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要写《活在吾乡》,这个自序会详细告诉您!

 新用户20563a3r 2022-10-12 发布于广东

为卑微者留痕

这是《活在吾乡》的自序,告诉你我为什么写《活在吾乡》?写作过程有什么曲曲折折?拉扯这些是为了帮助你了解一本书的前因后果或者前世今生,有时候读了自序等于读了一半作品文字。是、或者不是喜欢这个作者,看看他的自序再说吧!

这是我的祖屋,看到这样的照片我就不会忘记自己身份的卑微。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我的父亲曾是地主家的一名长工,父亲本来打算一辈子终老于东家,却因为土改回乡,分得了田地,居然娶了可以说是才貌兼具的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当地小有田产的一个乡绅的大女儿,从民国时的苍梧县女中毕业,她有过一段婚姻.母亲是在家庭变故、自己被前夫家人驱赶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一不留神选择了我的父亲,并嫁给了这样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

我的母亲。

左一为我的父亲。

父亲和母亲的结合,经历过短暂的幸福,可惜这样的时光并不长久.

一九五八年,也就是我出生的第二年,在“大跃进”的大潮中,母亲被无辜关押.还在襁褓中的我,只能靠吃左邻右舍的大婶们的“众人奶水”长大.

到我长到两岁半,我的父亲饿死在一九六 年那个青黄不接的日子里.母亲含辛茹苦,拉扯着我们兄弟,一家三口相依为命,让我的童年留下了特别凄凉甚至有些孤苦的回忆.为了我们能够读书,能够在农村获得一块和别的孩子一样能够健康成长的土地,母亲一九六四年嫁给了当时的生产队队长,这个生产队队长成了我的继父.

我的继父。

继父是一个刚正有余而计谋不足的农民.母亲期望我们兄弟能够借助继父的庇护,长大了至少能够做一个穿着鞋子工作的人.但是母亲这样卑微的愿望在那样一个年代也变成了虚妄的不可企及的幻想.我们兄弟分别于一九七 ○年、一九七一年初中毕业,因为社会关系不好,没有获得继续升学的资格,变成了浪迹山野的小农民.那一年我十四岁,哥哥十六岁.而母亲也因为生育弟弟,染上不知名的疾病,经历过批斗和种种折磨,一九七五年夏天抱病离开这个世界.

父亲被饿死,母亲被折磨致死,使得我早就动过念头,要为父母特别

是母亲写一本书,记录他们曾经有过的短暂的欢乐、他们的悲惨命运,括萦绕在我童年、少年时的种种刻骨铭心的孤独、饥饿乃至痛苦.

我在1980年曾经雄心勃勃要写一个关于父母的长篇小说。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参加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母亲希望我能够“穿着鞋子工作”的愿望无疑成为现实.师范毕业后,我开始动手写一个以父母的悲惨命运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写了六万字以后,我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再也写不下去了,因为一个计划三十万字的长篇,需要大量来自生活的积累和虚构,我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想象能力.我想这样写下去,就是勉强虚构出来了,也和自己心中需要表达的父亲母亲相去甚远.也就是说,即使我这个长篇写了出来,也一定不是我要写的父亲和母亲了.那么我写这样的长篇到底有什么意义? 何况在那样一个文学对我来说多多少少还有些高不可攀的年代,这样的长篇就是写起来了,能不能面世? 根本就是渺茫一片.

我、继父、哥哥和弟弟。

我不得不搁置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把一叠八开纸订起来的书稿,到了老家的木箱底.而自己因为后来的工作变动、谋生需要,离开了山,进入城镇,先做教师,后入县委机关、市委机关,再后来做了电视记者,直至一九九九年,四十二岁的我,选择“流放”自己,到了号称改革开放前沿的珠三角.

我所在的顺德,离我的家乡有三百公里的距离.虽然借助现代交通工具,只需半天时间即可到达,但是对一个从小生活圈子不足十公里的山村农民的儿子来说,三百公里外就是异乡了.异乡生活,加上年龄渐长,特别先后经历多位亲人去世,几次生离死别,我再一次萌生了要为自己这些亲人,自然包括自己的父亲母亲,写一点什么的愿望.

