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鲁赫D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周原樵翁 2022-10-12 发布于北京

D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阿卡多

莱比锡格旺豪斯管弦乐队

库特·马祖尔 

Bruch Violin Concerto No 3 (3Mov) Lydia Mordkovitch

布鲁赫D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马克斯·布鲁赫一生写过三首小提琴协奏曲,第一协奏曲誉满全球,被排列为十大小提琴协奏曲,应该在前六名,是小提琴爱好者的标准曲目。也是布鲁赫最出名的曲目。而他的第二首小提琴协奏曲就冷落许多,很少有人演出,据说是难度高,其实还是好听程度与第一小协相比,有比较就有伤害了。

布鲁赫的D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作品58,创作于1891年,比著名的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晚了25年,是献给约阿希姆的。是约阿希姆说服布鲁赫把他最近写的D小调音乐会快板扩展成一首完整的小提琴协奏曲。约阿希姆也是D小调第三协奏曲在音乐节音乐会的演奏者。第三小协出版的唱片寥寥无几,演奏的人更少了。

布鲁赫的特点 旋律优势

尽管布鲁赫自己是一名优秀的钢琴家,但他对钢琴感到厌烦,因此除了钢琴,他的创作几乎涉猎了其他所有的音乐形式。

布鲁赫坚定不移的相信民歌的力量,他不仅仅谱写了许多独唱与钢琴以及短小的无伴奏合唱作品,还创作了器乐和管弦乐作品,比如小夜曲和组曲。除了《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苏格兰幻想曲》这两首非常动听的作品之外,还有六首器乐小协奏曲式的佳作,包括单簧管和中提琴双协奏曲,为中提琴创作的简短而优美的《浪漫曲》,以及为大提琴与管弦乐队创作的四首小型作品。对于这些只用10到15分钟的时间来演奏的单乐章小协奏曲式的作品,布鲁赫自己也不是特别喜爱,因为它们很难被音乐会经纪人安排在演出曲目中。通常观众对独奏家登台的期待,差不多刚好是这样一首作品的双倍时间。但对于那些富有魄力和进取心的经纪人来说,他们决不会因为做出上演这些作品的决定而后悔。

旋律的创作是马克斯·布鲁赫的最强项。如果说布鲁赫在某一个方面无可挑剔,那就是他创作优美旋律的能力,这些旋律通常都是华美开朗又情感饱满的,许多来自民歌,他特别喜爱苏格兰和斯堪的纳维亚的民间音乐。

布鲁赫极喜欢优美华丽的音乐旋律,其程度有些像加入过多鸡蛋的甜食,令人发腻。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非常喜欢为独奏的管弦乐器创作独奏曲或各种乐器组合的作品,特别是为那些次高音声部的乐器,比如中提琴,单簧管和圆号,他对竖琴的运用更是达到魅力无穷的地步。 

摘自:会飞的琴键的博文

保守主义者布鲁赫

由于布鲁赫跻身于保守主义的音乐派别中,他不得不生活在另一位德国巨匠勃拉姆斯的阴影下。布鲁赫曾在1911年与勃拉姆斯会面,他十分肯定地预言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勃拉姆斯会得到更多人的欣赏,而我的大部分作品都将被慢慢遗忘。50年之后,他将成为历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大师之一,而我只有一部《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还能被人记起。”

布鲁赫的预言已经全部得到证实。尽管布鲁赫创作的《希伯莱祷歌》(Kol nidrei)和《苏格兰幻想曲》也经常出现在音乐会大厅中,出现在唱片目录或者是无线电台的广播中,但公平地说,也就是在近10年到15年的时间里,布鲁赫的其他作品才开始得到关注和开发。那么,布鲁赫的100多部作品都包括什么呢?它们都值得倾听吗?

在八十二岁去世的马克斯·布鲁赫(Max Bruch)经历了欧洲音乐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年代,然而他却是当时“时尚”“变革”音乐发展的最坚定的抵抗者。布鲁赫出生的时候,门德尔松刚刚完成清唱剧《以利亚》,而当他在1920年去世时,马勒已经触发了交响乐的革命;斯特拉文斯基最具现代意义的《春之祭》也已经上演7年了。

布鲁赫最大的成就是在1865年创作了广受欢迎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也就是在这一年,瓦格纳在他的歌剧《特利斯坦和伊索尔德》中打破了主调音乐的界限,这部歌剧也代表着他歌剧改革的顶峰。布鲁赫与瓦格纳、李斯特的对立是不可遏止的,这些被称作德国新浪漫乐派的作曲家都是他的仇敌,任何人胆敢在他面前宣扬他们的作品,通常都会像丧家犬一样被赶走。1860年勃拉姆斯和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希姆签发了一份声明,反对李斯特和他那帮人的音乐。布鲁赫也表达出对李斯特和瓦格纳音乐的不赞成。树敌过多,同时也损伤了布鲁赫自己,俗话说“花花轿子人抬人”。况且,阻挡发展潮流也许并不明智。

布鲁赫的保守主义立场,其根源或许就在于他所受的教育以及他心目中早期的音乐大师。他师从著名的作曲家和指挥家菲迪南德·希勒(Ferdinand Hiller),14岁时获得法兰克福莫扎特基金奖,得以师从卡尔·莱内克(Carl Reinecke)和菲迪南德·布罗伊农(FerdinandBreunung)。当时,门德尔松在那里的音乐生活中占绝对优势。布鲁赫在莱比锡又一次见到了莱内克,还有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的题献者、八年后在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中充当顾问的菲迪南德·戴维(Ferdinand David),以及伊格纳茨·莫谢莱斯(Ignaz Moscheles)。从莱比锡来到柏林,布鲁赫又遇到了指挥家汉斯·冯·彪罗(Hans von Bulow )和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然后他去了曼海姆,他根据莱茵河传说创作的歌剧《罗雷莱》(Loreley)1863年6月在曼海姆上演,许多著名的音乐家,比如,克拉拉·舒曼、安东·鲁宾斯坦、赫尔曼·莱维(Hermann Levi)和约阿希姆·拉夫(Joachim Raff) 等都亲临现场,他们都鼓励布鲁赫往指挥家或者作曲家的方向发展,而作为作曲家,布鲁赫在当时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了。 

摘自:会飞的琴键的博文

1.
Bruch : Violin Concerto No.3 in D minor Op.58 : I Allegro energico 
Bruch : Violin Concerto No.3 in D minor Op.58 : II Adagio 
Bruch : Violin Concerto No.3 in D minor Op.58 : III Finale - Allegro molto 
2.
Violin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58: I. Allegro energico 
Violin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58: II. Adagio 
Violin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58: III. Finale. Allegro molto 
3.
Violin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58 - 1. Allegro energico 
Violin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58 - 2. Adagio 
Violin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58 - 3. Finale, Allegro molto 
4.
I. Allegro energico 
II. Adagio 
III. Finale: Allegro molto 
5.
I. Allegro energico 
II. Adagio 
III. Finale: Allegro molto 
6.
I. Allegro energico
II. Adagio        
III. Finale: Allegro molto        

7.

Bruch: Violin Concerto No.3 in D minor, Op.58 - 1. Allegro energico 
Bruch: Violin Concerto No.3 in D minor, Op.58 - 2. Adagio 
Bruch: Violin Concerto No.3 in D minor, Op.58 - 3. Finale (Allegro molto) 

8.

Violin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58: I. Allegro energico 
Violin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58: II. Adagio 
Violin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58: III. Finale. Allegro molt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