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城夜话| 趣谈武汉腔调 家 箍 猴

 人文武汉 2022-10-12 发布于湖北

方言本来就是贴近生活的。武汉方言也不例外。地方话,有区域的局限,在浩瀚的汉字里找到他对应的位置。特别是口口相传的“土话”中,真有点困难。见仁见智,各抒己见吧,挖掘土话的内涵,弘扬中华文化,也是一件幸事。所以抛砖引玉了。

(ga)

“家”字,南北东西都这么用。难道武汉有什么特殊之趣?莫忙,啷家(ga)我先请你看一曲汉剧。《活捉三郎》幕启,夜幕中。阎惜姣的鬼魂——飘到张文远门口,叫门:“三郎,开门来。”张文远手执灯台,打哈欠上:“这么晚了,是哪一个”阎答:“是奴家呀,”张问:“是对门的奴家(ga)还是间壁的奴家(ga)?”

注意,家字在武汉方言中也念ga的。我举几个例子。

武汉童谣:摇摆手,家家(ga)里走。还有位大哥告诉我,当年人们讲“一个啷家(ga)(下同)管三代“祖辈,父辈,平辈,”啷家是尊敬,客气的称呼,特别对年纪大的长者。比方说:啷家你慢点走。啷家,你吃了冇?

所有的招呼都用上这个字,武汉人讲礼性,反正礼多人不怪。后来,你娘前你娘后是一个意思。那个就更土一点。家家的称呼由原来的gaga成了jiajia,主要因为城市的发展,人员的流通。

(jia)

武汉方言称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譬如黄陂区。

原来黄陂称祖母为“大大”,家庭中祖母是最高的。进了汉口,称祖母为“太”。现在,在武汉一般叫祖母都是“奶奶”。我们叫祖父为“爹爹”,对老年男子也尊称“爹爹”,现在就叫“爷爷”了。黄陂称姑妈为“耶耶”(借字),到了汉口,称姑妈为“娘(发音为liang)娘”,现在孩子叫他的姑妈就是姑妈,姑姑。

外公、外婆的称谓,人们不喜欢这个“外”字,将“外”改成“家”,即成为家公、家婆,叫起来:“家公爹”“家家”,现在“家公爹”没人叫了。姥姥,姥爷的称呼,在我们这里也有人开始这么叫了。

就连“母亲”,黄陂叫en'mie,汉口叫en'ma,现在就叫妈妈。孩子长大了甚至就叫“老娘”。黄陂叫“父亲”称“父”或者“伯”,叔叔叫“细父”,

其实现在的黄陂与市中区一样,称呼高度一致。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三:普通话的影响,电视传媒的示范作用;武汉都市人口流动大,需要较为统一称谓;年轻的父母不习惯用土语称谓。

箍是人类智慧。那个年代,修理行业中来我们这里,箍匠是来得最勤快的担子,大家都晓得。宝善堂一带有一对残疾人夫妇,男的是箍匠,手十分灵巧,但是个跛子;女的是个哑巴,但身体健康。夫妻俩十分勤快,女人在前面走,男人挑担崴着脚在后面喊打箍呃,他们来到杨家河十分受人欢迎。有些嫂子善意的用手势问哑巴,后面的跛子是谁?女人用手势回答是他的男人,手艺很好,为人也很好,竖起大拇指很自豪,又做了一个箍的姿势。

箍有哲理——我突然想到,我们汉口话爱说一个箍字。比如:“我们箍在一起。你也不要怕。“你把他箍好,慢慢走。“箍好,别松手。”等等。

还有《西游记》中的紧箍咒,也是很形象的。武汉话用表示约束的意思。比方说,你要给他经常念紧箍咒,不然他就得意忘形了。

清末杂耍

有趣的还有玩猴把戏。猴子是四川的,大多数是河南的人驯养,那时有一句话“四川的猴子,河南人盘。”

玩猴把戏的来啦,小伢兴奋呐。就会跟在后面喊:“猴子呃,鹰了,”猴子紧张看着小孩。而耍猴人牵一条中等大小的狗,锁链锁着一个大猴,人在后面。一个小猴,骑在耍猴人的肩膀上。“浩浩荡荡”来到仙山巷空地,耍猴人,把箱子一放,把锣敲起来,划了一个圈圈,小伢很快就围了上来。耍猴人打开箱子,猴子自己拿出衣服穿在身上。耍猴人递给它一个木刀。啊,骑在狗子身上,围着场子跑。小猴子的节目显然还不熟练。耍猴人不高兴,用鞭子打它几下。它吱吱吱的叫唤,大猴子马上跑来,要抓耍猴人,耍猴人又用鞭子抽大猴子。大猴才往后退了一点,但不满吱吱叫。

狗子“汪”的一声,大猴子才安静下来了。看来猴子怕狗不怕人。看的人哈哈大笑起来。这时猴子捧着锣,耍猴人跟在后面。开始讨钱。一路走一路请看客“捧个钱场。”有人把钱丢在锣里边。如果钱收得比较好,他还要猴子行礼,就开始表演下一个节目。

这个猴把戏给我们生活中留下了好多俏皮的汉话了:

“猴心”(形容过量的集攒)这个人的猴心大,什么都扒。

“猴子不上树,多敲几遍锣”(锣一响,猴子就兴奋了)

“猴子穿马褂”(充人的意思)

“猴子屁股”(形容有的人坐不住,也形容脸涂抹的太红)

“毛手毛脚”(喜欢动手动脚)

“猴子不吃人,生相难看”

“嚼腮 ”猴子吃东西的那个像。“你又在那里嚼腮。”(嚼舌头的意思)

“猴子呃,鹰来了”(猴子怕鹰,据说猴子见了鹰,把眼睛捂着,我们的叫喊,它听不懂。

“看猴把戏”(看另类的杂耍,有嘲讽之意)

“四川的猴子,河南人盘”(有嘲笑之意,一人降一人的意思)与“看猴把戏”有相同意思的是“看西洋镜”,也有看稀奇的意思。我也是在一个流动的摊子上看过的,其实是看幻灯片。摊主在一个木柜子里面放幻灯,给钱后,通过一个孔看里面幻灯故事,一般十几到二十几片。如同看小人书那样看故事。摊主放一张讲说一张。你可以选择要看的内容,站着看很累,不怎么受欢迎。“看西洋镜。”也成了俏皮话。比方说不让人家看。“滚滚滚!你看西洋镜?”

汉话是很幽默的。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清同治黄鹤楼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