为卑微者留痕,这是我之所以写这些文字的动机.

我想,既然曾经的写作实践证明我没有把控长篇的能力,我就用我自己比较熟悉,或者可以说是驾轻就熟的文体去写吧.用散文,一个人一个人写,一段路一段路写.

差不多用十年时间,断断续续写下来的这些文字,可以算作是一个凡人的回忆录.我知道我自己也是一个卑微的人物,按道理我所写的所有人物和我所有的经历也算不上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因为回忆往往是由于写回忆录的人的身份和分量而显示价值的.

但是,我始终认为,以我的家庭,特别是我亲人的命运,乃至我自己的经历,无论如何都算是一个时代在一个农村、一个农民家庭投射出来的影子.我不能够说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悲欢离合,能够见证一路复杂变幻的中国,但是我敢说,由自己写下的一个普通山村里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肯定可以构成特定时期千姿百态的农村和农民的社会关系.我相信我的这些文字,组合起来可以让人得出这样的印象.而且因为我是用回忆性散文的形式完成这些文字,从文学角度,读者可以看到我对亲人、对故土、对童年青少年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情感,包括刻录在我记忆深处的种种细节.

这是我敢于把这些文字结集的自信.

我把这些文字分为五辑,其中集中体现见证农村农民生活和社会关系、社会变革的是前三辑.

第一辑«吾祖吾亲»,回忆的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包括父亲、母亲、外祖母、外祖父和舅父等长辈亲人.我的上一辈人(包括祖辈)经历过社会动荡,他们的命运也经历起落沉浮.我父亲作为一个地主家的长工,因新中国成立而获得新生,但是最终未能自然终老,这个普通农民的坎坷命运,让作为儿子的我心头留下了永远的痛.而我的母亲作为一个知识女性,一生都没有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谋得一口饭吃,倒是因为她不能承受生活及种种压力过早耗尽了生命.想起父母和外婆一家的经历,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扼腕长叹.痛定思痛,我决定通过文字记录他们的经历,哪怕只是片语只言.

第二辑«吾家吾邻»,回忆的是陪伴过自己童年少年生活的近邻,包括伯母、族兄、族嫂,和曾经游玩过的童年伙伴.这些人物也是山村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物,他们生活的环境也非常普通,甚至是普通得几乎连名字都很难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小村子.他们有的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却一直用原始和淳朴的人性,温暖着我幼小同时有些孤独的心灵(如阿娘、七嫂、二伯娘).他们中也有山村之佼佼者,在特定的年代自觉担当教育引导乃至警醒我走人生正路的像“书生阿哥”“颂声四兄”这样的我的少年导师.这一辑里很多人物被我回忆起来,是因为他们和我童年少年发生的种种关系,而见证一个乡村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生.

第三辑«吾乡吾路»,用比较多的篇幅,回忆自己的童年、少年,曾经求学、干活,乃至完全是游玩过的地方.这些地方本来名不见经传,而且多数是普通山水,甚至乡间小路,但是因为这一切和我的经历、我饥饿的记忆、我辛苦而又多多少少带有若干欢乐的童年少年融合在一起,回忆起来总是充满感情,充满生活味道.一些带有沉重感的历史事件,一些带有生活色彩的人物,特别是自己早年生活的圈子和脚印,都体现在这些文字中.有过追求,有过恐惧,流下汗水,留下欢乐,生活的百味,社会的百态,都可以从本辑文字看见一斑.

第四辑«吾师吾友»,回忆的是老师和朋友,还有少年时代的朦胧情.我从山村走出来,一路得到这些老师、朋友的帮助,按照体例,我把这些文字和第五辑文字«回眸一笑»放入全书后半部分.五辑文字,构成了我用叙事散文形式写成的一册凡人的回忆录,希望通过一个卑微人物的脚印,人们能够看到几十年来这个社会和历史划出的浅浅的轨迹.杨绛说,唯有身处卑微 ,最有 . 相信 这样的.

