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说医学史93:南丁格尔誓言——责任与奉献

 Xiac2cmv1bxedf 2022-10-12 发布于江苏

邮说医学史93:

南丁格尔誓言——责任与奉献

余谨以至诚,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谨誓!

——南丁格尔

比利时(1939):南丁格尔

Part One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1820—1910),一个闪光的名字,一位著名的护士。她是19世纪英国的一个传奇人物,近代护理学和护士教育的创始人,护理事业的先驱。她是克里米亚战场上一位纯洁、温柔、勇敢的提灯女神,用手中那盏小小的提灯,点燃了生命之光。她的护理教育理念包容了西方文化的精髓,以自己一生的精力,开创了现代护理事业。她的博爱精神和天使情怀令人敬佩,让昔日卑微而不入流、根本谈不上尊严的护士,其社会地位和职业形象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成为崇高的象征,成为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她所开创的事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匈牙利(1989):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系英国富裕家庭的女儿,是真正的富家名媛,1820年5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中部的历史名城佛罗伦萨,是家中孩子里的老二,1岁时随父母回到英国。她的家庭是英国贵族,自小家境优渥,内阁大臣与社会名流都是家里的常客,童年的她是在花园般的环境中度过的。她从小就有爱心,爱骑小马,家里有许多猫、狗、小鸟等小动物需要她的照看。她聪慧善良,志向高远,个性独立,处事独特,在学习方面接受能力很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热爱文学、音乐、绘画,通晓历史、哲学及英、法、德、意、拉丁、希腊等语言,并擅长数理统计。她接触的都是社会名流,本该享受优渥奢华的生活,活跃在上层圈子,做一个人人羡慕的窈窕淑女。但她却一反常态,对这些丝毫不感兴趣,相反喜欢简朴的生活,关心慈善事业,期望自己能够为信仰而活着。她在私人笔记中这样写道:“为了配得上做一个上帝的忠仆,首先要克服的诱惑,就是佼佼于社交界的欲念。”“我渴望有个正常的事业,可以做些有价值的事情。”

德国(1955):南丁格

1836年4月,德国路德派牧师西奥多·弗里德纳(Theodore Fliedner,1800-1864)创建了位于杜塞尔多夫郊外的莱茵河畔凯撒斯威斯女执事学院(Kaiserswerther Diakonie)和一家有百张床位的医院,由女执事格雷鲁德·赖哈特(Gertrude Reichardt)和6名修女做护理,弗里德纳亲自讲解宗教伦理学,其夫人讲解疾病护理学,并专门聘请医生讲解药物学等课程。学院后来又扩大成若干分院,通过培训,将那些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新教女信徒培养成具有专业护理资质的女执事,组织她们到医院去为贫苦的病人服务。弗里德纳所做的这一切,标志着护理专业的一个巨大进步,开辟了让名门淑女投身护理事业的新途径。(女执事,是献身于教会并服务于人群的妇女,她们一般都出身名门,自愿参加教会,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和热忱服务的精神。她们认为服务人群就是服务上帝,因此除了在教会从事传道工作外,努力做好社会服务和护理病人的工作)

乌干达(2000):南丁格尔

虽然南丁格尔过着优渥的生活,但当她看到伦敦大街上那些衣衫褴褛的饥民时,心中非常不好受。她感到自己生存的意义不在那片优越的小天地里,而是在广大蒙受苦难的民众当中。但是,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她感到一片茫然。1837年,17岁的南丁格尔了解到弗里德纳创建凯撒斯威斯女执事学院和建立医院的事情,立即心有所感。她专程来到凯撒斯威斯女执事学院,在这里参观学习了两周,写下了长达32页的《莱茵河畔实践培训护理人员的凯撒斯威斯女执事学院》一文,对护理教育、医院管理、卫生、建筑、医生与护士的工作等都做了详细记录。从那时开始,她把自己的许多时间都消磨在贫苦病人的茅屋中,给他们送去药品、食物、床单、被褥、衣服等,尽力赈济穷人。她在日记中写道:“我听到上帝在召唤我为人民服务。” 此时,她明确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为解除人类的病痛而当一名护士。尽管家人强烈反对她的想法,但她认定当护士是上帝的神召,是毕生的事业,决心为此献出自己的一切。

