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按下中国数字化转型的“快进键”

 科技云报道 2022-10-13 发布于江苏

2020年的开头,过得不容易。不少人几乎每天一觉醒来,第一个动作就是打开手机看疫情最新通报,急切期盼着“拐点”早日到来。


不断传出的每一个好消息,都让人们看到了病毒终将被战胜的希望。

在这背后,是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攻坚克难和医护人员的坚守担当,是奋战在一线的防控人员、交通警察、外卖小哥等人的默默守护,也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从始至终支撑着疫情一线,在病毒破译、药物筛选、线上诊疗、疫情排查上报、应急物资调配等各个防疫场景发挥着坚实的作用。

经此一役,人们突然发现数字化技术不仅让疫情更快迎来了曙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正在被数字化迅速改写。

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快速进入了各行各业,让几乎所有行业和企业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了数字化的现实意义,并开始思考如何加速自身企业数字化业务的转型。

 疫情引发反思 

 数字化转型按下“快进键” 

一直以来,“数字化转型”都是商业圈的热词,尽管大多数中国企业都在关注数字化转型,但转型的紧迫感和举措执行力并不强。在疫情爆发前,很多企业仅仅将数字化看做是业务增长的“附加值”。

据埃森哲调研显示,中国各行业的数字转型水平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转型领军者的数量在转型企业中的占比只有7%。

然而,此次疫情却让中国各行业对数字化的态度来了一个大转弯,数字化从“可选项”变成了商业竞争和社会生活的“必选项”。因为在疫情面前,数字化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生死题。

首先,疫情的突发,给人们上了一次生动的抗疫“数字化转型”课。

抗击疫情,不仅需要一线科研和医疗工作者搭建起来的救治防线,还需要有新兴技术组成的数字化防线。

此次疫情中线上问诊、远程医疗等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的紧缺。抗疫不再是医疗人员的单兵作战,而是携手数字化对抗疫手段进行全面升级。

未来无论是在提高诊疗精准度、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还是在构建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方面,数字化技术都将是医疗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

其次,疫情下的全民复工,让中国企业集体进入云办公时代。

在线办公、视频会议、远程协同、数字化管理等互联网公司常见的数字化工作方式,开始步入传统行业。

与此同时,大量核心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给政府部门及各类对安全保密性要求较高的企事业单位,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在市场上涌现的大批远程办公应用中,一款专为对数据敏感、信息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政企用户打造的协同办公系统“光圈儿”脱颖而出。

这款由中科曙光联合北信源共同发布的协同办公系统,以极致安全、高效实用、灵活扩展三大核心优势,让许多传统政企用户能真正体会到: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远程协作的价值,在数字化工具支持下的灵活办公方式,并非处于企业效率、安全和价值产生的对立面。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数字化办公的大型实践,传统企业深刻感受到,数字化办公不仅是全流程在线化,而是一种数字化的协作方式。

当组织的数字化程度越高,面对突发挑战时受到的冲击就越小,复工复产的活力就越强。一旦企业拥有了这样的认知,数字化也必然得到普及与推进。

此外,这场疫情也让政府站在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十字路口。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如何更有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和水平,成为各级城市面对的共同“考卷”。

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全国各地政府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借助了数字化手段。

短短一周内,天津、抚州、日照、包头、南昌、南召、个旧、商丘、潍坊、濮阳等十余城政府陆续启动了曙光云疫情信息管理系统,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疫情进行排查上报,全方位了解人员信息结构,真正做到了“快速采集,实时分析,精准上报”。

曙光云疫情信息管理系统

同时,针对企业复工之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多地企业采用了曙光云企业复工疫情防控排查平台,打通复工企业、企业员工与街道、社区、政府之间的业务协同,密切监测并实时预警复工企业的员工健康情况。

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提升城市协同治理效率,这场疫情大考让中国各级政府重新认识到数字化的价值,倒逼着政府在城市治理和政务服务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步伐,也为未来在数字化基础平台上迈向深度的数智化应用打下了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次举国抗击新冠肺炎,是中国企业、政府和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通过这场疫情下的大型数字化革命,“数字化”变成了商业竞争的基础逻辑,从而为中国商业社会的数字化进程按下了“快进键”

 重新定义数字化价值 

 中国数字化转型拐点或已到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表示:“2003年’非典’花了三四个月甚至半年才把病毒弄清楚,这次新冠肺炎病毒只花了一周到十天左右。

包括这次武汉的暂时关闭出城交通措施,以及利用大数据来做监控,这些都是在之前’非典’中做不到的。

不难发现,虽然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已远超2003年“非典”,但由于数字化在现代社会的渗透,疫情防控效率已经实现了大规模提升,而且从个人、企业到整个社会,一个庞大、复杂的经济系统正在快速复苏。

实际上,在“非典”之后的17年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围绕各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也逐渐丰富。尤其以云计算为代表的生产力,已经被企业所认可。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的传统企业上云的步调并不快,全面迈向数字化始终缺乏一个契机。

这次疫情的突发,以一种被动的方式,让全社会经历了一场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实战,也让各个行业重新定义了数字化价值。

在疫情的催化下,原本处于云计算全面替代传统IT临界点的企业,加速了上云的过程,属于中国数字化转型的拐点也就提前到来了

而在疫情之后,社会的重建更需要数字经济,而数字经济需要充分利用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IoT这些新技术,以及大量便捷的数字化应用和服务。

正如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原全球副总裁朱民所言,疫情后的恢复,会走上很大规模的新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服务商需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企业根据自身需求探索出新的业务方向,以柔性的机制不停迭代,而服务商则以专业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解决方案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动力。

如今,以中科曙光为代表的领先数字化服务商,已经为赋能各领域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变革做好了准备。

在计算领域,以服务器等IT基础设施提供强大计算力支持,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在数据领域,以海量数据存储和大数据处理分析技术,为企业深度挖掘数据资产提供平台;在智能领域,依托人工智能产品、服务和生态,助力教育、交通、能源等重点行业实现智能化发展。

没有无法驱散的晦暗,没有无法到来的黎明。疫情防控取得的阶段性胜利,让人们看到了拐点的希望,而疫情之下滚滚而来的数字化变革,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拐点已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