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说三国:三二七 竹林七贤(五)

 秦时汉唐 2022-10-11 发布于重庆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

阮籍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家境清苦,但勤学而成才,天赋秉异,八岁就能写文章,终日弹琴长啸。

他十四岁开始,好学不倦,酷爱研习儒家的诗书,以道德高尚、乐天安贫的古代贤者为效法榜样。

阮籍在习文的同时还兼习武,“少年学击剑,妙技过曲城”。

阮籍性格孤僻、轻荡,在十六七岁时,曾随叔父阮熙到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见他时,他半天不说一句话,让王昶觉得他深不可测。

阮籍把自己的眼睛却用得十分灵活,善用“青白眼”看人。

何谓“青白眼”?

正眼相看,称为“青睐”,斜视露白,称为“白眼”。

看到讨厌的人,用白眼,喜欢的人,就用青眼。

据说,他的母亲去世之后,嵇康的哥哥嵇喜来吊丧。

因为嵇喜在朝为官,阮籍认为他是礼法之士,粗鄙之流,很看不起他,于是也不管守丧期间应有的礼节,给了嵇喜一个大大的白眼。

嵇喜只好尴尬的回去了。

嵇康带着酒,夹着琴来,他便大喜,马上由白眼转为青眼。

阮籍在政治上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魏明帝曹叡去世后,曹爽、司马懿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

阮籍由于对现实的失望和深感生命无常,采取了蔑弃礼法名教的愤激态度,转而崇尚以隐世为旨趣的道家思想。

阮籍好酒,他家旁边就是酒店,老板娘是个年轻漂亮的小媳妇。

阮籍常和王戎去吃酒,醉了就若无其事地躺在老板娘旁边睡着了,根本不避嫌。

老板娘的丈夫习以为常,也不认为他有什么不轨的行为。

自古以来,男女授受不亲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阮籍全不放在眼里。

有一次,他嫂子要回娘家,阮籍不仅为嫂子饯行,还特地送她上路。

旁人都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阮籍却满不在乎地说:“礼法难道是为我辈设的吗?”

魏正始三年(242年),太尉蒋济听说阮籍“俊而淑悦,为志高”,于是询问椽属王默,王默认为真是这样。

于是,蒋济打算征辟阮籍,做自己的掾属。

阮籍听到消息,写了一封《奏记》,亲自送到洛阳城外的都亭,请吏卒转呈蒋济。

他在《奏记》中说,自己才疏学浅,出生卑微,难堪重任,婉言表示谢绝。

蒋济原本担心阮籍不会应辟,后来得知他已到都亭,误以为他已应命,其《奏记》中所说的不过是口头上的客套话,所以很是高兴,派人去迎他,不想阮籍已经回去了。

蒋济非常生气,迁怒于王默。

王默很是害怕,只好写信劝说阮籍。

阮籍的乡党亲属也都来劝喻,他不好再推托,勉强就任,但不久即告病辞归。

这是阮籍第一次出仕,完全是被迫。

阮籍第二次出仕,是在魏正始八年(247年)前后,他与王戎的父亲王浑同时任尚书郎。

不久,阮籍称病,辞去尚书郎之职,又受曹爽的征辟,招为参军,但他婉言拒绝了。

魏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诛杀曹爽,独专朝政,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

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心怀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闭门读书,或登山临水,或酣醉不醒,或缄口不言。

这年,阮籍四十岁,做了司马懿的从事中郎,后又为司马师的从事中郎。

魏嘉平六年、正元元年(254年),曹髦即帝位,司马师为了笼络人心,大肆封官晋爵,阮籍被赐为关内侯,徙官散骑常侍。

司马师死后,司马昭继任大将军、录尚书事,阮籍主动向司马昭请求到东平任职,司马昭很爽快地答应了。

不知什么原因,阮籍在东平任上只干了十余日,又回来了。

返回京师洛阳后,阮籍马上又作了司马昭的从事中郎。

一年后,阮籍请求作步兵校尉。

步兵校尉一职,虽然是中央政府的属官,但不像散骑常侍那样与皇帝有亲近的关系,虽然是武职,但又不执兵权,不会给司马氏造成压力,引起司马氏的猜忌。

阮籍担任此官职时间最长,所以后世通常称之为“阮步兵”。 

任步兵校尉期间,阮籍的母亲去世。

报信的人找到他时,他正在与别人下围棋。

对方听说他的母亲去世,要求停止,不下了,但阮籍却非得与他一决胜负。

阮籍下完棋,喝了两斗酒,高喊一声,吐血数升,极度哀痛,逐渐消瘦,最后只剩皮包骨了。

但居丧期间,他不顾世俗礼节,仍然和平日一样,饮酒无度。

何夔之子、司隶校尉何曾很讨厌阮籍,就在司马昭座前当面指责阮籍,说:“你是个纵情无度、违背礼仪、败坏风俗的人,如今忠贤之人执掌朝政,要综合考察人事的名与实,象你这类人,不可助长你的恶习。”

何夔又建议司马昭,说:“你正在以孝道治理天下,却听任阮籍居丧期间,在你的座前饮酒吃肉,以后还怎么教训别人?应该把他流放到蛮荒之地,不让他污染我们华夏的风气。”

司马昭爱惜阮籍之才,常常扶助保护他,听了此话,只是呵呵一笑了事。

司马昭的心腹钟会,曾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

阮籍每次都装作酣醉,不予回答,蒙混过关。

司马昭也曾数次同他谈话,试探他的政见,他总是以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来应付过去。

司马昭无可奈何,笑骂他说:“阮嗣宗这小子,真是太谨慎了”。

司马昭为了拉拢阮籍,还想与他联姻,结为亲家。

阮籍为了逃避这门亲事,天天拼命喝酒,每次都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就这样大醉了六十天。

那个前来说亲的人根本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只好回去向司马昭复命。

司马昭没法,只好叹息说:“算了,这个醉鬼,由他去吧。”

魏景元四年(263年)十月,司马昭被封晋公,位居相国,加九锡,这是司马昭正式实施其篡权的重要一步。

按照惯例,由魏元帝曹奂下诏加封晋爵,司马氏谦让一番,然后再由公卿大臣劝进。

阮籍担任步兵校尉,也在劝进人员范围内,受命执笔上书,但他不管不顾,依旧喝酒,等到使者来催稿时,就敷衍塞责,一边喝酒,一边胡乱写了一篇凑数。

这年冬,就在写了《劝进表》之后不到两个月,阮籍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