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治中旧居、郭沫若旧居 【重庆】

 宜宾客 2022-10-13 发布于山西

重庆  名人旧居

    坐地铁1号线在赖家桥站下车后,偶遇一大妈,随便问了一下张治中纪念馆有没有近道,结果她还真知道,指点了坡下一条泥滑的菜地,不过确实近。重庆张治中旧居在三圣宫村的一个坡上,来的太早,门口倒是贴着告示,9点开门,但在等候也很忐忑,怕疫情不开放,白耗时间。

    张治中旧居国保名称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旧址”。1938年初,国民政府改组军事委员会,下设政治部,后由武汉由西迁重庆。当时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下设一、二、三厅、总务厅、秘书处和设计委员会等部门,初期部长为陈诚,1940年张治中任政治部部长,其居住办公在三圣宫,直至1945年抗战结束,这个旧居现在也是张治中纪念馆。

    管理员大哥正点开门,进了大门为一宽敞的院子,中心立着张将军披斗篷全身像。背后就是三圣宫,建筑坐东朝西,依旧还得爬台阶往上走。三圣宫建于清代,曾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庙,山门窄小,两翼有八字墙,建于清光绪十四年,石质门楣有人物及文字雕刻,雀替为象,两侧是对联。

    整个建筑分南北两个院落,主院山门、戏台、前殿和厢房等组成,辅院有正殿及厢房,中有方形鱼池。建筑都是穿斗式,里面有将军生平展板,以及生活、工作复原场景。

    张治中被称为“和平将军”,他巢湖的故居也是国保,重庆三圣宫是抗战遗产资源,而重庆渝中区的桂园,则是他另一处旧居,1939年他还是委员长侍从室一处主任时,租下的小楼。桂园为国5,是“双十协定”的签署地,和吴铁城公馆、宋子文官邸等,都有“重庆谈判旧址”的属性。

重庆  名人旧居

    从张治中旧居出来,步行2.5公里就是位于西永镇香蕉园村的郭沫若旧居,中途还路过冯玉祥旧居。郭沫若旧居即国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它是字数最多的国保,25字,记也记不住。

    当年军委会政治部下设的一厅管军队政训,二厅主管民众组训,三厅管戏剧文化宣传,老郭即为第三厅厅长。1940年国民党当局改组三厅,“三厅”作古,随后又筹建了“文化工作委员会”,所以复杂的国保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文委会办公地一处在市区,另一个就是沙坪坝这处地主大院(全家院子),郭沫若、于立群及孩子们居住。1945年张治中下令解散了文委会,等于国共合作的文宣机构消亡。

    郭沫若旧居和张治中旧居一样,免费开放。建筑坐北朝南,新修的大门进去,是一个宽敞的院子,当年是晒谷场,院中有郭半身像。其建于晚清,穿斗结构,素瓦屋面,建筑前面出两翼,呈“∩”形,后面有天井。曾经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阳翰笙、冯乃超、老舍等人都来过全家院子,郭沫若1946年离开了这里前往上海。

    建筑内部陈展着三厅及文委会的历史,配以实物和照片。房房之间没有门和承重墙,酱色的落地柱和穿枋衔接,地面铺方砖,再配以暖色灯光,好像散发有日式的味道。

    1944年郭沫若在这写了近两万字的《甲申三百年祭》,记述的就是明亡及李闯王兴败的原因及教训,中学语文曾学过这篇文章的节选。里面就展出了这文章的不同版本。当年刊载后,重庆、延安都轰动很大,被称为“一则政治寓言的诞生与普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与同好同行

双桂堂 【重庆梁平】

同盟国外交机构、参政会旧址、立法院蒙藏旧址 【重庆】

宋庆龄旧居、宋子文官邸、孔祥熙官邸 【重庆】

重庆博物馆 【重庆】

钓鱼城遗址 【重庆合川】

老鼓楼衙署遗址、国民政府外交部、重庆古城墙 【重庆】

重庆抗战金融机构旧址群、罗斯福图书馆 【重庆】

大佛寺摩崖造像、独柏寺 【重庆潼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