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未了|家乡何多情 皆因疼与爱|山东省

 专家视点 2022-10-12 发布于浙江

  ——伊红梅老师散文集《坐着花骨朵落草的女孩》读后 

  文/赵廷河

  《坐着花骨朵落草的女孩》是中国作协会员、山东高密籍青年女作家伊红梅老师的散文集,于2015年7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该书由中国艺术报社社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作序。书中散文《坐着花骨朵落草的女孩》辑录于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的《2014年中国随笔精选》一书。这本丰富生动的佳作,恰如一座沟通读者与作家伊红梅老师以及她的家乡的桥梁。

      人不能没有家园,没有家园会让人变得失魂落魄。旧日熟悉的村庄风景并没有消失,而是永远刻在了伊红梅老师的记忆里。对伊红梅老师来说,这种带有梦幻般色彩的记忆比现实更真实,更值得留恋。由此,《坐着花骨朵落草的女孩》这个名字,背后蕴含着作家多少丰富复杂的内涵和情感,不管这份情感是欢畅的,还是苦涩的,都值得读者去细细品味。

  手指与键盘互动、眼睛与电脑缠绵的是伊红梅老师心头捂热的家乡鲜活的人物与故事,由此而乐此不疲地挥洒着她的才气。大人们那些豪情跌宕、侠肝义胆的故事,点燃坐着花骨朵落草的女孩美丽的梦。荷花湾中永恒的潮汐是大海的呼吸。喜欢啄小孩子的绿公鸡是一只极凶悍的怪物。被娘牵去卖掉的独角羊成为坐着花骨朵落草的女孩内心一生的伤痛。

  邻里百家亲,家乡也多情。“眼瞅着五爷爷'咕咚咕咚’喝完饺子汤,从柴灶洞里掏出火柴,美滋滋地吸起了旱烟。嫲嫲这才小心翼翼地说:'我给这个外来的孩子求个情,把他的户口转到咱三队吧。再就是我打算把南墙根的柴屋拾掇出来,给他遮蔽个风雨。下雨阴天的,就是个牲口也不能让它在外面淋着吧?’”《单老头》“只见一头惊厥的骡子拉着辆垛满白菜的大车窜下斜坡,沿路来不及移挪的小摊子被碾得粉碎。大老婆婆顿时吓蒙了,瑟立在四处躲闪的人群里,不知所措。这时,有个高大的青年男子一个箭步冲上来,两只蒲扇大手紧紧扼住大车的驾辕,车子如生根般戛然止住!车把式趁机勒住了骡子,抱住那青年男子连叫:'恩人啊恩人……’这个恩人就是赶早到庙会上去卖坡兔子的老公公。”“秋天的白菜萝卜,长得自家人吃不了,邻亲百家的都跟着沾光。”《大老婆婆》“刚喝过腊八粥,本哥哥也带着媳妇和独养儿子玉龙回来了。他家的祖屋年久失修,已坍塌多年,满院子的荒草,就暂且寄居在我家老屋院墙旁老姑嫲曾经住过的两间碾屋里。”《雪藏的山魂》伊红梅老师曾动情地说:“这就是我的父老乡亲。包含着血缘与地脉的深情世代繁衍的乡民们,一直在用良心这杆秤称量着世间的人情冷暖。”

  血浓于水是亲情。最痛爱伊红梅老师的是她的嫲嫲。“我们姐仨的嬉闹,有时会惹恼了娘,那肯定也是一顿苕帚疙瘩乱打没商量。你若躲闪,她便没头没脸的打得更凶,并且会常打偏了落在头上。嫲嫲在灶房里瞅着了,立刻沾着两手面粉出来阻拦:'海英她娘,没见过你这样打孩子的。要打就捞着腚使劲打,叫她长记性。若打坏了头变成个痴巴,你不还得养她一辈子?’”“嫲嫲给我们规定了很多的不许:玩耍时不许傻笑疯跑,吃饭时不许喳喳乱说话,从盘子里夹菜不许夹别人跟前的,没经大人允许不许随便接受别人的赠馈,大人招呼干活儿时得立马到跟前来,大人不坐到饭桌前不许先拿筷子吃饭,大人说话时不许随便插嘴……

  倘若不小心违背了这些家规,她就会抓起笤帚疙瘩来惩罚你,专打你的小屁股。”《庄户人家》边读边思,隐匿在作家内心深处的谦让和礼仪,或许受益于她嫲嫲的“家规”。的确如此,当我看完书的最后一页时,才发现,伊红梅老师到如今一直坚守着嫲嫲的告诫。长大方知爹娘恩。“随着儿子的出生,我感觉自己的心思已全然凝聚在这个小东西身上,倔强的心开始柔软起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受到,爹娘那些曾经隐匿在责骂里的绵绵关爱……”《生育》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啊,是晚辈们一辈子也报答不了的!

