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前三年抢进全球前三 站在主航道的浪潮将驶向何方?丨科技云·视角

 科技云报道 2022-10-13 发布于江苏

2017年,云计算行业烽火连天硝烟弥漫,中美云计算企业的针锋相对、BAT等互联网公司和传统IT厂商的正面交锋、中立云和生态云的模式冲突……一片混沌厮杀之下,一些垂直领域的小玩家黯然退场,一些中等规模的玩家正在脱离原本的轨道。

今年,云计算市场注定不会归于平静,免不了刺刀见红的激烈对抗,如何在极速变化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主航道和擅长的打法,或许将是繁荣还是消亡的分水岭。诚如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所言:“企业要站到产业的主航道上,选择的航道决定了企业是通向星辰大海还是内陆湖泊。”

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

左手互联网右手人工智能 

先于竞争对手看到未来

2015年,阿里云、金山云等云计算公司刚刚崭露头角,国内传统IT厂商纷纷开启向云计算转型的步伐,以OpenStack为代表的开源云和以Docker为代表的容器技术等热点涌现,云计算市场格局尚看不清完整轮廓。

对于云计算这个领域,做好产品提供好服务只是很微小的一面,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一个很好的视野,找到更好的方向,先于竞争对手看到未来。

苹果前CEO斯卡利提出了两个词:Zoom out(抽象)和Zoom in(聚焦)。前者指从战略高度看整个行业方向,后者指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既能看大局,又能沉下去。对于浪潮而言,思考整个方向和商业模式的重要度,远远大于执行的重要度。

在对云计算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浪潮找到了自己的战略方向,即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得益于互联网市场和AI的繁荣发展和持续推动,2017年浪潮云计算业务同比增长实现翻番。

Gartner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报告中,浪潮多节点云服务器、整机柜服务器的销量、销售额跻身全球市场第一,x86服务器也首次进入全球前三,并再次蝉联中国市场第一,提前三年就拿到了全球第三的船票。

目前在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互联网科技企业中,有5家选择浪潮作为战略供应商。凭借20多年在互联网领域的成熟经验,浪潮形成了不同于OEM、ODM的JDM业务模式。JDM模式以浪潮与客户产业链的融合为基础,面向客户具体业务,提供从开发、生产、供货到实施运维等业务链条的定制化服务。

通过JDM创新模式,浪潮已为大规模数据中心用户提供包括存储资源池化方案、冰山冷存储、GX4、ABC一体机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并与百度、腾讯、网易建立战略合作,共同推动联合创新成果的充分转化。

浪潮预计,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未来五年IT将在基础架构方面会有很大的创新和变化。围绕人工智能这一决定未来的战略方向,浪潮2017年提出了以云计算为基础平台、大数据为认知方法、深度学习为优化工具的战略,简称CBD(Cloud computing,Bigdata,Deep learning)。

在这一战略框架下,浪潮发布了一系列AI平台产品,包括性能密度比最高的AGX-2、为百度开发的SR-AI整机柜方案等,是目前AI领域占有率最高的厂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AI服务器有90%以上来自浪潮。而且,浪潮还拥有AIStation、Caffe-MPI等AI平台软件,初步拥有了端到端的AI技术体系。

拥抱Openstack

    持续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

在企业级市场上,OpenStack无疑是最受人关注的开源细分领域,它甚至被很多业内人士比作是开源领域的安卓,未来极有可能成为企业级IT操作系统的主流。而中国市场则是OpenStack发展最为迅猛的细分市场之一,仅去年一年,OpenStack的部署数量就实现了44%的增长。

去年,OpenStack基金会中白金和黄金会员新增了8个,其中就有5个是来自于中国的企业。在OpenStack基金会的24个董事成员中,包括中国台湾在内已经占有5席。浪潮自2014年加入OpenStack社区后,短短两年就跻身基金会金牌会员,在OpenStack O版本,Sahara、Rally、DragonFlow等模块贡献全球前五。

