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10月13日 · 虚云老和尚传奇

 _冯晓晖_ 2022-10-13 发布于海南

1959年10月13日,虚云圆寂于云居山。

地点:永修类别:人物

释虚云像  图源:维基百科

释虚云(?-1959 年 10 月 13 日),俗姓萧,名古岩、演彻,字德清,号幻游老人,福建晋江人,中国佛教比丘,禅宗高僧,曹洞四十七代,临济四十三代,云门第十二代,法眼第八代,沩仰第八代。自出家以来一生笃行禅宗心法,颇有成就,其禅功和苦行倍受称赞,以一身而兼禅宗五宗法脉,整顿佛教丛林,兴建名刹,为现代中国禅宗杰出代表。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讲述虚云老和尚的故事风险很大,笔者犹豫很久,才下决心写这一篇。本系列所努力做到的,是看历史的新视角和对历史的评述。但对于某些事件、某些人物,却很难用新的视角讲述,更不适合评述。笔者认知有限只是一个方面,政治不能被评述,同样容易带来麻烦的还有宗教。宗教永远都是政治,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所有著名的宗教人物都是政治人物。无论生前死后是什么名声,政治、宗教人物却又总逃不脱非议甚至攻击。

下图是胡适的一篇考据,他对虚云的“三勘”曾经掀起过很大的波澜。对虚云大师有所了解的都应该知道,他的年龄是个谜,到底是不是 120 岁涅槃一直有争议,本文概述引用的维基百科中,虚云的出生年月被标为“?”。

《胡适全集》 第9卷 哲学·宗教

按目前国内网站上统一的说法,虚云生于 1840 年,本姓萧,湖南湘乡人,生于泉州。因其父萧玉堂曾任泉州知府。1858 年,至福州涌泉鼓山寺出家。

其后很多年内,虚云遍访名刹,包括南海普陀山、宁波阿育王寺、镇江金山寺等等,参禅听经,学习了多个宗派的教义。后来他朝拜了五台山,1900 年到北京,时逢八国联军入侵,他跟随慈禧、光绪的队伍到达西安。后由终南山入川,经西藏,至印度,从云南入境,过大理,在鸡足山挂单。1904 年,前往泰国,拜见泰国国王,募集到巨额资金。他又到缅甸仰光、马来西亚槟城等地,考察东南亚佛教,讲经说法。

回国后,虚云曾赴九江,在庐山海会寺拜见志善和尚,参加念佛会。

海会寺内的禅堂  笔者摄于 2022 年 5 月

注:海会寺里的这座破旧清冷的禅堂,据称是现世唯一仅存的虚云老和尚曾经驻留的禅堂。对这种说法笔者表示怀疑。虚云老和尚驻留过的寺院很多,虽然有可能都在那个年代被毁,如今也多被重建。海会寺这座禅堂,也是典型的 80~90 年代新修的寺庙建筑。

笔者未能查到虚云到达庐山海会寺的时间。各方对他这几十年令人眼花缭乱的游历记载不一,甚至彼此矛盾。有文章声称他从东南亚经台湾到日本,于 1905 年回上海,有的却说他从东南亚回云南后经贵州、湖北到达九江。笔者估算他到海会寺的时间在 1905 年春天。

图源:虚云老和尚画传集

1912 年,虚云与太虚等人议定重订佛教会会章,改为“中国佛教总会”,赴南京晋见孙中山,又前往北京去见袁世凯。在上海改组中国佛教会,成立中华佛教总会。会后,虚云回到云南,晤蔡锷,组织滇黔、滇、藏的佛教支部。

1920 年,虚云应云南督军唐继尧的邀请,前往昆明,重修西山华亭寺,后更名云栖寺。

云南政变再纪  《申报》1921年2月27日

注:在笔者所能查到的民国报纸中,虚云和尚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 1921 年《申报》的一篇文章中,文中说云南模范监狱本有囚犯七八百人,虚云和尚到省做了法事后,请求唐帅(唐继尧)发慈悲,赦免了五百余人。笔者查到的第二次报道,就已是 1942 年的《东南日报》,期间相隔了 21 年。1946 年起,对他的报道才多了些。

虚云、弘一、太虚、印光为民国四大高僧,弘一、太虚、印光的生平经历很清晰,虚云的经历最丰富,但他成名最晚,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出版书籍、公开讲经等,虚云大师与其他三位相比,似乎差了不少,而且各方说辞经常出现矛盾。

以下面这则报道寺庙丑闻的新闻为例,其中提到“老和尚年已一百岁”。目前公认虚云大师出生于 1840 年,那么到 1947 年应该是 108 岁而不是 100 岁。翻阅其它报纸,在 1947 到 1948 年的几则报道中,虚云的年龄都是 100 岁或 101 岁。笔者以为,或许这是虚云大师受到某些人质疑的原因,每个人都能找到所谓的“明确证据”而相互指责。

《前锋报》1947 年 5 月 15 日

1929 年,虚云赴福州涌泉寺任住持,创办学戒堂,后改为佛学院,虚云自任院长,培训僧徒。1934 年,赴广东曲江主持重修南华寺,历时十年,使该寺成为广东规模最大的佛教圣地。1942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重庆发起“护国息灾大悲法会”,请虚云主持。虚云到达重庆,受到了蒋介石的款待。1943 年,虚云移居广东乳源云门寺,历时 9 年,重建寺庙。

1949年秋,广东解放,虚云留居云门寺。1953 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虚云为四名名誉会长之一,且为四位中唯一的汉传佛教僧侣。同年 6 月来到江西庐山,养病于大林寺。本系列在《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太虚法师与庐山世界佛教联合会》中介绍过大林寺,这座寺庙是在太虚大师的主持下于民国期间重建的。

1953年8月7日,虚云老和尚与弟子在庐山大林寺合影  图源:佛弟子文库

由于在大林寺中难得清静,1953 年 8 月 14 日,虚云大师登上云居山,主持重修真如禅寺。后面这段故事写在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地位卓然的云居山真如寺》中,本篇不再赘述。同年 9 月,虚云老和尚到九江访问能仁寺。

1959 年 10 月 13 日(农历九月十三日),虚云在云居茅蓬内圆寂,世寿 120 岁,僧腊 101 载。1990 年 9 月,云居山真如寺 虚云纪念塔竣工。纪念堂位于虚云生前“云居茅蓬”旧址,堂内正中为虚云铜坐像。

1953 年 9 月 8 日,虚云在九江能仁寺与信众合影留念  图源:佛弟子文库

虚云老和尚一生,并没有提出多少佛学理论,也没有建立僧伽教育体系,但他却是现代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人物,仅太虚大师可与之比肩。笔者以为,他和太虚大师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太虚是革命者,而虚云是坚守者,在上世纪初佛教一蹶不振时代,虚云只是用最传统的修禅做法,遵守清规戒律,建庙弘扬佛法,踏踏实实做事,以身作则教育弟子,在那个特别的年代,仍将薪火传了下去,培养出了现代佛教的一批领军人物。

笔者原本不想再做评述,忍不住还是说两句。撰写本篇时,尽力在故纸堆里挖出几则旧闻,也算是给如今复制粘贴一大抄的网络添加点“新”材料吧。

1957年秋,虚云老和尚于云居山真如禅寺天王殿前留影  图源:佛弟子文库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