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很多家长问我群里活动怎么少了,今天统一回复一下:赵老师在写书。 ![]()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看到大多数孩子不爱学古诗词、文言文,老师们也大都不喜欢教古诗词,究其原因,前者学起来无趣,后者教起来费劲。常常想,课本或史书上的某个名字,某段话,某篇文章,它们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故事?作者是基于什么样的心情写下那些文字?如何让一个个名字,一句句诗词,一篇篇文章里那些冷冰冰的文字活过来?让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 ![]() 要想学好古文,我觉得应先了解中国文学史。了解中国文化的脉络,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中国文学历史悠久,从《诗经》《离骚》,发展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至明清,各种小说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更遑论大部头的史书类,其数量之庞大,绝对超乎想象。 于普通人而言,中国文学史如汪洋大海,浩浩荡荡,舀一瓢,简单,但要将其尽数读完,难!让孩子真正了解中国文学,如果只读一套书,那应该是什么呢?也许是《给孩子的趣味中国文学史》。所谓“读史使人明智”,但即使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中国文学史相对也是较为枯燥的。如何能够让启蒙期的孩子,让中小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等各个学段的学生都有一套必备的语文学习抓手,能够不自觉沉浸其中,能够读得进去的语文书,这便是《给孩子的趣味中国文学史》的写作初衷。 ![]() 有的家长问,老师我们平时学业也挺重,学文学史有没有用?说得再直白点就是能否有助于孩子考试得分。这个各位爸爸妈妈们放心,近几年的中高考结果再次证明,在语文教材、考试内容进行改革的大背景下,学不好语文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王者!但什么时候开始学语文,怎么学语文,尤其是怎么学习古诗文,一直是一个困扰学生和家长的难题! 文学离不开人,探寻熠熠生辉的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背后的故事,让文字和文字背后的人活起来。所以,我们今天以朝代更迭为时间轴,朝代内以散文和诗歌为两大分支,整理出一份极简文学史,带你重温华夏几千年来走过的文学之路,也全方位学习课本之中的常考作家及作品。做到知识性趣味性并存,实用性实战性并举。 ![]() 一套书,囊括中小学阶段作家作品;以时间为纲,以人物为目,纲举目张,文学常识、重要作品,一网打尽! 总之通过本书的学习,能让孩子感受到语文的趣味性、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能掌握中小学阶段必备的文学常识、文言实词、虚词、诗歌鉴赏等,能让孩子储备足够的写作素材……实乃提升语文素养,全面提升语文能力之利器! 语文是工具也是素养,学语文段位有三: 1最低层面,就是掌握基础能力应付中高考; 2中等层次,提高自己人文素养,为一生打下精神基础; 3最高层次,传承文明,固守文化之根 ![]() 本次写作大约要持续两个月,大家敬请期待吧! ![]() 孩子的成长过程, 就像一棵树的成长过程, 最诚实,最外显, 浇灌什么,就长出什么。 匠心名师宣言 “教孩子的时候我全身心投入,因为我知道, 在这短暂的岁月里,我会对孩子产生终身的影响。 我不浪费一分一秒,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并视自己为教师和家长兼具的角色,而非仅仅是教师!” ![]() ![]() 福利: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教材全解全析 | 免费下载打印 |
|
来自: 昵称4150890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