直布罗陀(2020):南丁格尔

在过去,护理行业非常卑微,护士传统上由教会的修女来承担。因宗教认为疾病是神灵对罪恶之人的惩罚,因此照料病人的人也是卑贱的,被视作仆人。文艺复兴开始后,在宗教改革运动中,承担护理职能的修女急剧减少,护理工作由底层女性来承担,护理进入了持续200多年的黑暗时期,人们对护士又有了“一群邋遢又酗酒的悍妇”的坏印象。因此,当时英国的医院,是一个邋遢而脏乱的地方,甚至是疾病的传染源。病房里拥挤不堪,地板上的污渍和血迹比比皆是,到处都充满了刺鼻的臭味。病人来自最卑贱的贫民窟,病房里随处可见走私来的白兰地、杜松子酒,护士大多是那些生过孩子、粗鲁不堪、丧失了人格的女人,没有得到正规的培训,缺乏基本的护理常识,她们就睡在她们护理的病房里,和病人一起酗酒。医院的现状,南丁格尔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她不停地思考,认为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改变。

特兰斯凯(1983):南丁格尔

1851年,南丁格尔不顾家人的坚决反对,带着理想、信念与抱负,再次来到凯撒斯威斯女执事学院,在这里接受了3个月的培训。她无比刻苦,所有的工作都学着做,包括伤员护理、手术助理、药品制作、临终者陪伴等,每天都非常辛苦。培训结束时,弗里德纳牧师赞许地说:“南丁格尔小姐以极为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全部考核,我们这里从来没有人像她那样,对各种知识掌握得那么快,那么透彻。”就这样,南丁格尔迈出了护士生涯的第一步。1853年,她前往爱尔兰护理团、巴黎慈善事业修女会等机构参观学习,并深入调查英、法、德等国家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回国后在慈善委员会的赞助下,于8月12日在伦敦哈雷街1号成立了一个看护所,正式开始从事护理工作。

利比里亚(2001):南丁格尔

1854年夏,伦敦郊区贫民窟发生霍乱,各家医院一时都住满了病人,许多护士染病死去,幸存的因为害怕染病而纷纷逃离医院。8月间,南丁格尔不顾个人安危,自告奋勇地前往英格兰南郡的米塞郡医院,志愿参加救护工作,照料垂死的霍乱病人,给予他们人道的关爱。同年10月14日,应陆军参谋长的请求,她以“驻土耳其英军总医院护理监督”的身份,率领成分混杂的 38名护士(其中有10名罗马天主教修女、8名圣公会修女)奔赴英法联军苦战俄军之地——克里米亚战场,于11月4日抵达黑海沿岸又脏又乱、水源不足、物资紧缺的斯库塔里(Scutari)战地医院。她不顾旅途劳顿,立即开始整顿纪律,制定规章制度,购置药品与医疗设备,改造医院环境,解决供水问题,提升护理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改善伤员膳食,在这个过程中她个人出资多达3万英镑。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她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使战地医院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伤员的死亡率从42%下降到了2.2%,创造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奇迹。

牙买加(1991):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爱士兵,就像爱孩子一样,给予他们无私的关怀与爱护。她亲自给伤员换药、清洗伤口,并在精神上抚慰他们,不厌其烦地替他们给家人写信,每天的工作时间经常长达20多个小时,甚至连续8个小时跪着处理伤口。每一个深夜,她都要手提油灯巡视病床上的每一个士兵,精心护理伤员,深受大家的喜欢与爱戴,被称为“克里米亚的天使”“提灯女神”,她手中的油灯也因此成为护士或护士组织的象征。感动于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期间对伤员的精心照护,美国诗人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专门写下了诗篇:“看,就在那愁闷的地方,我看到一位女士手持油灯,穿行在暗淡的微光中,轻盈地从一间房屋走进另一间房屋。像是在幸福的梦境之中,无言的受伤士兵慢慢地转过头去,亲吻着落在暗壁上的她的身影,那盏小小的油灯,射出了划时代的光芒。”

