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德电影 - 科佩尼克上尉

 Daweb_YN 2022-10-12 发布于云南


喜剧电影《科佩尼克上尉》,联邦德国(西德)斯科默影片公司1956年出品,考特纳·赫尔穆特编导,martin held、hannelore schroth 主演。影片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个要改过自新的德国小人物因无法谋生而假冒上尉的故事。
上海电影译制厂1984年9月译制,译制导演:孙渝烽,配音演员:尚华、杨文元、盖文源、翁振新、王建新、李梓、童自荣。

图片

在德皇威廉二世统治时期的科佩尼科小镇,一个名叫福克特的人,为了出国谋生,涂改、偷窃护照入狱。出狱后为了找到工作他不得不挺而走险,冒充上尉并带领士兵包围了市政府,还绑架了市长官员,希望能得到一张护照,结果他的希望落空了,又一次入狱。当他从监狱出来时却成了赫赫有名的“科佩尼克上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
图片
We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考特纳·赫尔穆特是德国著名导演和编剧。一九零八年三月二十五日生于杜塞多夫,一九八零年四月二十五日卒于意大利。年轻的科伊特纳很早就迷上了文学,他在大学攻读文学和文献学,大学毕业后开始撰写电影文学剧本。生动的电影深深地吸引了他,一九三九年他执导了第一部故事影片《指甲修剪师凯蒂》,影片以独特的风格、逼真而细腻的笔触描写凯蒂的生活与恋爱,赢得了电影界的好评。一九四二年他又接连导演了《再见,弗朗西斯卡》、《阿努施卡》,从而在德国影坛确立地位,并被公认是有才华的年轻导演。他的全盛时期是在五十年代。代表作有五一年拍摄的《最后的一座桥》,生动地描写了南斯拉夫人民在第二次大战期间反法西斯的大无畏爱。

有趣的是,也是在1956年,东德也拍了一部上尉,《科伦上尉》。《科伦上尉》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德发电影制片厂拍摄,导演史拉坦·杜多,1903年1月20日生于保加利亚的扎里布罗德,1963年 7月12日卒于柏林。他导演的主要作品还有《战胜黑夜》(1954),《科隆上尉》(1956)。这部电影虽然有较浓的“反对复活德国军国主义”的政治色彩,但非常幽默,看起来很轻松。邱岳峰的配音,把这个起先忘乎所以,在被偶然性戏弄了一番,最终在真相暴露后又惊慌失措的小人物形象刻画得可谓出神入化。

可惜的是,目前只见到《科佩尼克上尉》,还没找到《科伦上尉》。

图片

图片

尚华(1922-2005),祖籍山东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幼年时华随父母到哈尔滨,19岁考进了上海电影话剧演员专校。毕业后开始了话剧表演生涯。年轻的尚华身材魁伟,扮相英俊,加上音色洪亮、吐字清晰,很快他便成了剧社的台柱演员,
1950年8月,通过邱岳峰的介绍,尚华来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当上了一名配音演员。主要作品有《孤星血泪》、《虎口脱险》、《追捕》、《爱德华大夫》、《卡桑德拉大桥》《德克萨斯州的巴黎》、《总统轶事》、《胜利大逃亡》、《锦绣前程》、《悲惨世界》、《冷酷的心》、《鹰冠庄园》、《警察局长的自白》等,特别是《悲惨世界》中的沙威警长、《冷酷的心》中的“魔鬼”胡安、《虎口脱险》中的指挥家斯坦尼斯拉斯、《鹰冠庄园》中的钱宁先生,深受中国影迷欢迎。1981年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人参果》孙悟空配音。他最后配音的作品是电影《角斗士》。
尚华的配音艺术以语言精湛、个性鲜明、风格丰富而著称,无论是正面人物、反面人物还是喜剧人物,都能够胜任。在长达近40年的配音工作中,尚华用语言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外国影视片中的人物形象。
2005年4月22日,尚华因心脏病突发在上海去世,享年83岁。

图片

尚华、施融在配音

图片

上译厂配音演员:(左起)苏秀、胡庆汉、丁建华、尚华、乔榛

图片

左起:于鼎、赵慎之、尚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