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唯一没有树的城市,种活一棵奖励30万,却无人成功,沿途风景美到窒息!

 齐一摄现美 2022-10-12 发布于湖南
都说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有两次旅行
一次是去看海
另一次是去趟西藏

印象中的西藏
汇集了这世间所有极致风光
山地、高原、平川
河谷、雪山、花海
......

Image

但就是在人人向往的西藏
藏着一个特殊的地方
这里风景称之为最
但在全境都找不到一棵树

它就是
中国唯一没有树的城市
那曲

Image


01
中国唯一没有树的城市


照我们理解
如果说没有树木
那这个地方一定空气质量差
放眼望去一片荒凉

但那曲却跟这些都不沾边
从去年的数据来看
那曲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达99%往上

另外,那曲草地面积达6.32亿亩

占全国草地面积十分之一

这里面还藏着无数的冬草夏草
连珍贵的雪莲和灵芝也遍布于这里
也正因如此
各种生灵都在这里安家

Image

那么
为什么这样的那曲
就是种不出来一棵树呢?

原来,那曲的海拔在4500米以上
氧气稀薄、高寒干燥
全年大风日100天左右
年平均气温为-2.2℃
最冷时可达零下三、四十度

这种情况下
普通的植物都很难长久存活
更别说大型树木了
所以在那曲山上都是光秃秃的
最多只有草和少许小灌木能“夹缝求生”

Image


02
种活一棵树悬赏30万

说起种树大业
林业局种过
军分区官兵种过
科研团队也试过
全都以失败告终

为了种树
那曲政府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
开出了各种优厚的条件吸引林业专家

只要种活一棵树就赏30万元奖金
如果是军人
直接授予三等功

Image

不少专家都踊跃尝试
但是多年过去了
来种树的人数不胜数
却没人拿走这看似容易的30万

失败的人说
本来觉得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刚种上小树苗
寒风便接踵而至
把树苗吹得东倒西歪
再加上没有充足可用的水资源灌溉它们
在其他地方再平常不过的种植
在那曲就变成老大难

Image

可要不说功夫不负有心人
1998年那曲林业技术人员
在地区农牧局划了一块2亩大的试验基地
他们先从阿里地区引进树苗
试种过高山柳、水柏枝、沙棘、阿里班公柳
经过了近十年的折腾
都没能成功

2007年又从拉萨引进了
20株云杉、10株北京杨
从索县引进30株高山柳
在市区尝试种植

这一次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这60棵树苗一共活下来了14棵
但好消息就此为止
由于缺乏科研支撑
虽然存活了一些树
但后期大规模的推广种植都没能成功

Image

直到2016年
针对那曲种树的重点研究项目启动

项目团队经历了
在烈日下被晒到脱皮
在近零下二十度的大雪天坚持作业
一趟趟往返于冰冷的河水
只为了将采集的种子放到车里

第一年种上,第二年死一部分
第二年种上,第三年又死一部分
……

就这样被打击了好多年
从树苗存活率极低
到现在实现了树苗越冬保存率达75%以上
截止目前
那曲的苗木保有量已有30多万株

虽然很多生活在那曲的人
还是少有看到树木
但是一切都在向好发展

Image


03
那曲的美,不被树木影响


在藏语里
“那曲”为“黑河”之意

那曲虽然无人区广
但是这里既不狰狞,也不神气
它有着自己的旋律和姿态

水多、山美、文化色彩丰富
用一句最通俗的话总结
它简直美得不像话

Image


那曲的美,在那水


静卧在拉萨当雄县和那曲班戈县间的纳木错
不仅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还是西藏第二大湖泊
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

不管你有没有真的来到过这里
都一定在网络上看到过她的娇容
那种纯净的蓝总被人误会是加了滤镜
也就只有真的来到这里
你才知道原来世间真的有一种美
就是那么不真实

Image

纳木错常年气温低
即便是盛夏之时这里也是阵阵寒意
所以在岸边的地方常见冰雪覆盖
与湖水本身的蓝形成鲜明对比
纳木错的湖水随风一浪又一浪拍打着
像在诉说着古老悠远的故事

在辽阔的青藏高原上
在宽广的天地间
神圣,壮丽,安静,美好

Image

湖东岸的念青唐古拉山脉
在夕阳的照射下
展露出它健美的胸膛

湖畔由玛尼石堆成的玛尼堆
也是圣湖的一大景观
像一座座坚实有力的石塔
连同飘扬的经幡
和雪域高原的苍凉自然融为一体

Image

随着太阳的渐渐落下
云层渐渐散去
原本清透的湖蓝变成了深邃的藏蓝色
远处的雪山上也映出淡紫色的光晕
此时的纳木错更多了一分空灵

在太阳坠入地平线之后
星辰便开始展现
这又是另一幕绝美视觉盛宴的上映
星辰闪烁仿佛触手可及
用最普通的手机也能拍出星辰的颜色和气辉
这才明白
真正的美景压根不挑设备

