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丨靳尚谊:我的油画之路

 顺其自然h 2022-10-1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2022年10月8日,由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举办的“靳尚谊:我的油画之路”讲座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在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的日子里,在期盼已久的课堂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靳尚谊先生为全体油画系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讲座。

图片

靳尚谊先生根据油画历史的发展脉络,回顾了自己的油画学习历程。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一直致力于研究油画基础问题,即结构、造型与色彩。他创作的很多作品,虽然艺术形式不尽相同,但每一张画都是在研究解决这三个基础问题。

图片

《送别》   137×242cm    1959年   布面油画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片

《塔吉克新娘》   60×50cm   1959年   布面油画   中国美术馆藏

图片

《晚年黄宾虹》  115×99cm  1996年  布面油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图片《画家黄永玉》   80×80cm   1981年   布面油画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靳尚谊先生受苏联油画影响,创作了《送别》《十二月会议》等革命历史画作品。改革开放后,靳尚谊先生赴欧美考察,开始专注研究绘画中的体积,回国后创作的《塔吉克新娘》被称为“新古典主义”作品。八十年代之后,靳尚谊先生的创作致力于追求油画形式的变化,从油画与水墨的结合,到近期作品的平面化处理,他也在用油画作品表达现代化进程中的现象。

靳尚谊先生谈到,在科技、网络、数字艺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传统艺术的油画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形式和风格,未来的油画之路该如何走下去?这是时代留给我们油画系学子的思考。他表示,在油画创作中,风格和流派都不重要,在个人艺术道路上,各位同学一定要重视基本功,踏踏实实打基础,以真诚的赤子之心,走好未来的艺术道路。

图片

讲座现场

图片油画系主任、第六工作室主任张路江发言

油画系主任、第六工作室主任张路江在发言中表示,在靳尚谊先生的绘画作品中,一直有一种令人迷恋的“造型”的美感。靳尚谊先生对于形体的感受、形体的美感、边线的虚实处理、画面中形体和空间的关系等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不断锤炼油画的艺术语言,以建构起画面的逻辑。“虽然我们在处理一个形体,但实际上是在建构一种造型的逻辑,也是在建构一种秩序。秩序是建构世界最主要的一种规则,包括宇宙的秩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开学之际,能够把靳尚谊先生请回学校,聆听他的创作道路,从古典到当代,到他如何通过肖像进入民族历史的叙述,以及中国风景风采的叙事,希望在这场讲座中同学们都能有所收获。”

图片油画系直属党支部书记、第一工作室主任袁元主持讲座并发言


油画系直属党支部书记、第一工作室主任袁元在发言中表示,“当下我们时常谈到不忘初心,'初心’有大有小。对于我们中央美院的学子和中央美院人来说,这个'初心’就是画好画,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学画的过程不只是画画的过程,除了动手画画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安静下来,提升自己对绘画的认知水平:一是要加强对艺术史知识的梳理、学习和研究,从其漫长的发展脉络中寻找规律,摸索道路,探寻自己努力的方向;二是多读书,多读艺术家传记,学习艺术家个案,从个案中发现其独特视角的艺术成功之路。希望同学们能够以今天的讲座为契机,奋发图强、不负韶华。
图片

靳尚谊先生和油画系直属党支部师生合影

此次讲座既是一次面向全体油画系师生的教学活动,也是油画系直属党支部2022年党校培训开班课程,同时还是油画系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内容之一。接下来,油画系将会邀请更多老先生为同学们作精彩讲座,激励油画学子传承油画文脉,坚守艺术阵地,努力“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

油画系 韩圆圆 / 文
油画系 黄姜蔹 宣传部 宋曼青 / 图
 
主编丨吴琼
编辑丨何逸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