多米尼克(1982):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率领的护士团队在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1854-1856年)中的突出表现,改变了公众对于护士的看法,护士不再是那种粗野的、醉醺醺的、行为不端的荡妇,护理工作也不再是低贱的工作。南丁格尔以自己卓越的才能、出色的工作和非凡的成就,给护理职业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战争结束回到英国后,南丁格尔受到了各界的敬仰,并吸引了公众的踊跃捐款,捐资额达到了4.4万英镑。南丁格尔用获得的捐款成立了南丁格尔基金会,并决定用这笔基金成立一所护士学校,办学宗旨是:将护理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的职业,实验一种非宗教性质的新型学校,通过新的教育体制和方法来培养护士,为医院和公共医疗机构训练合格的护理人才,而不是培养私人护士或特约护士。她开始着手建立护士培训体系,对学校管理、学员选择、课程安排、实习和成绩评估等都做出明确规定。她决心以坚定的信念、辛勤的汗水和全部的精力,去推动一项伟大事业的前进。她强调严格的纪律、集体主义和献身护理事业的精神,从中下阶层中征召了一批具有良好品质的年轻姑娘,在与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St. Thomas Hospital,成立于1213年,在英国久负盛名)签订病房培训与医学教育协议之后,第一批护生在1860年6月24日开始了课程学习。

泽西(2011):南丁格尔

就这样,南丁格尔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非修道院形式的新型正规的护士培训学校——南丁格尔护士学校,学制4年,开设了11门必修课,包括化学、生理学、解剖学、药物学、植物学、外科学、全科医学、妇产科学、法医学、行政管理学等。护理技术课有13项必考技术,包括给化脓或皮肤烫伤的病人穿衣服、清洁伤口、灌肠术、辨认身体各种不适的症状、身体擦拭术、护理行动不便者、区分病人不同伤愈阶段并给予适当的护理等。学校专门聘请了国内知名教授为护生授课,派遣有多年护理经验的护士长来教导护生如何把护理技术落实到照顾病人的工作中。此后,她又创办了助产士学校及济贫院护士培训班。办学过程中,她总结出了护理教育的三大特点:严谨的科学性、温和的性格和神圣的使命感。南丁格尔护士学校的建立,是护理现代化的起点,开创了现代护理专业这一伟大事业。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医学体系中的确立,是医学发展史的巨大进步,掀开了护理学史上的新篇章。

苏里南(1973):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待护生如慈母,经常以谈话、通信等方式鼓励、开导年轻学员,教导年轻护士不仅要提高业务技能,还要认识到护理事业的光荣与伟大。在她的关心与教育下,护生们健康地成长着。护士学校第一届毕业了14个护生,至1890年共培养了1005名学员,一批批精英毕业生将南丁格尔的护理理念和护理体系带到了整个英国,继而传到澳大利亚(1867年)、加拿大(1874年)、新西兰、美国、锡金和印度,最终传遍全球。与此同时,欧美各国直至其他地区南丁格尔式的护士学校相继成立,从而极大地改善了全世界的护理工作。护理工作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完全归功于南丁格尔的贡献。