Image
Image

而另一边
静匿在纳木错北岸的圣象天门
鼎立在天地之间

站在山上远眺
纳木错的湖岸线形成了两个完美的弧形
弧形的中间突兀耸立着一块巨石
近看像极了一只大象

相传这里是纳木错与念青唐拉山的结婚之所
是老西藏心中深藏的天边秘境
也是西藏美景的终极之地

Image

走近细看
象鼻深入湖面
仿佛正在汲取这来自雪域的圣水

石象的身体与象鼻之间
形成一道拱门
这就是人们说的通往天堂的圣门

Image

静守此处
听湖水拍岸
听经幡诵经
眼中似画
你也成了画中人

Image

色林错虽名气不及纳木错

但却是西藏第一大湖

有多大呢
如果你自驾游玩
绕着湖行驶一整个上午
眼前都还是无边无际的蓝色

Image

走在湖边
能听到湖水敲打着岸边的沙石
而这些石头也都被打磨得圆滑
远看是壮观
细看还有点可爱

不过观赏这里的最佳视角
还要数上帝视角
 爬上山岩
偌大的湖泊还是只能装得下一角
但是一半蓝一半黄绿的美景
像极了色调和谐的色块拼在一起
偶尔有一个个小点移动
定睛细看原来是藏羚羊在自由地狂奔

Image

色林错旁边的措鄂
两湖仅一路相隔

它被形象地称为卫星湖
因为湖岸线曲折多变
湖中间还有一个个神秘的小岛
从空中俯瞰下去
就像是在宇宙看地球般神秘奇幻

Image

那曲还藏着“离星空最近的地方”
在路尽头的山峦之间
开阔的地势前方
涌现出一面梦幻般的蓝色水光
这便是当惹雍错

它就像一颗蓝色翡翠
从天空中坠落凡间
没有一丝污染

Image

当惹雍错呈现出一种让人窒息的宝蓝色
这种蓝是摄人心魄的
也难怪为什么无数摄影师和旅行者
来到这里之后
都说公认这里才是西藏最美的圣湖

Image

当穹错说来还挺有趣的
这个湖曾和当惹雍错是一体的
后来水位下降
它便自成一湖

据说当穹错的湖水奇异
一天之中要变换三种颜色
能在一天之中见到湖水的三种颜色
便是最幸运的

Image

用一个词来形容它
我认为“清纯”最合适不过
它就像一个小家碧玉
藏在藏北高原
不争不抢却藏不住自身清冷的气质

Image
Image

除此之外,那曲还有
依偎在纳木错旁的姐妹湖——巴木错

Image

列车上意外收获的怒江的源头湖——错那湖

Image

那曲这片土地上
星罗密布了3000多个大大小小的湖
若都单拎出来说
怕是数万字也说不完

你甚至不用做功课哪个最美
因为它们都自成一派

Image


曲的美,在那山



唐古拉山口作为青海、西藏两省的分界线
是青藏公路的最高点
由于这里终年风雪交加
也被称作是“风雪仓库”

Image

深秋的唐古拉山口特别漂亮
不仅湖泊、草原、雪山一个不少
附近还有机会遇见藏羚羊

Image
Image

萨普神山为念青唐古拉山东段最高峰

周围群山环绕

被誉为当地的神山之王


远望萨普
好似一个标准的等边三角形
颇有几分白色金字塔的意味

Image

其实去萨普神山的路非常难走
但因为这里自然资源丰富
所以成为徒步爱好者的宝藏地

每逢盛夏
萨普山顶冰雪皑皑、雨雾缭绕
山底却是花红草绿、水草丰美

而到了寒冬
天地间都被冰雪封印住
有些枝叶甚至还保持着摆动的幅度
好像风的形态也被勾勒了出来

Image
Image

普诺岗日冰川
是除了南极、北极以外
世界第三大冰川

与其说这里是一处自然景观
不如说它是一处震撼的冰川时代
犹如一首波澜壮阔的交响诗篇

Image
Image

走进冰川
高耸入云、形态奇异的冰塔
流光溢彩、透亮晶莹的冰棱
如崖如城、厚重笔直的冰墙
......
无一不彰显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Image


那曲的美,在那众生



在广袤无垠的羌塘大草原
藏羚羊、藏野驴变成主角
奔跑卷起的灰尘
也随着生灵很快消失在眼前

这和我们生活的地方仿佛是两个世界
在这方神秘的高天厚土之上
离尘世越来越远
离自然越来越近

Image

赞丹寺是藏北地区最早的黄教寺庙
寺庙地依山而建
分红白两个建筑群
红宫用于供奉佛神和宗教事务
两旁和后面的白宫
则是僧人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

细心的人可能发现
这个寺庙有布达拉宫的影子
原来当时修建这里的时候
本是准备照着布达拉宫修建的
但在带图纸返回时部分图纸丢失
所以才与布达拉宫没有完全一样

Image

文布南村被称为西藏最美的村庄
这是一个非常原生态的村落

傍着美丽的当惹雍错
孤独地守着古象雄的遗址
文布人靠着当惹雍错湖边的几块青稞地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执着地发扬着古象雄文明

Image

文布南村被一条沟壑分成南北两部分
很多人到了“北村”后不再往前
但其实文布南村的“南村”才是精华所在

穿行在村子里
视线的尽头总能看到那片蓝色
也便明白了这里的人淳朴都是有原因的

Image

文布北村是文布南村的姊妹村

有人戏称文布北村也有圣托里尼的风格
可是亲历过以后才发现
文布北村确实有得天独厚的异域风情

Image
Image

面对当穹错
背靠山峦
建筑层层叠叠
村里道路曲折
神秘、 隐密
安静得让人没有杂念

Image
Image

那曲真的很美
美得好像跟人有些距离
你可能需要付出一些辛苦
才能一睹她的芳容

但你要问,值得吗?
这个答案只可能是七个字:
大写加粗的值得!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