  巧抓细节,语言鲜活。纳博科夫曾说:“细节即上帝。”伊红梅老师能捕捉、体验、发现最为鲜活的细节,能拣到语言的珍珠。如:“一根藤上结的瓜,你就是再记恨他们,也割不断这根血脉。”《小脚嫲嫲·老纺车》“歪把子秫秫各一路种儿。”《庄户人家》“扯片云彩擦擦汗,靠近太阳吸袋烟。”《单老头》“别拿着豆包不当干粮。”《红豇豆》“咱高密有句戏言——'十爷的戏,绝了’。”《青岛大嫚》恰当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让人看后过目不忘。

  富于想像,精于表达。《坐着花骨朵落草的女孩》一书,具有典型的地域性、时代性、乡土性,既有“衍祖宗一脉真传曰忠曰孝,教子孙两条正路惟耕惟读”的家训,又有“姥爷赶着枣木大车载着游击队打过鬼子,曾打了不少大胜仗”的义举;既传承家风家训传统文化,又彰显爱国主义情怀,较好地做到了古与今、家与国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散文《貔虎子精》《枣子·葫芦蝶和猫》《童年的乳香》《乡韵》《公婆庙》等作品中荡人心魄的故事付诸笔端,一一呈现,给读者以惊醒和启迪。

  伊红梅老师因为经常踏进乡间的泥土里,与这里的人们一同劳作,并用原生态的手法表述她所熟悉的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所以才写得得心应手,自然流畅,难怪能写出如此打动人心的倾心力作。尽管这些人和事有的早已被时间的车轮碾压过,但我依然读得如履薄冰,时而心惊肉跳,时而心潮澎湃。那些关于她对所熟知的嫲嫲、大老婆婆、单老头、老宋以及姥爷、姥姥等人物情节的追忆,温暖亲切,感同身受,也因此拉近了读者与作家及父老乡亲们之间的距离。

  伊红梅老师的家乡高密,地方文化别具特色,雅奏迭起,音韵绵长。高密茂腔、扑灰年画、民间剪纸、聂家庄泥塑被列入国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统称高密民艺“四宝”。这里以莫言文学和红高粱文化为核心,谋划“一核双轴九宫”空间布局,定位打造的红高粱文化小镇,于2022年2月获批山东省特色小镇。《坐着花骨朵落草的女孩》一书,插入扑灰年画、民间剪纸、聂家庄泥塑、半印半画年画、美术、摄影等民间艺术图片作品共20余幅。高密茂腔戏也多次融入该书故事中,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加之,伊红梅老师自从师范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文化艺术等工作,使得她的叙事视角巧妙独特,融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从而为她的作品注入了史料性、知识性和趣味性。通观全书行文活泼,图文并茂,地方文化特色鲜明,民间艺术气息浓郁,给人以审美和愉悦的情趣。

  这本书像一把铁锤,又一次锤炼了我,让我变得更坚实,更贴近生活,更敬仰像伊红梅老师那样不忘本色、虚心学习、不辍耕耘、默默奉献的人。希冀看到伊红梅老师更多更好的上乘佳作。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赵廷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作品见《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各类报刊及新媒体。入选《山东散文选》《美文天下·中国旅游散文优秀作品集》《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作品选集》《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第四、五、六卷)、《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等书籍。《吾心深处乃故乡》等10余篇散文获国家、省级奖项。《天寒又见梅花开》《黎明静心听鸟语》《一株棕榈》等散文被选为中学语文考题或高考语文限时集训专题。散文集《梅岭翠竹》于2020年12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2021年1月,个人词条被列入中国作家库。2021年9月,获高密市第二届“红高粱文学之星”荣誉。2021年9月,入选《当代散文家美文日历(20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