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恒日格”

 天下文学文摘报 2022-10-12 发布于内蒙古

据《元史·礼乐志》所载,元朝初年在160人的打击乐队中,打击乐器就有54件。其中,很重要的一件就是蒙古“恒日格”(即皮鼓)。

蒙古“恒日格”多为圆形,中间、两头蒙皮。在古代,这种皮鼓用途很广,蒙古骑兵作战时,擂鼓助威,鼓舞斗志。乐师们用“恒日格”为歌舞伴奏,萨满教的术士们用它来“驱鬼避邪”。遇盛大庆典,更要用鼓声来烘托气氛。而黄教(喇嘛教)又把“恒日格”视为法器,使之又蒙上了宗教色彩。

蒙古“恒日格”在制作上与其他民族使用的鼓有所不同。“恒日格”鼓帮不高,鼓面扁圆。在元代,鼓槌两端稍有弯曲,适用于北方骑马民族的生活习惯,现存于西乌珠穆沁旗寺庙的“恒日格”,一般以木为框,有柄木槌一端弯曲,双面蒙皮,形状大小不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