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京后她的第一张专辑|1983年发行

 六零后声乐往事 2022-10-12 发布于北京

“1983年进京后第一张专辑”是中国唱片深圳公司用在一张CD文案中的推荐语。这CD的标题为《沂蒙山小调》,一共18支歌,再版了1983年那张专辑中的17个录音,又塞进一个“冒充”的。所谓“冒充”,指该录音并不在1983年的“第一张”专辑中,是后来录的,被唱片公司填进来,原因未知。

下面这个录音与CD中的《沂蒙山小调》是同一母版。伴奏带着电子合成器,显然不是“中国音乐学院教师小乐队”的那一批。

另,“1983年进京后第一张专辑”这句话我认为表述得不太严谨,因为她进京并不是在1983年,唱片公司要讲清的是,应该是她第一部录音专辑于1983年录音并于当年发行就够了。



1983年中唱为她制作的专辑,命名方式是中唱的取名惯例

姓名+(女高音)+独唱歌曲选

大黑胶唱片,编号DL-0064,封面那张歌者相片是蔡国屏先生拍摄的。

盒带编号  HL-195  ,封面照与大黑胶不一样,也是蔡国屏先生的作品。  

这些录音还有多张薄膜唱片发行。

再版时候的CD,封面相片又换了一张。




1983年那批录音歌曲名称如下

1、谁不说俺家乡好 故事片《红日》插曲 吕其明、萧珩、杨庶正词曲

2、包楞调 山东民歌    魏传经 改词 孙啸天 整理

3、漓江谣 古笛、凯传词 施光南曲

4、我的家乡沂蒙山  朝中,作云,黄凌词 金西曲

5、我爱你,塞北的雪 王德词 刘锡津曲

6、绣荷包 山西民歌

7、清蓝蓝的河 李济胜原词 山东歌舞团改词 山东民歌 金西编曲

歌名最早为《谁不夸俺公社好》

8、织网 王德词 刘锡津曲【再版CD时删掉了这支歌,换成《沂蒙山小调》】

9、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 歌剧《小二黑结婚》插曲 胡沙、田川词 马可曲

10、我的祖国 故事片《上甘岭》插曲  乔羽词 刘炽曲

11、绣荷包 山东民歌 苗晶、苹生记录

12、三峡美 湛明明 湛泉中词  万林曲

13、赶牛山 山东民歌  洪军、道坤、韵清整理

14、白云 鲍和平词 孙中林曲

15、对花  山西民歌

16、五哥放羊 榆林小曲

17、 绣花曲 山东民歌 石歌整理

18、在希望的田野上 晓光词 施光南曲

原本我以为这18个录音在QQ曲库里一定都有,却不料一条条戳开这个歌名的音轨,居然这18条录音中多数录音都没在上面。由于每条图文信息只能有十条本地上传的音轨,所以只能合并部分音轨传上来供大家收听。




在线试听

18支歌曲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三部分,山东民歌和有山东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是标志性内容,大约要强化了歌者声音特质的地缘性。第二部分是山西和陕西歌曲中比较伶俐柔美的歌曲,第三部分是创作歌曲,这部分创作歌曲有郭兰英的代表作两首,另几支包括东北、蒙古、四川和广西地方民歌元素。从选曲来说心思非常细致,充分考虑了歌者的个人特点。民族小乐队的配器也体现了唱片机构对她个人特点的把控。

山东

1-我的家乡沂蒙山  

2-赶牛山 

3-谁不说俺家乡好 

4-绣荷包 


5-清蓝蓝的河 

6-包楞调 

7-绣花曲

山西陕西


8-绣荷包
9-对花
10-五哥放羊

创作歌曲

11在希望的田野上

12白云

13-我爱你,塞北的雪

14-织网

15-我的祖国

16-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

17-漓江谣 

18-三峡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