对于如何围绕Openstack构建开源生态,进一步强化生态型平台企业的整体战略,将社区、技术合作伙伴、方案供应商、渠道伙伴紧密捆绑,形成相互关联的生态共同体。围绕开源,浪潮推出“云图生态”计划,该计划包含三个层面,即技术服务商、方案合作伙伴和服务合作伙伴。在云图计划的推动下,浪潮去年生态合作伙伴超过100家。通过平等、开放的“合伙人”框架,全力构建融合、开放、安全、共赢的云生态版图。

在OpenStack的技术路线下,浪潮云海OS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从4.0版本开始融合OpenStack架构,囊括了InCloud OpenStack发行版、云管理平台InCloud Manager等在内的组件,实现私有云、公有云、托管云的融合。

去年4月,浪潮发布云海OS 5.0,云海OS 5.0全面基于OpenStack架构,并提出“F.A.S.T”云计算产品设计理念,即功能性(Functiona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安全性(Security)和工具化(Toolchain),进一步扩展云服务目录,采用微服务架构,支持docker快速部署,实现用户业务的自动感知,资源的智能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交付。

目前,浪潮已经参与实施了国内最大规模基于OpenStak部署的金融生产云,光大证券等证券行业客户都开始基于浪潮的OpenStack构建云平台。除了金融行业,浪潮还面向公安行业提出“警务云”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融合各类数据资源,构建形成了安全可靠、管理集约、资源共享、应用创新、一体化运维的警务大数据生态体系,全面提升了公安信息化基础资源服务、信息资源服务、软件开发服务、数据处理服务及安全保障服务能力。

全球化战略+打透垂直场景

多元视角开启业绩高成长空间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业务增量的作用空间会逐渐收窄,出现边际递减效应。这时,充分激活存量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已经处于全球第三的浪潮而言,业务增量势必将无法满足自身业绩需求,增量与存量并重的策略在此时就必须要重视起来。如何在扩大业务增量的同时,充分盘活存量业务?浪潮给出的答案是,坚定全球化战略与打透垂直应用场景。

早在浪潮开启云计算步伐之初,就将海外视为最为重要的战略机遇市场。通过对全球市场的深入分析,浪潮内部将北美、欧洲、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等快速发展的市场作为海外主攻市场。

为达成这一目标,在进军海外市场时,浪潮非常注重本地化运营和客户服务,比如浪潮在俄罗斯莫斯科建设了云计算创新中心。

目前,浪潮在俄罗斯的渠道达到200多家,在政府信息化、互联网行业等多个领域进行商业合作与技术共享。浪潮在俄罗斯的分公司只有小部分来自中国,其余均是俄罗斯当地员工。企业日常工作语言是俄语,目的就是更好地融入当地商业与社会环境。

在产品开发和客户服务策略上,浪潮采取保姆式服务策略。产品方面,国外公司大多是生产标准化的产品,一件产品希望满足80%客户的需求。浪潮则提出“定制化开发”的理念,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保姆式服务则是将驻场与7x24小时全程服务相结合,及时解决海外客户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应用领域方面,浪潮垂直打透各类部署场景,重点在金融、证券、警务、政务、通信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案例与经验。在公安领域,浪潮2017年实现130%的业务增长。通信领域,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集采市场占有率超过20%,其中中国电信集采浪潮份额达到44%,联通云数据集采浪潮占比超过50%。证券领域,浪潮服务器在深交所占比则高达70%。

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将达到1275亿美元,已经有不少人对云计算的未来做了很多美好畅想,但价格战、资本注入、格局集中的局面不得不让从业者在乐观之余抱有更多谨慎态度。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云计算市场,浪潮不断进行自我革新,接受国际市场的历练洗礼,这些经验都成为了一个个清晰的航标灯,指引浪潮在风起云涌的云计算市场中赢得更多制胜的砝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