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渎”的主要用法;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公孙九娘》(第五部分)

 文言小小 2022-10-12 发布于北京

【第一部分】

【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渎”的主要用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中常见词“渎”的主要用法

1今有所渎dú),愿无以异物遂猜薄之。(《公孙九娘》)

解析“渎”指冒犯、轻慢 

句译:如今对你有所冒犯,希不要因为(我是鬼就猜疑轻视我  

2不图先葬沟渎,殊为恨恨。(《公孙九娘》)

解析“渎”指水沟、沟渠 

句译:没想到自己葬身沟渠实在感到遗憾。

         【第二部分】

【聊斋短文,小小练习】 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公孙九娘(第五部分)    

公孙九娘(第五部分)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原文顾朱曰:“两椽茅舍子大隘,劳公子门外少坐候。”生从之入见半亩荒庭,列小室二。甥女迎门啜泣,生亦泣。室中灯火荧然。女貌秀洁如生时。凝眸含涕,遍问妗姑。生曰:“具各无恙,但荆人物故矣。”女又呜咽曰:“少受舅妗抚育,尚无寸报,不图先葬沟渎,殊为恨恨。旧年伯伯家大哥迁父去,置儿不一念数百里外,伶仃如秋燕。舅不以沉魂可弃,又蒙赐金帛,儿已得之矣。

练习   朱曰:“两椽茅舍子大   ,劳公子门外   坐候。”生从之入见半亩荒庭,列小室二。甥女迎门啜泣,生亦泣。室中灯火荧然   。女貌秀洁如生时。凝眸含   ,遍问   姑。生曰:“具各无恙,但荆人物故矣。”女又呜咽曰:“少受舅妗抚育,尚无寸报,不图   先葬沟   ,殊为恨恨。旧年伯伯家大哥迁父去,置儿不一念数百里外,伶仃如秋燕。舅不以沉魂可弃,又蒙赐金帛,儿已得之矣。 

练习1:翻译划线的重点字词

练习2:翻译该段

【参考答案】

练习1:

回头(看)。

狭隘、狭窄。

稍微。

灯光微弱的样子。

眼泪。

舅母。

没想到。

沟渠、水沟。

练习2:

开门的老太太)回头对朱生说:“两间屋子太狭窄,劳烦公子在门外稍候坐着等候片刻。”莱阳生跟随老太太进去,见半亩荒院中,有两间小屋并列。外甥女迎在门口哭泣,莱阳生也哭了。屋里灯光微弱。莱阳生的)外甥女容貌秀丽洁白,好像活着的时候里含泪舅舅家中舅母与姑姑是否安好)问了一遍。莱阳生说:大家没事,只是你舅母去世了。听了舅舅的话,)外甥女又哭孩儿我)从小受舅舅舅母抚养,恩情还没有报答,没想到自己葬身沟渠实在感到遗憾。去 年,大伯家的哥哥把父亲的灵柩)迁走,把我丢弃在这,毫不挂念这几百里外的地方我)孤苦伶仃,像深秋的燕子。舅舅不因为(我是)沉冤之魂便抛弃(我)前不久)蒙受(您)赠送金钱锦帛,孩儿我已经收到了那些

【第三部分】

【基础积累,小小补充】文常基础积累、知识拓展(荆人

公孙九娘本段“具各无恙,但荆人物故矣”这里的荆人”代指自己的妻子,古时,“荆钗布裙即用荆枝做成钗环粗布做成衣可代指贫家女子故而“拙荆”“荆人”等词可谦称自己的妻子。

公孙九娘》本段少受舅妗抚育,尚无寸报这里的寸报”借用典故,表示孝亲报恩,典故出自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小小基础,渐入佳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