人之父到诺奖得主的中村修二,日本科学家涌向中国,引发日本不满

 qiangk4kzk8us4 2022-10-11 发布于云南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尤为凸显。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攻坚时期,极需大量高层次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就是人才梦。

中国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

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实物消费市场;2020年,中国又成为世界第一服务贸易大国。齐全的工业门类、庞大的市场、活跃的贸易和经济,使中国能为全世界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众多的机会。

而最重要的,中国可以提供一个稳定、便利、宽松的研究环境,这是许多的顶级专家所看重的,正是得益这些原因,许多的海外科学家涌向中国,其中就包括大批的日本科学家。

诺奖得主中村修二来中国

比如诺奖得主中村修二,1993年,中村开发出蓝色高亮度发光二极管,蓝光LED的发明,使得人类凑齐能发出三原色光的LED,得以用LED凑出足够亮的白光。白光LED灯的发明,大幅提高了人类的照明效率,白光LED也促成了各种LED显示屏的发明。从几层楼高的超大屏幕电视墙到彩色屏幕手机,这一切,都离不开中村的研究成果。

更牛的是,LED从外延到芯片到封装,当时是一片空白,三个环节差异巨大,毫无可借鉴的经验,他居然从头到尾做了厚厚一本作业指导书,即使到现在,外延芯片的工艺流程都还没超出他写的范畴。

这项研究成果让其公司日亚公司获得了百亿美元的收益,成为了行业巨头,但是日亚公司只给了中村修二2万日元的“奖励”。

这让中村修二非常失望,2000年,中村决定前往美国,办理辞职手续时,公司要求他签署合同,保证3年内不再从事蓝光二极管的基础技术研究,中村拒绝,并因此未能领到退职金。

本来中村想着好聚好散,谁知道日亚追到了美国,还起诉中村,忍无可忍的中村2001年起诉原东家日亚公司,要求归还其专利所有权,最终获得200亿日元的补偿金。

中村不仅发明了蓝色LED,也是蓝色激光的发明人,因此,被业界尊称为“蓝光之父“

而中村2016年来到了深圳,入职了深圳中光工业技术研究院,在深圳激光照明实验室搞研究工作。成立了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实验室,专注激光照明等工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解决激光照明产业化等方向问题,,除了中村之外,还配备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Steven DenBaars等来自美国硅谷的专业人士。

其他顶级科学家也来到中国

而微纳机器人之父福田敏男从2008年开始,福田敏男就来到了中国工作,担任北京理工大学老师。福田敏男首创了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下生物目标的机器人化操作系统与方法,从而结束了人类对单细胞等微纳尺度活体目标只能看得到却摸不到的状态,基于该系统,福田教授相继提出了基于“纳米压痕”操作理论的活体细胞切割、参数提取和筛选的方法,这也成为世界上首个电子显微镜下生物细胞的机器人化操作理论体系,福田敏男由此被称为“微纳机器人之父”。福田敏男创建了世界上首个跨尺度协同生物组装微机器人系统,为人造器官代替衰死器官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福田敏男在微纳机器人领域首创了多项技术,都是具有突破性贡献的,他做出的成就将惠及千万中国人

除此之外,日本著名科学家藤岛昭率团队全职加入上海理工大学,藤岛是毋庸置疑的科学大佬,在光催化界的地位非常高。

他携团队来中国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经费问题,日本把藤岛昭的科研项目给砍掉了,

中国特意提供了数十亿日元的经费,这在日本是一个非常难达到的一个数字,多数教授穷尽一生本事能够达到的门槛是数亿日元(KAKENHI:特别推进研究 project,基盤研究S project)或者十多亿日元(ERATO project)。

藤岛2003年就已经是中国工程院的外籍院士了,藤岛昭为中国培养了38名留学生,还有3名留学生成长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雷院士,刘忠范院士,姚建年院士)。

藤岛还是诺贝尔奖的有力候选人:作为一个潜在获奖者,他在将来如果有幸获奖,则是以中国的高校/院所为第一工作单位来获得诺贝尔奖,这对于中国和中国科研也有很大的正面作用。

为什么他们会来到中国

采取积极措施吸引或留置海外人才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壮大本国人才队伍的通行做法,也是在较短时间内突破技术瓶颈,提升科研水平的一条宝贵经验。

大批的日本科学家来到中国,是因为中国科研环境、科研投入在全球都是数一数二的,除此之外,中国庞大的市场也给了这些海外人才一个更好展现自己的平台。

从2018至2020年的平均值看,中国的论文数量和受关注度排名前10%、受关注度排名前1%的论文数量超过美国跃居首位。

而日本分别排名第5、第12、第10,排名持续下跌。在研发费用总额方面,中国是日本的3倍。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12年,因对“体细胞重编程技术”的研究,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所长,年方50岁的山中伸弥教授荣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但是日本连10亿日元的研究经费都不给他,山中伸弥只能在网络上公开募捐研究经费,山中伸弥这样级别的大佬都拿不到研究经费,那你想想其他人呢?

即使在中美对立的背景下,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外国人中仍是中国人最多,是日本人的50倍。

日本科学家服部素之被问到为什么会来中国,他就这样说:中国大学学习美国高校的运营模式,重视年轻人的自主性,在中国能比在日本更早进行科研,评选上教授的时间也更短。虽说年收入与在日本相差无几,但校方给予的科研经费丰厚。

一名天文物理研究专员也表示,日本的科研制度存在很大问题,这种制度如果一直得不到合理的改善,国内的研究人才只会流失的越来越严重,仅靠日本政府,根本无法阻挡人才流失到海外的大趋势。

当然,这也引发了日本的不满和反对,日媒对日本留不住人才的现状深感担忧,同时日本各界还担心流失到中国的科学家会把日本的科研成果泄露给中国,担心中国在科研领域反超日本。日媒甚至还发文表示,这些人都是“叛国贼”。

我觉得日本不需要这么跳脚,而是要反思自己为什么留不住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