联合国(2020):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从做一个单纯的护士开始,发展到不局限于护理工作,积极从事公共卫生与医院改革工作。她是当时全欧洲唯一一位既有平民医院从业与管理经验又有部队医院经验的人,为军队的改革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她用新的统计方法分析出野战医院伤病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院内感染,并用了玫瑰图以说明这些资料,甚至为军医署设计了一整套会计制度。她倾心于钟爱的护理事业,不但扩展护理活动的内容和品质,推行新的护理理念,改革护理教育,培养新式护士,还不断总结、提高、形成文字资料,终于确立了现代护理体系的基础。她对护理学下的定义是“担负保护人们健康的职责以及护理病人使其处于最佳状态”,她说“这是一种科学,也是一门照顾人生命的艺术”,并指出“护士要做的就是把病人置于一个最好的条件下,让身体得到康复”。她认为“清醒、正值、可信赖、守纪律、爱整洁、好秉性”是护士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意大利(2020):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认为护理对年轻人是一种正确性格的教育,她凭借多年的护理实践,强调护士应由“品德优良、有献身精神和情操高尚的人”担任,要求护生做到“服从、节制、整洁、恪守信用”。她反复告诫说:“护士工作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之中最精致者。”她要求护士“必须有一双技术熟练的肯干的手,一个冷静的看得出细节的头脑,一颗爱与温暖的心”。她撰写了《健康和工作效率对英国军队医院管理的影响》《医院札记》《护理札记》《健康管理与疾病护理》《工人护理》《农村护理保健》《地段访视与家庭护理学》《医院统计与医院规划》等多部专著,她在这些著作中提出的观念对近现代护理理论、护理研究、护理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她的护理理念、教学思想和办学经验被世界各国所采纳,而她的精神所凝练成的“南丁格尔誓言”,更已成为全世界护理人员的工作指南和行为准则。[美国法兰得护士学校的利斯特拉·格雷特(Lystra E. Gretter,1889-1907)护士,参考希波克拉底誓言编写了“南丁格尔誓言”,让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宣誓,此后美国其他护士学校也纷纷效仿,并逐渐传到欧洲,传到全世界]

摩尔多瓦(2020):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曾经说过:“人生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她拥有一颗帮助别人、奉献生命的心,她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护士这一天职,终身未婚。1907年,英王爱德华七世授予她“大不列颠最高国民荣誉勋章”,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享有这一至高荣誉的女性。1910年8月13日,她在睡梦中溘然长逝,享年90岁。遵照她的遗嘱,她被安葬在家族墓地里,墓碑上只有一行小小的铭文:“F.N.,1820年生,1910年卒。”1912年,国际护士会(ICN)在德国柯洛根(Cologen)召开会议,决定将每年的5月12日(南丁格尔的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International Nurses' Day)),以铭记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号召全世界护士向南丁格尔学习。

澳大利亚(1955):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忠诚地践行了对护理工作的全部责任——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全身心为病者谋福利。她是护士的鼻祖,更是全体医务人员的精神领袖。她的誓言,强调了护士工作的神圣,告诫全体护理人员要爱专业,守天职,乐于奉献,不图名利,心中时刻装着病人,竭尽全力为患者服务。而今,南丁格尔誓言已经成为每一个护士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

塞浦路斯(2020):南丁格尔

据说上帝创造了人类之后,看到人类饱受病痛的折磨,就将最优秀、最善良、最美丽的使者派至人间,去照顾病人,帮助他们解除病痛。从此,人间有了生命的守护神,人类得以健康安宁。南丁格尔,她是上帝派来的使者,她那天使的洁白身影,代表了一群美好的人、一群善良的人、一份至纯的情感和一项伟大的事业。千千万万追随她的护士姐妹,从此成为白衣天使,她们的人生,也因天使的圣洁而被赋予了高尚的含义。白衣天使,赞美的不仅是护士姐妹白衣素裹的翩翩风姿,更是赞美她们纯洁的爱心,赞美她们无私的奉献,赞美她们心底的那个美丽承诺——南丁格尔誓言。

贝宁(2014):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誓言,是用生命起誓的矢志不渝,唯美了天使诗一般的大爱篇章。自从穿上这一身洁白,这一生就扛起了责任,自觉承担使命,救死扶伤,呵护生命;自从戴上了这顶轻盈的燕尾帽,这一生就选择了奉献,理解了不悔。而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护理工作者,接过南丁格尔手中的油灯,继续着这份伟大的事业,把自己的锦瑟华年,无悔地交付给似水流年,奉献在呵护生命的白色圣殿里。

塞拉利昂(2020):南丁格尔

Part Two

当今中国,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但现实中的护理工作非常艰辛,集风险、劳累、琐碎于一身。而且,护士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收入也很微薄。这是一个辛苦的工作,没有节假日,三班倒连轴转。这是一个无闻的职业,虽然同样穿着白大褂,护士的身影却被医生的影子深深地淹没。滚滚红尘,有人求名,有人求利,身为南丁格尔传人的护士,有人说你们渺小低微,有人说你们苦涩清贫,看着你们一路风雨,一路辛劳,你们图的究竟是什么?

