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次重装登顶露营(广州从化,鸡枕山)

 Lia熊 2022-10-12 发布于美国

曾经,普通轻装徒步时,遇见过重装的团队,包很大,外挂有点多(帐篷睡袋之类),看着就很重,被看的和看的,都十分欢喜。

曾经,看过一些人说喜欢徒步的原因,有说强身健体的,有说风光在险峰的,有说开阔心胸的,最吸引人也最抽象的说法是挑战自我(其中最令人神往的是珠峰),看来,抽象的看不见的自我、潜能是很重要的。

看看途中的一些户外公司或团队的名字(熊出没、踏遍千山…),以及各种口号(何以解忧唯有暴走、持续对世界的好奇,不坚持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能感受到户外爱好者的一些共同点。

我还有一个感受,就是驴友之间那种质朴、纯真的,类似孩童那种天真无邪又天然的关系。

类似的场景,不徒步的人也能见到的,比如,遛狗的两个成年人,人和狗都互不相识,人与人之间没有交流,而两条狗,一见面就玩在一堆,不分彼此,无需寒暄,无需铺垫,也无需套路。

再比如,溜娃的两个成年人,连同孩子四个人都互不相识,两个娃也会瞬间如胶似漆。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原生态的关系越来越难得了。徒步的时候,让我更多体会到这种久违的了的,更接近本性的美好关系。

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早出现的应该是万物之间的关系,那是一体的关系,是神圣的关系。

当人与人之间出现了更多的比较和竞争、分别和分裂后,神圣关系变得越来越物化,越来越复杂,上下级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小三和正房的关系…,关系的种类越多,矛盾和问题越多。

徒步时,当我们脱了鞋在泥土上行走时,感受到身体和泥土的亲密关系。爬急升坡时,我们一个男领队在前面开路,一个在后面保护,两位女队员在中间也有自己的节奏。下山时我们也会随意变换队形,大家配合默契,搭帐篷时互帮互助,还互相试睡袋。总之我们的关系自然而融洽,我们的背包在领队的要求下没有超过20斤,装的都是精华了,我连固定帐篷的地钉都没带,事实证明,我们需要的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么多。



为什么我们本来就拥有神圣,还要踏遍万水千山去朝圣,《朝圣》书中说:“我拔涉千里,只为发现我本就知晓的道理,这些道理每个人都知道,只是难以接受",我认为我们遗忘了本来面目,是为了持续好奇,进而探索,然后忆起,这种失而复得的感觉使人懂得珍惜。就像日落后再升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