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常。如果说有一种人生,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历尽世间的奢华百态仍清澈如水,有人说是李叔同,我却想到苏东坡。 一代国粹巨匠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原序)中写道:“像苏东坡如许的人物,是人世弗成无一难能有二的。” 现代闻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也说过,他最喜欢的文学家是苏东坡,最喜欢的作品是苏东坡贬谪黄州写下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 ![]() 说到苏轼,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豁达,他对生活的态度,人们说每个人都生活在苏轼中,这句话其实很有道理。 苏轼的生活,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在生活中的不可预见的变化,他也获得了更深的理解,因此,在他的诗歌,可见对生活的深刻见解。 ![]() 但是,苏轼到了43岁的时候,因为受到官场党派斗争的牵连,卷入了“乌台诗案”,这一巨大的打击成了苏轼人生的转折点。正是在此次诗案中,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黄州流放,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时间,但是苏先生在不愉快的生活中,写出了最好的诗词。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交了一个朋友,叫王巩。 王巩也是个异常有才干的人,其时他被贬到了岭南。过了四年以后,王巩被官复原职,他在回京的时间,想要去看一下苏轼。于是带着自己的小妾一同前往,这个小妾名叫柔娘。 ![]() 说起这个小妾,原本是个歌女,很漂亮,而且声音也不错,原本王巩被贬,她可以离开,毕竟很漂亮,可以得到很多男人的喜欢。 但她没有这样做,而是真诚地跟随王巩,所以王巩也认准了她,带她回了北京。 ![]() 在看到苏轼后,这三个人去喝酒聚会。当苏轼看见这个女人,想:这样一个美丽的女人,为什么要跟随被贬的王巩呢? 正巧柔娘向苏轼敬酒,苏轼脱口而出问了个很尴尬的问题:“你跟着他去吃苦,难道就没有后悔过吗?” 停顿了一会儿,然后柔娘说八个字,使苏轼从心里不得不佩服! ![]() 她表示: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意思是说,只要能够让我心安的地方,便是我的家了。苏轼听完之后,感叹于这个女子有情有义,更是被她的勇气所感动。 于是,他挥毫写下了这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 苏轼的词就是这样,每一首词的背后都有不同寻常的人生故事,也是苏轼经历了风雨,看到一些场景后,即兴写下的,但是每一首,都能让后人加以赞叹! 在我看来,生命是一个谨慎的行程,所谓的隆重,或死亡,是在匆忙中来,如前唱歌就行了。像苏轼,即使生活是困难的,即使是生活在贫困中,其中一人只能住在义亭,他仍然能写“寓居去江无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席,此幸未始有也。” ![]()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两个世界。同为豪放派词人的辛弃疾如此,东坡先生亦然。时而,他以一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的慷慨豪迈之气,卷地而过;时而,他又给读者留下“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的苍凉背影。 ![]()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的开篇序言里写道: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 这样的评论,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准确的。苏东坡就是这样一个一生只有一次的综合体,个性、才华、能力、态度,都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 ![]() 最近网上流行一句话:我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而苏轼显然给这个问题,写上了最完美的解答。能做到这种境界的,除苏轼之外,还有文能横槊赋诗,武能上马斩贼的大宋词人辛弃疾,对此,正是他在《青玉案·元夕》中写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读苏轼的词,可以医心;品苏轼的人生,让人奋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