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观云斋(青海)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主#麻散后我流连于东关清#真大寺的院子里,蔚蓝的天空下南北厢楼格外鲜艳,从两排笔直的松树下走过,心旷神怡,暑气全无。顺着五门南边宣礼塔的墙根,走至新楼底下,猛然发现多了块“图书馆”的招牌,探身上墙,隔窗而望,看见里面书架整齐、桌椅齐备,有三、四位读者在桌前读书。 大寺里什么时候有了个图书馆?我不禁问自己。努力回想,也没得到什么有价值的记忆线索。也许是刚开的,也许有些时日,我不知道罢了。因为我去大寺做主麻,很多时候也是直接从街道的商城里上楼,很少入院里。不管什么时候开设的,大寺里突然多了个图书馆确实是让我欣喜万分的。毕竟人类成熟文明的传承,主要靠文字。文字的选择和汇集,就成了书籍。书籍是传承,更是智慧的阶梯。 我虽然不是文人,但一直关心整个东关地区的文化发展,如今清#真#寺里多了图书馆,那便是东关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成果。有了图书馆,不仅我们寺里的阿#訇、满#拉的知识结构能更加丰富,周围百姓们也有了个读书的好地方。现在,东关大寺的图书馆更是是作为保存各民族文化财富的机构而存在啊!有个汲取营养的地方,我东区文化素养也会逐步提升吧! 心情一激动,脚下也加快了动作,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图书馆门口,轻轻推开门,迈了一小步侧身进去,门口有位白胡子老爷爷坐着,貌似管理员的模样。我上前小声道了色#兰,问这里可否随便看书?老人家轻声答曰:可以。这下我就放心大胆的进去了。环顾四周,靠墙一圈书架,左手边横着几排书架,右手边一些书桌和椅子,供读者使用。图书馆不是很大,但也算是精致,实用性更强一些。相比于装潢陈设,我更关心的是有些什么书?
从右到左,先把所有架子上的书目大概浏览了一遍,类别还是挺丰富的,除了一些阿#文经#书外,还有汉语经书、社科类、文学类、经济类等图书。虽然有些网络小说、心灵鸡汤类的书我个人觉得没什么存在意义之外,整体感觉还是挺好的,能看出来管理者们是用心去管理的。突然间感觉这图书馆似乎是东区文化良知的见证,我不断问自己,东关大寺的图书馆,下次你一定会来吧? 书架上一本大概名叫《人类如何防御精灵的伤害》的书吸引了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书,我相信一般的书店和图书馆也没有的。赶紧拿到桌边品味起来,书中内容让我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下子就看了两个小时,收获颇深。因为还有俗事在身,便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大寺图书馆。 一段时间后因牵挂书中后半段内容,抽空又去了大寺图书馆,结果吃了闭门羹,说是只有周五才开放。一忙,又过了段时日,周五去了也没开放,不知是何原因。又过了些时日,再去,图书馆没了。你没听错,确实没了,不知所踪了。房子还在,里面的东西都没了,好像变成餐厅了。随后我在大寺里转了好几圈,角角落落的也没有发现图书馆的招牌。当然,我也没有问人。本来是想找个人问问的,后来一想,如果图书馆真搬到一个我找了几圈都没找到的地方了,那么不找也罢。我也曾去过十几所大学游玩,每个大学里的图书馆都是很气派,很显眼的,也许它就是文化的象征吧。 曾经我一直很期望作为西宁市穆#斯#林的宗#教、文化活动中心的东关清#真大寺能够有一个服务于东关地区的图书馆,能够有一个像北京、南京、西安的清#真#寺里那样的展示回族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后来有了,后来又没了,不知什么原因。心中茫茫然,脑海里浮现出居于世界第三的宁波藏书馆“天一阁”,在历史长河中,窃贼和偷儿成了它的最大的对手……而今,这凭空消失的图书馆让人心中徒增伤感。东关大寺的图书馆是被哪个窃贼和偷儿盗取了呢,没有踪迹,悄然无声。东关大寺的图书馆,我循着你的脚步,来看你了。却不曾想你已开始了新的历险。 最近看到东关清#真大寺又在耗巨资拆楼重建,不知道重建后大寺里还能不能再看到图书馆的身影?会不会也有博物馆的一席之地呢?走在正在修缮的东关大寺门口,它,似乎已经成为东区文化宗#教信仰良知的见证,它像一位见过世面,传承文化宗教信仰的老者,默默伫立在哪里,似乎在等待着,又不仅仅是承受,而是以满脸的哲思注视着一切后人,看他们低下头去,又仰起头来…校审:波妞、艺心、无痕 法律顾问:沙启春律师(青海君剑律师事务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