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育儿:高三生3小时吃4片止痛片,被送去医院急救:只看学习的父母,养不出优秀的孩子┃自在译聆

 丄学号 2022-10-13 发布于广东

作者┃自在译聆   朗读┃彩虹鱼

指导┃郭新爱   编辑┃丄学号

前段时间,一位高三学生3小时内服下4片止痛药,导致肾衰竭的新闻引起大家的关注。

高三学生小南跑步回家后,觉得腿疼得厉害,中途还腹泻两次。

妈妈怕去医院会影响学习,就拿来家里常备的止痛药给小南吃。

小南为了不影响学习进度,连续吃下四片止痛药。

几天后,出现了乏力、恶心、腰痛等症状。

家长这赶紧送他到了医院。

最后小南被确诊为急性肾衰竭,还伴有横纹肌溶解。

这与此前小南3小时内,服下4片止痛药有密切关系。

小南的父母听到结果,后悔不已。

幸运的是,经过治疗,小南的肾功能完全恢复了。

有网友表示孩子太累,太可怜了。

是啊,孩子的妈妈为了不耽误学习,不是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治疗,而是给止痛片缓解。

父母的眼里只有学习,连孩子的身体健康都可以忽视,更别说其他方面了。

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应该只看学习,教育好一个孩子,更要注重对孩子的关心和引导。

教育不仅仅是追求一张张高分的试卷,而是应该追求每个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


父母只看学习孩子只会越学越糟

我的朋友有一个女儿,为了把女儿培养成才,她很早就开始教孩子算数和识字,全身心扑在孩子的学习上。

她的女儿读小学时,成绩非常优秀。她为了让女儿能够上重点中学,还特意去买了学区房。

只是在她搬去新家后,我看到她女儿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再也没有童年时的快乐了。

过了几年,她优秀的女儿,竟然变成了差生,后来严重厌学,只能暂时休学了。

朋友非常难过和懊悔,女儿告诉她感觉活得很压抑,被她当成机器人,每天重复苛刻的训练,她再也受不了了。

这样的家长,身边真的有不少。

她们总认为孩子学习成绩拔尖,就是最大的骄傲但往往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自我价值感较低,妨碍了他们建立良好的品行。这不但影响孩子个人的发展,而且对社会也不利。

去年,河南各地遭受暴雨袭击,当全国人民都在为河南加油鼓劲时,网上却出现了一个刺耳的声音:河南暴雨是报应所致。

而发声人就是清华大学高材生李睿。经调查,李睿除了经常发布不当言论,而且还利用职权收受贿赂!

李睿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从小很溺爱他,只要他学习好,什么条件都满足他。所以养成了李睿无法无天,嚣张跋扈的性格。

李玫瑾教授说:我们重视了人的学历,重视了学习的成功,结果却成为危害社会的人。

家庭应该是一个传递爱的地方,有些父母只关注学习而忽视了对孩子责任感和自我价值的引导。

蔡元培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孩子的未来的并不只取决于学习成绩,而失去父母的正确引导,孩子输掉的不仅是学业,更会是整个人生。

紧盯学习的父母得不到孩子的爱

之前,南汇某中学初二女生,因学习压力大跳楼自杀的新闻惹人心疼。

女孩留下遗书给父母,开头第一句便是决绝:

“人生一趟,遇见你们我很荣幸,若有来世,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她对父母写道: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班级前十的我,是排名年级前二十的我,是考到满分的我!

她恐惧自己的成绩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更害怕考试失利后抽在脸上的巴掌。

最后她在父母不断地逼迫下,绝望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就像电视剧《小舍得》中的子悠,他的妈妈被称为“鸡娃狂魔”,她对儿子的所有关心,都只体现在学习上。

最后子悠终于崩溃,在学校的畅言会上哭诉:“妈妈爱的不是我,爱的是考满分的我。”

而现实中,这样的父母并非个例。

在网上看到一个案例:初三的小易,原本性格开朗活泼,可近半年,家长发现她不再爱说话,情绪低落。

小易说:从进入初三到现在,家里人除了和她谈论“学习”这个话题,就没有交流过别的。

小易觉得父母只会关心她的学习,从来不会关心她的其他需求。

她和父母经常因为学习的事情发生口角,亲子关系越来越不和谐。

渐渐地,她就在心里上了一把锁,将所有的委屈和压力都深埋起来,到后来就完全不和父母说话了。

心理专家陈丽秀表示:家长如果单纯关注孩子学业,而忽视了其他身心成长方面的问题,就容易引起心理疾病和亲子问题。

樊登老师曾说:“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能有任何附加条件。”

父母不要用学习绑架孩子。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感受,当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时,彼此的心才会靠近!

佚各说:只有爱才能培养孩子。

孩子只有沐浴在爱的阳光里,他才会感觉到幸福与安全,也会对父母心存感恩,亲子关系才会越来越融洽。


有远见的父母

从不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当家长眼中只看到学习一件事,而忽视生活中很多其他美好的时候,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这种可怕在于,把视野与格局缩小成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学习成绩

这让很多孩子压力重重,看不到人生的精彩。

家庭教育的重点不应是学习成绩,而是应该用爱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01

与孩子多一点学习话题以外的沟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多和孩子聊聊学习以外的事情。

龙应台是知名的女作家,她在与孩子们平等对话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她的儿子喜欢嘻哈音乐,在看了儿子给她的几首露骨的歌词后,龙应台并没有流露出反感。

而是和儿子一起探讨,为什么青少年喜欢嘻哈,还不时和儿子分享自己的经验。

最后儿子也开始赞同嘻哈歌词写得好的少,烂的多。

龙应台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并放下自己的身段,带着学习的态度和儿子一起探讨嘻哈文化。

这样的亲子沟通是愉快的,也是有效的。

夜嘀在《重生之代价》写道:父母和子女,沟通不好的,之间的距离岂止是代沟,甚至于鸿沟

理解和接纳孩子,才能建立良好健康的亲子关系,从而更好地去培养孩子。

02

除了学习

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

钱学森是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除了学习,他的父母从小就很重视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钱学森6岁时,父亲送他到晚清进士孙廑才处学习书法;他对绘画感兴趣,父亲就送他到绘画大师高希舜学习绘画。

钱学森晚年回忆父亲对自己兴趣的培养,深怀感激,

他说: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思维。”

所以家长不要只盯学习,培养好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仅有助于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提升,还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与社会交往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03

与其拼命鞭策,不如以身作则

《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认识了一位“清华才女”武亦姝,武亦姝的父母很重视对她的陪伴和教育。

她的父母并不拘泥于9大学科,而是彻底贯彻素质教育。

武亦姝的父亲平时工作再忙碌,也会挤出时间陪家人。

爸爸制定了一条家规,就是在家的时候,大家尽量不要去使用手机。

父母的陪伴让武亦姝受益匪浅,她从小就在爸爸的带领下通读《二十四史》、《山海经》等著作。而妈妈就陪她扮演名著中的角色,改编故事结局。

通过大量阅读,武亦姝积累了强大的诗词储备,同时也丰富了她的精神世界。

即便家长没有刻意要求她的学科成绩,她也凭借优秀的学习能力而考入清华大学。

孩子童年时光无法重来,孩子的成长,除了需要教育的润泽,最少不了的是爱的滋养及亲情陪伴。

父母高品质的陪伴,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

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父母千万不能只看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说: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一个真正优秀的孩子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而是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的有志青年!

作者:自在译聆,专注分享个人成长和情感干货,让我们自在生活,活出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