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的故事

 天下文学文摘报 2022-10-12 发布于内蒙古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来上进先读书,“这句话告诉人们读书的必要性。历代的名人惠士都把读书放在首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半角挂书、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等刻苦学习的典故。这种学习精神激励了千千万万个读书人,也成就了根多读书人。

小时候正赶上文革时期,学校停课了。赋闲的我,总有一种无名的烦恼和寂寞。恰在那时,父亲借来小说跟我约定,做完家务活让我看小说。我马不停蹄地做完所有活,从父亲手里拿到书,这样读完了《平原枪声》《故后武工队》《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书。

小时候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只是为了满足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书里有很多未知的故事引诱着我,觉得邀游在书的世界里很美好。我庆幸童年有书陪伴着我,给我心灵的养分,让我跟这么多高尚的人无声地交流,净化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

上班当语文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我也挤时间读一些喜欢的书,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是我的最爱。“时间还没有来到,歌词也未填好,只有愿望的痛苦在我心中。”“花蕊还未开放,只有风儿从旁边叹息走过。”“我不住地凝望渺远的阴空,我的心和不宁的风一同彷徨悲叹。”这些美好的诗句让人感慨万千。

人到中年,爱人突遭横祸去世,家里的天塌了。我躺在床上百无聊赖,反复思考着怎么办。突然,我想到了书,我把书堆在床边随时翻看着。没有目的,只是为了排遣时时泛起的无助、无望和茫然。这一阶段恶补了《四书五经》《菜根谭》《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席慕容、毕淑敏、刘墉、林清玄等一大批作家的书也拥过来,沉浸在书里使我暂时忘记一切。

读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一文,跟她有了共鸣。都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我觉得不幸人的感觉是相似的,咀嚼着痛苦还要挣扎着前行,因为我和三毛都曾痛断肝肠。我读苏轼、李煜、李清照的词,常常泪流满面。“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好似穿越时空隧道跟古人对话,从他们的诗句里寻找安慰,用他们的遭遇来宽慰自己。名满天下的大诗人、词人都有这么多坎坷,我这样的凡夫俗女还要哀怨什么呢?

经过读书反思沉淀后,我终于想开了。既然命运不能改变,就只能改变自己。我一天比一天开朗起来,渐渐地摆脱了浑浑噩噩的状态。开始写随笔散文,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我把这段时间写的随笔归为伤痕文学。是书籍温暖了我,开阔了我的视野,给我生活的勇气。是书籍伴随着我,走过了那么多不堪的日子,书籍成了我不离不弃的终生伴侣。

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过大量唐诗宋词后,我也对古体诗词产生了兴趣,并创作了很多诗词,散见于《通辽诗词》《内蒙古诗词》《红山诗词》。读书,充实了我的人生使我忘却孤独寂寞,人生又有了光彩的一面。

在如今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我们何不快乐读书来增值自己、丰富自己呢?晚风凉爽,音乐怡人,香茶一杯,读经典,读历史,读人生。继而兴起写一篇短文,或填一首词,多么惬意的生活,人本应该诗意地栖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