中国普票:护士

你们不为别的,只因一份信念,从此就有了不悔的追求,去践行美丽的誓言。或许,忽略了世俗繁华,反倒能拥有从容静美,岁月流转中,便有了清淡无痕的花香满径,可以婉约生命的情怀。花之绽放,不为倾城,这一份境界,真诚从容。因了这份境界,护士工作虽然艰辛,你们却依然忠诚,义无反顾。位虽低微,却是自己的岗位;志虽渺小,却是自己的追求。欢乐也好,忧伤也罢,风雨兼程中无怨无悔,让花样年华在救死扶伤的忙碌中升华。

琉球(1971):护士

南丁格尔誓言,字里行间写满了“奉献”与“责任”,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无私大爱去呵护患者,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去温暖生命。你们选择了护士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责任。一袭飘然的白衣,就是一颗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尾帽,就是一项守护生命的重任。你们是生命的晨曦,将天空那抹希望的曙光,赐给了刚刚醒来的患者。无论白天,无论黑夜,你们白色的倩影,永远不知疲倦地忙碌在病人的身边,让脆弱的生命也流光溢彩。

日本(1977):护士

你们肩负责任,满腔热忱,南丁格尔是你们共同的名字,救死扶伤是你们永远的承诺。你们爱岗敬业,不辱使命,用过硬的技术去承载生命的重托。送药、采血、输液、吸氧、吸痰、灌肠……枯燥的操作,机械的重复,在你们的手中完美展现。病床上,急促的呼吸平稳了,快速的心率减慢了,紫绀的口唇红润了,苍白的脸上有了血色。面对突发疫情,再大的危险也不能动摇你们冲向一线的意志。面对危重患者,再累再乏也要奔忙在抢救生命的前沿。

韩国(1978):护士

有一种爱无比伟大,那就是天使之爱;有一种美悄然无息,那就是护士之美。大爱无疆,大美无言,生命沿途的风景,因你们多出了许多色彩。你们素心若雪,给患者洗头、翻身、剪指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你们璞玉浑金,为患者喂饭、擦身、换床单,给他们送去春天般的温暖。当无数人进入梦乡的时候,你们还巡回在寂静的长廊,用真爱的光芒点亮生命的奇迹;当人们举家团聚的时候,你们还忙碌在一线的岗位,以青春无悔护卫患者的健康。

美国(1961):护士

你们肩负使命,淡泊名利,提灯女神手中的油灯,照亮了你们前行的道路。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你们以生命的速度,于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当可怕的传染病肆虐时,你们勇敢地亮剑,以惊人的勇气筑起了一道护卫生命的血肉长城。在你们匆忙的脚步声中,回响着生命激昂的旋律;在你们洁白的裙裾里,搏动着天使圣洁的心灵。你们是生命的捍卫者,如拂面的春风,让生命之树常绿;你们是健康的守护神,似冬日的暖阳,浇灌出生命一程又一程的灿烂。

冰岛(1970):护士

你们把青春理想,放飞在矗立的输液架上;你们将人生价值,体现在洁白的治疗盘中。为了让每个病人都能看到明天的太阳,你们努力,你们坚持,你们奉献,你们无悔。不是每一份努力都有回报,不是所有的企盼都会发生奇迹,可你们挽留生命的那份执着,令人肃然起敬。你们的地位、报酬,与你们的付出太不相称,但你们平静地一笑,毫不介意。在这个没有掌声,没有喝彩,只有劳累,只有与死神搏斗的舞台上,你们默默地奉献,一任岁月的痕迹,爬上美丽的脸庞。

中国(2012):护士

你们起始于辛劳,归于平淡,看岁月无声地老去,只因拥有了一个美丽的“曾经”,便永远地心动,绽放一世的风华。你们无私奉献,一尘不染,天使是你们圣洁的称谓,白衣是你们朴素的外表,美丽是你们最真的内涵。悠长的生命岁月里,你们的真诚情怀,赢得了春夏秋冬的感动;你们的无私奉献,得到了东西南北的夸赞。你们的故事感动了红尘,被流年的风四处传诵,澎湃成一曲天使之歌,摇曳成人世间至纯至美的风情!

作者:王平,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副会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