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共性与吸引

 z55j03b55 2022-10-12 发布于江西
Breathe

 Image

期待,是所有心痛的根源。
终有一天你会明白:人和人之间想要保持长久舒适的关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不是一味的付出和道德式的自我感动。这句话很好理解,又极其合理。
Image
我们常常因处理不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苦恼,也常常为了人与人之间应保持怎样的距离而烦闷。其实一切都是因为我们一直没有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需要共性和吸引的。
通常我们总会遇见这样的情形,内心里很想与某个人聊天,但当与那个人见面一开口便有不舒服的感觉,这往往多见于你说东,而他(她)说西,或者你说的内容他(她)并不关心。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种感觉,希望自己在与对方认真聊天时对方的反应是专注的,希望自己阐述的观点对方也是认同的,总之,希望对方心里想的跟自己是一样的。
而当我们每次在内心里建立出那样一种希望时,总会尝到失望的滋味儿,甚至有种苦涩的感觉。那么这种结果就取决于我们是否与对方存在共性。
Image
正如现在,愿意主动接触的人越来越少,宁愿一个人待着也不想轻易让一个陌生人闯入自己的生活。本就是疏离的性格,如果主动了,就是真的喜欢了,而且会喜欢很久很久。可是喜欢未必合适,合适未必喜欢,我不愿意以爱之名绑架任何人,我想要的是你愿意,我值得,只要一方不乐意便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只能顺其自然。就像宫崎骏的一句话“我抓不住这世间的美好,只能装作万事顺遂的模样”。
我连生气都会笑场,崩溃都会考虑别人的感受,聊天的时候表情包都会挑半天,生怕说错话让对方感到不舒服,可我的懂事并没有让我好过一些。
不得不承认敏感的人都异常懂事,只要稍微给点暗示,就能读懂背后的意思,所以从来只会为难自己。其实你知道的,任何一种需要你花尽心思去讨好的感情都不会撑的太久。
还是会有那么些个瞬间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在浪费时间,明明什么都没干就想喊累,感觉到自己这样是有些病态了,也明白这好像不叫顺其自然而是自我堕落,但丧情绪一上来是真的什么都挡不住。
Image
比起了解,我更喜欢理解这个词。太珍贵了,它仅仅代表着,我愿意,尝试走进你的世界,接纳你生活的不如意,看看你闪光的时刻也不怕触及人性最深的暗角,去接纳你之为你的一整个完整体。
我想最理想的婚姻大概是,两个人在一起很有趣,我一个人能很开心,两个人在一起更开心。我们可以交换爱好,步调一致,像齿轮一样带动彼此,更好地成为自己。我们亲密有“间”,绝不勉强对方改变。我敢在你的怀里孤独,你也能在我的爱里自由。我们是最好的战友,在彼此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上会挺你到底。我们可以一起好奇的看世界,不用长大,永远年轻,永远开心。
走到最后的,一定是那个最温柔的陪伴者。
总之,他们还是确定他们仍然走在相同的路上,才会继续相扶前行。
耐心想想,世上本就没有相同的人,当然,我们的内心还是很希望遇到知己的,所谓的知己实际上就是与自己有共同点或是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也就是心理学所讲的共性吸引力,意思就是有共性的人会相互产生吸引力,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三观相同。还是在强调共性的重要性。 
只要有共性就会长久,或者说想要保持一种长久的关系,就要靠共性和相互吸引。

Image

Image

所有的美好

都将如期而至

......

每一个独立而丰富的灵魂,都应有处可栖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