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幅着色工笔画牡丹、玉兰、海棠满塞纸面,有一种富贵逼人的感觉,花中两只杜鹃顾盼于花间,下有一鲜艳的野禽。图中众花刻画细致工整,以白色与粉红色为基调,背景以石青衬出众芳之形,中有枝干与土石作浅诸色,有轻微的浮雕式立体感觉,用色饱满而有浓郁的装饰风味。“徐熙野逸”在此图中往往难以确证,但相较其它画人,色彩调子沉郁,并不失雅致高洁。全图112.5×38.3厘米,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人画一定数量的作品,虽然有一个整体的风尚印象,但总有例外的情况出现,一个画人的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风格面貌,所以评价一个画家,整体与印象与个别的现象应该兼顾,这样理解才会更加的完整。此图若为五代南唐真迹,当影响大宋院体画风尚。 一湾寒江,几株荒柳,柳间枝上三四只八哥立于其中,下在寒梅雪竹,怪石枯草,江中一对水禽嬉戏其中,似知水寒却给人视觉上的生机与暖意。黄家富贵在此图亦难确证,若为其真迹当是反串,在一个画人的作品中,总有风格与自己的定论相右的,徐熙的《玉堂富贵图》亦是如此。 如果黄徐只两人传下此两幅作品,那么给后代画史的撰文者对“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定论会引出真伪的一段公案来,所以有时绘画的历史与人事的历史一样,会因为某种原因陷入迷雾中。因此有时反观我们的绘画历史,不能完全以“有图才有真相”或“无图便无真相”来认定我们的历史轨迹。古人离他们的古人近,获观的在现在已经不存而在古人当时却存的画迹多,所说的是真实的现象,最近有书法界谈论《功甫帖》的真伪,但我所知的是真迹与仿品的功劳因书画的寿命而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因为李世民的自私,我们后代无法见到《兰亭》的真迹,所以冯承素等人的仿品同样的可贵,故对于真伪的争执并不十分的在意,许多西方的油画真迹其实是不断的修复过,故所谓有真迹,以百分之百的纯洁来说,是不可能的,但这些修复过的“真迹”,仍然是伟大的绘画迹象,为后世学习与欣赏。(作者:雷家林} 原创文字作者系网络艺评家,诗人,书画家)主要文章:《宋画哲学》、《家林论唐宋艺术》、《说唐代书法》、《说宋朝书法四家》、《家林读苦瓜和尚画语录》、《完美的女神--品读安格尔的《泉》》等 后援单位:北京黄楷夫工作室 黄海威、 王黎莺 广州梁慧强公共建筑美学工作室.马勇、梁慧强 新文艺群体《出湖入湘》画册:冯放、闵丝、张方白,陈宝琴、李创 《常德日报》王 敏、王其林 艺术家、画家:刘建威、岳建洪 (欢迎更多资助者加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