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俄罗斯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对乌克兰包括基辅在内,多个目标实施了远程打击,此次袭击造成乌克兰好几个城市电力系统陷入瘫痪,截至目前,已有14人身亡,近百人受伤。 由于能源设施遭到俄军打击,基辅方面宣布将从11日起,暂停向外出口电力,以保障本国电力供应稳定,乌能源部长哈鲁申科承认,这将导致欧盟能源紧张的局面加剧。 哈鲁申科同时表示,乌克兰对欧出口电力,帮助后者减少了对俄能源依赖,所以莫斯科才会故意打击能源系统,试图阻止基辅继续这么做,很显然,他这番话是打算将乌克兰作出断供决定的原因推给俄罗斯。 然而,早在上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出面打过“预防针” 了,他透露基辅即将停止对欧盟的电力供应,而时间会在未来几天或者几周之内,他还坦言,乌克兰也需要足够的能源过冬。 所以,不管有没有俄军的这轮袭击,都不影响乌克兰的决定,只不过在能源系统遭到打击后,他们借机顺势而为罢了。当然了,乌克兰究竟为何断供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欧盟自即日起,失去部分电力供应的结果是不变的。 这对本就面临严重能源危机的欧洲国家而言,无疑是个非常坏的消息。虽然断供的直接影响,应该不至于特别巨大,但是否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草,那就不好说了。 从欧洲那边最近的一系列反应来看,他们的处境还是非常困难的,能够将“反俄援乌”的政策坚持多久,也需要打上了个个的问号。 这段时间,欧洲人民的不满情绪,从捷克一直席卷至英法德,愤怒的民众抗议能源价格飙升,要求停止援助乌克兰,甚至呼吁退出欧盟和北约。不仅如此,在不到一周时间里,德法两国先后指责美国天然气卖得太贵。 法国总统马克龙直言,美企出售给他们的天然气价格,是原价的大约4倍,完全不是友好做法。试想一下,连欧盟领头羊都扛不住,更何况是其他小国呢,早前就有媒体指出,波罗的海三国通膨已爆表。 不过尽管如此,西方眼下仍勒紧裤腰支持乌克兰,空袭事件发生后,欧盟和北约均发声明谴责,美德则在10日当天,先后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先进的防空武器,其中第一套会在几天内交付。 可讽刺的是,前几天克里米亚大桥被炸的时候,西方却集体保持沉默,有意纵容俄罗斯民用基础设施被“恐袭”,现在莫斯科出手报复,他们又跳出来站在道德制高点进行批判。 西方的双标态度,看似在舆论层面对俄罗斯造成了孤立和打压,但本质上其实是害苦了自己。好比两个人打架,只有立场不偏不倚,劝和才有效果,如果拉偏架的话,只会让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一方更为愤怒。 相反,被偏袒的那方则会觉得自己有了靠山,进而变得愈发骄横,做起事来无法无天,眼下的乌克兰便处于这种状态,所以才秘密策划了对克里米亚大桥的袭击。 需要说明的是,泽连斯基很清楚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实力差距,如果北约不直接介入的话,想赢得战争几乎不可能。所以他故意激怒俄罗斯,加剧局势升级,好将西方拉下水,让后者最后被迫卷入俄乌冲突。 换言之,乌克兰是在做一场豪赌,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不会眼睁睁看着莫斯科拿下最终的胜利。但问题是,北约对乌克兰是没有防御义务的,再加上西方普遍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泽连斯基赌赢的概率事实上非常低。 |
|
来自: James5291 > 《中美 俄乌 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