从二 ○○六年开始,最先写下的是第五辑的一些追溯工作过的地方的文字.随着时间往前走,我越发回忆更久的事.开始并没有特定的想法要写谁,但是随着年龄变老,越来越多的往事和人物进入脑中.有时候因为过节,或特定的节令,想起和这个节日有关的人和事,于是情不自禁地动笔写起来;有时候因为偶然看到一张网上的照片,触景生情,突然就有了盘点相关记忆的冲动;有时候却是因为做梦,梦到熟悉的环境,关于这个环境的人和事也从记忆深处浮出来,于是搜集相关记忆,组合起杂七杂八的文字;有时候则是因为某一个亲人乡人的离世,因为伤感无法自已,所以行文以表达哀思;更多的时候纯粹是和家人通一次电话,说到村子里一些人一些事,突然就有了记录一番的念头。

我写这些文字,不紧不慢,基本上是每月一篇,每年十来篇.每月总有那么几天时间,我一定会有写作的冲动.或者因为下雨,或者因为做梦,或者因为阅读,总有一些来自外界或者内心的因素,促使我做一些记录.

也许因为我的回忆来自内心冲动,所以我的这些文字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一点矫揉造作.我曾经把经过简单编辑整理的文稿,送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金坤先生指正,李教授为我以“好文不过近人情”为题专门写了推荐序,认为我的这些文字之美,体现在“真”.具体表现在“情真”“事真”“景真”“理真”.我把李教授当作我的知音,他是为数不多的全部阅读过我这些文字的“读者”.我和他都出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历过相同的风风雨雨,李教授对我的这些文字可以说是钟爱有加,对我这些文字的文学价值甚至历史价值都有很高的评价.想到一个实际上和我只有一面之缘的大学教授(我们因在一个高校论坛上讲课而认识),能够如此细心阅读我那有些不太成熟的文字,而且百忙中为小集写下鞭辟入里甚至可能产生点石成金作用的文章,让我坚定了把这样一本本来可能只属于记录个人情感的小集子向读者公开的决心.在这个集子能够走上读者的案头前,我首先要深深感谢李金坤教授.

我还要感谢为我收集整理这本小集的文字而付出辛勤劳动的何德新先生和本书的两位编辑伍丽云、金晓燕女士.何德新先生是我的老朋友老同事,同样是出生在五十年代的人.他负责收集整理我的文稿,坦言整理过程中是一边读一边流下眼泪的.而伍丽云、金晓燕两位则称,在审阅我的稿件时,先是“流下过眼泪”,后来又被我记录的童年逗得不断发笑.如果说得到李金坤、何德新这样的同年人的欣赏,多多少少是因为相同的经历能够引发共鸣,那么伍、金两位年轻人对«活在吾乡»的肯定,让我对自己这样一本小书的出版有了更多的自信.金晓燕编说:“真实的感情总能激起不同人群的共鸣,乡愁更是大多数人内心无法绕开的情结.”如果真的是这样活在吾乡»就是写给那些曾经和我同龄的“老”朋友和那些喜欢真情实感,同时怀有浓浓的乡土情结的不分年龄和身份的“新”朋友的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书文章属于回忆性文字,自己的构想是,能够让读者独立阅读,组合起来看,可以感受一段历史和社会.现在整理这些文字时才发现,这样写作有不少情节在不同的文章中反复出现.编辑整理时曾经试图删去一些重复的情节,但是有些很关键的情节还是不忍一笔删去,万望读者多多包涵.

还有,内文涉及一些人物的回忆,实际上不可避免带上了我的主观评,这些评价只代表我个人对这些人物的看法,或者感激,或者怀念,或有些针砭,都属于我个人的真实记忆和情感流露.我无意为谁立碑,更无意出谁的洋相.正如李金坤教授评价,我“甘于守拙,敬君子而鄙小人,胸怀坦荡,踏实做事,文如其人”.我不需要为任何尊者隐,也无意为任何权者讳,只追求事真、情真、景真和理真.

我很快就要步入花甲之年,其实像我这样心怀感激而又多多少少有些喜欢怀旧的人,几十年过来,积累在心中值得感激和记忆的人与事实在太多太多.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在不久的将来(至少不会像这个集子一样弄了整整十年),将我后半生认识的你、我、他,包括我走过的另一段人生路,再做一场记录,为历史、为社会,当然也为个人再留下一些“曾经走过”的痕迹.

○一六年十二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